
8第八章三棱针等针法讲解.ppt
65页刺法灸法学刺法灸法学第第八八章章 三棱针三棱针 皮肤针皮肤针 皮内针皮内针 鍉针鍉针 火针火针 芒针芒针 江西中江西中医药大学医药大学 第一节第一节 三棱针法三棱针法l一一 针具针具l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少量液体,或挑断皮放出适量血液,或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l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锋针””发展发展而来《灵枢而来《灵枢. .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锋针者,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刃三隅以发痼疾””2 2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l( (一一) )持针姿势持针姿势l( (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3 3三棱针图三棱针图l图图三棱针4 41 1 点刺法点刺法l((1 1)点刺穴位)点刺穴位l本法多用于指趾末端、面部、耳部腧穴本法多用于指趾末端、面部、耳部腧穴如十二井、十宣、印堂、耳尖、四缝等穴如十二井、十宣、印堂、耳尖、四缝等穴5 5点刺穴位图点刺穴位图l图图6 6((2 2)) 点刺血络点刺血络l浅刺:浅刺:点刺浅表小静脉出血;出血量可点刺浅表小静脉出血;出血量可至至5 5~~10ml10ml。
l深刺:深刺:点刺随病显现的较大、深静脉出点刺随病显现的较大、深静脉出血出血量可大到几十毫升出血量可大到几十毫升 7 7点刺血络点刺血络图图l图图 点刺血络(深刺)8 82 2 散刺法散刺法l图图9 9散刺法散刺法l局部消毒后,在病变局部及期周围进行连局部消毒后,在病变局部及期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常由外缘向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常由外缘向中心点散刺中心点散刺 散刺血络10103 3 挑刺法挑刺法l用用三三棱棱针针挑挑断断穴穴位位皮皮下下纤纤维维组组织织以以治治疗疗疾疾病的方法病的方法l局局部部消消毒毒后后,,左左手手捏捏起起术术部部皮皮肤肤,,右右手手持持针针先先横横刺刺入入皮皮肤肤,,挑挑破破皮皮肤肤0.20.2~~0.3cm0.3cm;;再再将将针针尖尖深深入入皮皮下下,,挑挑断断皮皮下下白白色色纤纤维维组组织织,,并并可可挤挤出出一一定定量量血血液液或或少少量量液液体体,,然然后用消毒敷料或创可贴固定后用消毒敷料或创可贴固定1111挑刺法图挑刺法图l图图挑刺法1212三三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l( (一一)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l1.1.作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作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
开窍l2.2.适应症:气滞症、血瘀症、实热症适应症:气滞症、血瘀症、实热症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采用三棱针法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采用三棱针法放出一定量的血液,有时对疑难杂症放出一定量的血液,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有特殊的疗效1313( (二二) )处方示例处方示例l1 1.偏头痛:选穴以太阳为主穴若前额痛.偏头痛:选穴以太阳为主穴若前额痛加攒竹或印堂,若后头痛加委中或大椎,加攒竹或印堂,若后头痛加委中或大椎,若侧头痛加耳尖或率谷,若巅顶痛加百会若侧头痛加耳尖或率谷,若巅顶痛加百会l2 2.腰肌劳损:选取委中点刺委中及附近.腰肌劳损:选取委中点刺委中及附近血络,并加拔火罐,使每穴出血血络,并加拔火罐,使每穴出血 lO-20ml lO-20mll3 3.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选取局部阿是穴.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选取局部阿是穴操作时采用散刺法连续操作时采用散刺法连续1010~~2020针,并加火针,并加火罐拔吸,出血罐拔吸,出血1010~~20ml20ml1414处方示例处方示例l 4.4.咽喉肿痛:选取双侧少商采用点刺穴咽喉肿痛:选取双侧少商采用点刺穴位法,使每穴出血位法,使每穴出血1010——2020滴。
滴l 5. 5.目赤肿痛:选取太阳、耳尖点刺双目赤肿痛:选取太阳、耳尖点刺双侧太阳穴,每穴出血侧太阳穴,每穴出血2 2~~5ml5ml;在点刺耳尖;在点刺耳尖时,每穴应挤出血液时,每穴应挤出血液1010——2020滴l 6. 6.中暑:选用曲泽、委中、太阳对于中暑:选用曲泽、委中、太阳对于曲泽、委中,操作时采用深刺血络法,每曲泽、委中,操作时采用深刺血络法,每穴放血穴放血lOmllOml,也可加用拔罐法以助泻热也可加用拔罐法以助泻热在点刺双侧太阳穴时,使每穴出血在点刺双侧太阳穴时,使每穴出血2 2~~5ml5ml1515处方示例处方示例l7 7.毒蛇咬伤:选取伤口及其周围操作时.毒蛇咬伤:选取伤口及其周围操作时尽快采用散刺法连续尽快采用散刺法连续2020针以上,并加用闪针以上,并加用闪罐法将局部毒液和血液一同拔出罐法将局部毒液和血液一同拔出l8 8.痤疮:选取阿是穴在颈、胸上部督脉.痤疮:选取阿是穴在颈、胸上部督脉旁开旁开0 0..5 5~~3 3寸的区间,寻找阳性反应点,寸的区间,寻找阳性反应点,采用挑刺法,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采用挑刺法,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以挑尽为止,且每穴挤出以挑尽为止,且每穴挤出2 2~~5ml5ml血液。
