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限时作业-专题一第二讲细胞的结构与功能.pdf
8页限时规范训练 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2017 安徽合肥模拟)下列叙述不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A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B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C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线粒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 D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 解析: 根尖成熟区细胞具有大液泡,有利于通过渗透作用吸水,A 正确;内质网内连核膜、 外连细胞膜,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B 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所以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线粒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C 正确; 卵细胞体积较 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小,不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 错误 答案: D 2下面两图是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判定依据是其含有,并且不含乙图中的 B甲细胞所在的个体中所有细胞都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乙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其中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D乙图中在结构和功能上没有联系 解析: 据图及相关知识判定,甲为高等植物细胞,因其含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而 不含乙图中的 中心体, A 正确;高等植物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B 错误;乙图中具有双层 膜结构的是 线粒体和 细胞核,其中是有氧呼吸的主要(第二、三阶段 )场所, C 错误; 乙图中 均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D 错误。
答案: A 3图 1 中的 a,b,c 表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2 表示放置在某溶液中的植物细胞 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药物只抑制图1 中的 c 而对 a无影响,说明该药物抑制了c 运输过程中载体的作用 B图 2表示的植物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此时植物细胞所处的溶液一定 是 KNO3溶液 C图 2中 A 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D若温度降低,对图1 中的 a,b, c 都会造成影响 解析: 图 1 中 c 是协助扩散,a 是自由扩散,某药物抑制c 而对 a无影响,可能抑制了载体 的作用, A 正确; 图 2 植物细胞失水量先增大后减小以至吸水,说明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 过程,但外界溶液不一定是KNO3溶液, B 错误;图2 中 A 点细胞失水量最大,细胞液与 外界溶液浓度差最大,细胞吸水能力最强,C 正确;温度能影响分子运动,所以若温度降低 a,b,c 过程都会受到影响,D 正确 答案: B 4下列关于甲、乙两种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均为双层膜细胞器,且均与能量的转换有关 B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能在乙内彻底分解成CO2和 H2O C蓝藻细胞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上 D细胞中甲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乙利用,最少穿过5 层磷脂单分子层 解析: 细胞器甲、乙分别为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 能进行呼吸作用,都与能量的转换有关;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 乙即线粒体内被彻底分解成CO2和 H2O;蓝藻为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吸收光能的色素 分布在光合片层结构上;细胞中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利用,最少穿过5 层生物膜:类囊体膜、叶绿体内膜、叶绿体外膜、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内膜,共10 层磷脂 单分子层。
答案: A 5(2017 江西南昌二模)科学家发现某些动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不涨破,但是将控制红细胞膜 上 CHIP28( 一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 mRNA 注入细胞内,发现这些细胞也会迅速涨破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CHIP28 的加工和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细胞在低渗溶液不涨破的原因是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 的蛋白质 C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的原因是通过自由扩散吸收了过多的水 D肾小管细胞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有类似CHIP28 的蛋白质 解析: CHIP28( 一种水通道蛋白)为膜蛋白, 在动物细胞中膜蛋白的加工和运输与分泌蛋白相 似,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A 正确;在低渗溶液中,某些动物细胞不涨破是因为其 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的水通道蛋白,B 正确;红细胞吸水涨破是因为其细胞膜上有 CHIP28,通过协助扩散吸收了过多的水,C 错误;肾小管细胞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重吸 收水可能有类似CHIP28 的蛋白质, D 正确 答案: C 6糖尿病心肌病是由高血糖引发的心肌线粒体功能损伤,主要是心肌细胞对脂肪的摄取、 代谢增强,导致线粒体耗氧增加和呼吸功能损害。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线粒体含量高,葡萄糖粒体氧化分解供能 B患者的高血糖会影响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C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粒体内膜参加反应 D患者的线粒体耗氧增加是因为脂肪中氧含量远少于糖类 解析: 心肌细胞线粒体含量高,但葡萄糖的氧化是在细胞质基质,丙酮酸的氧化是粒体 中,A 错误; 患者的高血糖会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因为它们共同维持血糖相 对稳定, B 正确;氧气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的,粒体内膜参加反应,C 正确;患 者的线粒体耗氧量增加是因为患者心肌细胞中的脂肪较多,与同等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中 H 多,消耗的氧多,但脂肪中的O 含量少, D 正确 答案: A 7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相似 B生物膜系统指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 C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部区域化 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 解析: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而生物体中的小肠黏膜、腹腔大网膜等 膜不属于生物膜; 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性腺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性激素(固醇类激素 ) 答案: B 8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生粒体内膜 B只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 C与抗体的加工有关 D发生在叶绿体内膜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是水的光解,发生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 薄膜; 表示葡萄糖聚合为纤维素的过程,场所为高尔基体,所有能进行细胞分裂的植物部 位都可以发生该过程;为肽链的加工,场所为内质网,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图示 加工后才能分泌到细胞外;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粒体内膜上进行。
答案: C 9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 逆 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 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载体蛋白的作用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B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是降低了细胞液的渗透压 CNa 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该机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增强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解析: 该载体蛋白专一性的作用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该载体蛋白的作用是将Na 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升高了渗透压;该过程需要载体,且逆浓度梯 度,属于主动运输,盐碱地植物为了抵抗外界高渗透压,保持自身水分,因此提高细胞液的 渗透压,属于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 B 10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 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解析:该实验中观察的细胞是活细胞,装片不能用酒精灯加热处理;洋葱细胞外层有细胞壁, 其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因此细胞吸水膨胀时不会发生破裂;若用低浓度(小于细胞液浓 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则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若用过高浓度的硝酸钾 溶液处理细胞, 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若质壁分离不能复原,则说明细胞已失水过多而 死亡。
答案: B 11.如图所示, U 形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A 液 和 B 液原先体积相同,由于浓度不同, 后来产生一个高度差 h请问 h 主要取决于 () AA 液和 B 液的溶质分子大小 BA 液和 B 液的浓度差大小 CA 液和 B 液的溶剂分子大小 DA 液和 B 液的溶剂分子性质 解析: 形成高度差h 是由于 A 液浓度小于B 液浓度,且浓度差越大,高度差h 也越大 答案: B 12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存在着不同去向,其转运过程如图下列各项错 误的是 () A受体 K 的作用可使蛋白A 被转运回内质网 B蛋白 B 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分泌到细胞外 C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可转化为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的一部分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 结构不同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受体K 可以使蛋白A 再被运回内质网,A 正确;蛋白B 以胞吐作 用分泌出细胞外的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 错误; 高尔基体通过囊泡的形式,可以把 自身的膜转化为细胞膜或者内质网膜的一部分,C 正确;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加工 不同,所以蛋白B 的空间结构不同,D 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 ),甲图若为洋葱根尖 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________(填编号 )结构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填编号 ) (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则主要是细胞周期中的________期和 ________ 期有区别 (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 3H 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膜性结构中3H 出 现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光照充足处,给甲细胞提供含 14C 的二氧化碳,那么在结构中14C 的转移途径是 _______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解析: (1)图中甲细胞表示植物细胞,乙细胞表示动物细胞,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 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 ;若甲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该没有叶绿体 和 大液泡 2)细胞核 具有双层膜,植物细胞中含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 同。
(4)消化腺细胞能分泌消化酶,而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 内质网进行粗加工 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 程 还 需 要 线 粒 体 提 供 能 量 因 此 , 该 细 胞 的 结 构 中 3H 出 现 的 先 后 顺 序 依 次 是 ,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 3H 在该细胞的膜性结构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5)在叶绿体基质中, 14C 的转移途径为: CO2C3(