每血液每次挑治次挑治2 2~~3 3穴1616(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 l 1.1.对于放血量较大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对于放血量较大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l 2. 2.因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因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l 3.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l 4. 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勿失其络l 5. 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刺中血管、血液自然流出为度宜,针尖以刺中血管、血液自然流出为度 1717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6.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用拔罐可立即加用拔罐 l7.7.点刺穴位及浅刺血络、散刺法可每日或点刺穴位及浅刺血络、散刺法可每日或隔日隔日1 1次,挑刺、深刺血络法宜次,挑刺、深刺血络法宜5 5~~7 7日日1 1次 l8.8.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
l9.9.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慎用倾向者慎用 l10.10.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1818第二节第二节 皮肤针法皮肤针法l皮肤针法是古代皮肤针法是古代““毛刺毛刺””、、““扬刺扬刺””、、““半刺半刺””等刺法的发展等刺法的发展l针具图针具图1 1皮肤针(七星针)1919针具图针具图2 2l图图2 2针具图针具图2 22020针具图针具图3 3l梅花针(梅花针(5 5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罗汉针(罗汉针(1818支短针)支短针)l图图3 3皮肤针(七星针)2121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l( (一一) )持针姿势持针姿势l如右图如右图硬柄针持针法软柄针持针法2222( (二二) )叩刺方法叩刺方法l1 1 练针法练针法l图图1 1练针法2323练针法练针法l图图2 2练针法24242 2 叩刺法图叩刺法图1 1l图图1 1皮肤针叩刺2525叩刺法图叩刺法图2 2l图图2 2皮肤针叩刺2626叩刺法图叩刺法图3 3l图图3 3皮肤针叩刺2727( (三三) )刺激强度刺激强度l1.1.弱刺激:弱刺激:适用于年老体弱、小儿、适用于年老体弱、小儿、初诊者,以及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
初诊者,以及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l2.2.强刺激:强刺激:适用于年壮体强,以及肩、适用于年壮体强,以及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l3.3.中等刺激:中等刺激:适用于多数患者,除头适用于多数患者,除头面五官等肌肉浅薄处,其他部位均可面五官等肌肉浅薄处,其他部位均可选用2828( (四四) )叩刺部位叩刺部位l1.1.循经叩刺:循经叩刺:指沿着与疾病有关的经指沿着与疾病有关的经脉循行路线叩刺脉循行路线叩刺l2.2.穴位叩刺:穴位叩刺:指选取与疾病相关的穴指选取与疾病相关的穴位叩刺l3.3.局部叩刺:局部叩刺:指在病变局部叩刺指在病变局部叩刺2929三三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l( (一一)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l主要用于头痛、失眠、痴呆、脑瘫、主要用于头痛、失眠、痴呆、脑瘫、弱智、中风偏瘫、面瘫、高血压病、弱智、中风偏瘫、面瘫、高血压病、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腰腿痛、胃脘痛、腹痛、痹证、荨麻疹、斑秃、胃脘痛、腹痛、痹证、荨麻疹、斑秃、肌肤麻木、阳痿、痛经、斜视、远视、肌肤麻木、阳痿、痛经、斜视、远视、近视等病症近视等病症3030( (二二) )处方示例处方示例l1 1.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 l2 2.斑秃.斑秃l3 3.高血压病.高血压病 l4 4.中风偏瘫.中风偏瘫3131( (三三)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1 1.施术前应检查针具,对于针尖有钩曲、.施术前应检查针具,对于针尖有钩曲、缺损、参差不齐,针柄有松动的针具,须缺损、参差不齐,针柄有松动的针具,须及时修理或更换,方可使用。
及时修理或更换,方可使用l2 2.操作时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并立.操作时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并立即弹起避免斜刺、拖刺、压刺避免斜刺、拖刺、压刺323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3 3.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必须消毒叩刺后.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必须消毒叩刺后皮肤如有出血,须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干净,皮肤如有出血,须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干净,保持清洁,以防感染保持清洁,以防感染l4 4.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瘢痕等不宜使.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瘢痕等不宜使用本法l5 5.皮肤针刺法可配合拔罐,应在治疗前做.皮肤针刺法可配合拔罐,应在治疗前做好准备 3333第三节第三节 皮内针法皮内针法l一一 针具针具l( (一一) )图钉型图钉型皮内针3434( (二二) )麦粒型麦粒型l图图皮内针3535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l( (一一) )图钉型皮内针法图钉型皮内针法l( (二二) )麦粒型皮内针法麦粒型皮内针法图钉型操作3636三三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l( (一一)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l本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本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偏头作的疼痛性疾病。
如高血压病、偏头痛、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面肌痉痛、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支气管哮喘、胃脘痛、胆绞痛、挛、支气管哮喘、胃脘痛、胆绞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月经不调、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月经不调、痛经、小儿遗尿等病症此外,还常用经、小儿遗尿等病症此外,还常用于戒毒、减肥等于戒毒、减肥等3737( (二二) )处方示例处方示例l1 1.高血压病.高血压病l2 2.偏头痛.偏头痛l3 3.胆绞痛.胆绞痛l4 4.糖尿病.糖尿病l5 5.痛经.痛经l6 6.单纯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症3838( (三三)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1.1.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和不妨碍肢体运动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和不妨碍肢体运动的穴位 l2.2.埋针后,若患者感觉局部刺痛,应将针埋针后,若患者感觉局部刺痛,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 l3.3.埋针期间,针处不要着水,以免感染埋针期间,针处不要着水,以免感染 l4.4.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 l5.5.若发现埋针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若发现埋针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对症处理对症处理 l6.6.溃疡、炎症、不明原因的肿块,禁忌。
溃疡、炎症、不明原因的肿块,禁忌3939第四节第四节 鍉针法鍉针法 l概念:概念:是以是以鍉鍉针按压经脉和穴位以治疗疾针按压经脉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为推针病的方法又称为推针 l一一 针具针具l制针材料多选用不锈钢、黄铜针身呈圆制针材料多选用不锈钢、黄铜针身呈圆柱体,长约柱体,长约3.53.5寸,直径寸,直径2 2~~3 3毫米;针头毫米;针头光滑圆钝,呈半球体;针柄由粗金属丝缠光滑圆钝,呈半球体;针柄由粗金属丝缠绕而成4040鍉针图鍉针图l现代还有磁鍉针、电鍉针、电热鍉针,微现代还有磁鍉针、电鍉针、电热鍉针,微波鍉针等波鍉针等l图图鍉针图鍉针图4141作用原理作用原理 l《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三曰鍉针,长三曰鍉针,长三寸半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致其气””l《灵枢《灵枢··九针论》:九针论》:““必大其身而员其未,必大其身而员其未,令可以按脉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令可以按脉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l《灵枢《灵枢··官针》:官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者,取以鍉鍉针于进荥分输针于进荥分输””。
l功效:疏通经络、补虚泻实功效:疏通经络、补虚泻实 4242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l通常针体垂直按压穴位或经脉,每次按压通常针体垂直按压穴位或经脉,每次按压1 1~~1010分钟,并可配合震颤分弱、强刺激分钟,并可配合震颤分弱、强刺激两类鍉针鍉针操作4343操作方法操作方法l( (一一) )弱刺激弱刺激l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局部有酸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局部有酸胀感,按压局部周围发生红晕,治疗时间胀感,按压局部周围发生红晕,治疗时间短,按压时结合捻转法短,按压时结合捻转法l( (二二) )强刺激强刺激l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向传导,治疗时间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向传导,治疗时间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4444三临床运用三临床运用l( (一一)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多用于某些疼痛性的病症,多用于某些疼痛性的病症,尤其是惧怕针刺的患者、年老体弱者,孕尤其是惧怕针刺的患者、年老体弱者,孕妇及小儿更为适宜妇及小儿更为适宜高血压病、胃脘痛、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肘、肋间神经痛、腹痛、牙肩周炎、网球肘、肋间神经痛、腹痛、牙痛、呕吐、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
痛、呕吐、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4545( (二二) )处方示例处方示例l1.1.高血压病:人迎按压高血压病:人迎按压1 1~~3 3分钟,曲池、分钟,曲池、足三里,各压足三里,各压1 1~~3 3分钟l2.2.偏头痛:太阳、风池、率谷、外关、阳偏头痛:太阳、风池、率谷、外关、阳陵泉、足临位、太冲、内关,每穴按压陵泉、足临位、太冲、内关,每穴按压1 1~~3 3分钟l3.3.呃逆:内关、膈俞、攒竹、鱼际肌中间,呃逆:内关、膈俞、攒竹、鱼际肌中间,每穴按压每穴按压1 1~~3 3分钟l4.4.落枕:落枕穴、阿是穴、风池、后溪,落枕:落枕穴、阿是穴、风池、后溪,每穴按压每穴按压1 1~~3 3分钟4646( (三三)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1.1.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鍉针,其针头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鍉针,其针头不宜过尖,否则宜产生疼痛不宜过尖,否则宜产生疼痛 l2.2.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 l3.3.垂直按压,不宜斜刺垂直按压,不宜斜刺 l4.4.勿损伤皮肤勿损伤皮肤4747 第五节第五节 火针法火针法l概概念念::是是将将特特制制针针具具((或或毫毫针针1 1寸寸者者))在在酒酒精精灯灯上上烧烧红红、、迅迅速速刺刺入入一一定定部部位位,,并并快快速将针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速将针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l古称古称““焠刺焠刺””《灵枢··官针篇》说:官针篇》说:““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明明·吴昆吴昆解释说:解释说:““焠刺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焠刺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此治寒痹之在骨也此治寒痹之在骨也l 张仲景《伤寒论》论述了火针的适应症张仲景《伤寒论》论述了火针的适应症( (寒证寒证) )和不宜火针治疗的病证和不宜火针治疗的病证( (三阳病证三阳病证) )4848作用原理:作用原理:l通通过过烧烧红红针针具具之之灼灼热热作作用用,,以以温温经经散散寒寒、、通通络络活活血血、、祛祛腐腐生生新新临临床床主主要要用用于于风风寒寒湿湿痹痹症症、、痈痈疽疽、、瘰瘰疬疬 亦亦可可用用于于顽顽固固性性面瘫的治疗面瘫的治疗4949一一 针具针具l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作l单头火针、三头火针单头火针、三头火针l1 1.细火针:针身直径为.细火针:针身直径为0.5mm0.5mml2 2.中火针:针身直径为.中火针:针身直径为0.75mm0.75mm。
l3 3.粗火针:针身直径为.粗火针:针身直径为1.2mm1.2mml4 4.三头火针:三枚粗针集束而成.三头火针:三枚粗针集束而成5050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l( (一一) )选穴与消毒选穴与消毒l1 1 选穴: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选穴: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主; ;l2 2 消毒:严格消毒,先用碘酒消毒,消毒:严格消毒,先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脱碘再以乙醇脱碘5151火针法火针法l烧针图例烧针图例火火针针操操作作5252( (二二) )烧针与针刺烧针与针刺l1 1 烧针:烧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针灸大《针灸大成成 》火针烧灼程度有三种:》火针烧灼程度有三种:l①①烧至白亮:适于针刺较深时,大红不易烧至白亮:适于针刺较深时,大红不易拔出;拔出;l②②烧至微红:适于表浅针刺;烧至微红:适于表浅针刺;l③③烧至通红:适于针刺较浅烧至通红:适于针刺较浅 53532 2 针刺针刺: :l左手拿点燃的酒精灯,靠近施术部位,右左手拿点燃的酒精灯,靠近施术部位,右手持火针或用止血镊子固定一寸毫针,烧手持火针或用止血镊子固定一寸毫针,烧针后,迅速垂起刺入腧穴并迅速拔出,出针后,迅速垂起刺入腧穴并迅速拔出,出针后不要揉搓针孔,以免出血。
针后不要揉搓针孔,以免出血5454(三)针刺的深度(三)针刺的深度l《针灸大成《针灸大成 火针》:火针》:““切忌太深,恐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耳””l四肢四肢2 2~~5 5分;胸背分;胸背1 1~~2 2分;面部肌肉分;面部肌肉丰厚处可刺丰厚处可刺2 2~~3 3分(限于用毫火针)分(限于用毫火针) 5555三三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l( (一一)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l主要用于痹证、慢性结肠炎、阳痿、痛经、痈疽、主要用于痹证、慢性结肠炎、阳痿、痛经、痈疽、痔疮等l( (二二) )处方示例处方示例l( (三三)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1.1.面部通常禁用火针;面部通常禁用火针;l2.2.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l3.3.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有出血倾向者禁用;l4.4.针前应嘱患者消除紧张,针后应严防抓搔、预针前应嘱患者消除紧张,针后应严防抓搔、预防感染 5656第六节第六节 芒针法芒针法l概概念念::是是用用芒芒针针沿沿皮皮刺刺或或深深刺刺腧腧穴穴以以治治疗疗疾疾病病的的方方法法芒芒针针长长度度多多用用5 5~~8 8寸寸者者,,亦有长至亦有长至1515寸者。
寸者l作用原理作用原理:与毫针刺法同,但刺激量大与毫针刺法同,但刺激量大5757芒针刺法图芒针刺法图l l图图图图芒针刺法芒针刺法5858芒针刺法图芒针刺法图2l l图图2芒针刺法芒针刺法5959 一一 针具针具l目前使用芒针常用目前使用芒针常用5 5~~8 8寸者,亦有长至寸者,亦有长至1515寸者粗细寸者粗细2626~~2828号针常用号针常用 l二二 操作方法操作方法l( (一一) )进针:采用夹持进针法进针:采用夹持进针法 l( (二二) )手法:进针后以捻转手法为主,但对手法:进针后以捻转手法为主,但对捻转幅度宜小于捻转幅度宜小于360360°°为宜l进针后亦可改变方向多向针刺进针后亦可改变方向多向针刺l( (三三) )出针:将针缓退至皮下再出针出针出针:将针缓退至皮下再出针出针须按压针孔须按压针孔 6060 三三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l( (一一) )适应范围适应范围l本法适用于毫针主治疾病,且以慢性难治本法适用于毫针主治疾病,且以慢性难治世性疾病为主如头痛、脑血管病、哮喘、世性疾病为主如头痛、脑血管病、哮喘、癫痫、肾病、脊髓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癫痫、肾病、脊髓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外伤截瘫等。
外伤截瘫等6161( (二二) )处方示例处方示例l1 1.胃下垂.胃下垂l①①上脘上脘 → →下脘下脘 、足三里、足三里→→下巨虚下巨虚l②②巨阙巨阙→→肓俞肓俞(28(28号号7 7寸芒针,巨阙进针后针体在寸芒针,巨阙进针后针体在皮下边捻边进,刺至左肓俞后,手持针柄与皮肤皮下边捻边进,刺至左肓俞后,手持针柄与皮肤呈呈4545°°角慢慢上提,以医者手下有重力感,患者角慢慢上提,以医者手下有重力感,患者觉胃部有上提感为佳提针觉胃部有上提感为佳提针1010~~2020分钟后,捻转分钟后,捻转针柄,缓缓出针针柄,缓缓出针) )l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010次为一疗程,同时嘱病人加次为一疗程,同时嘱病人加强腹肌锻炼强腹肌锻炼 (两组交替两组交替) )62622 2.面瘫.面瘫l阳白阳白→→鱼腰,颧髎鱼腰,颧髎→→听宫,瞳子髎听宫,瞳子髎→→听宫听宫l地仓地仓→→人中,地仓人中,地仓→→承浆,颊车承浆,颊车→→地仓地仓l迎香迎香→→鼻根,颧髎鼻根,颧髎→→地仓地仓l每次选每次选5 5组透穴,每日治疗组透穴,每日治疗1 1次63633 3.肩周炎.肩周炎l①①肩髎肩髎→→极泉极泉 臂臑臂臑→→肩髃肩髃 肩髎肩髎→→臑会臑会( (肩髎下肩髎下3 3寸寸) )l②②条口条口→→承山承山( (左取右、右取左,留针左取右、右取左,留针2020分分钟,间歇捻针钟,间歇捻针2 2~~3 3次,每次捻针约次,每次捻针约1 1分钟,分钟,边捻边令病人活动患肩边捻边令病人活动患肩) )。
6464( (三三)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l1.1.选穴宜少,手法应轻柔;选穴宜少,手法应轻柔;l2.2.针针刺刺行行针针动动作作宜宜缓缓,,应应明明确确针针刺刺周周围围解解剖结构,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内脏;剖结构,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内脏;l3.3.进针后不能移动体位,以免滞针、断针;进针后不能移动体位,以免滞针、断针;l4.4.年年老老体体弱弱、、婴婴幼幼儿儿、、孕孕妇妇及及难难以以配配合合的的患者忌用;患者忌用;l5.5.针针刺刺全全过过程程应应密密切切观观察察病病者者,,以以免免发发生生事故6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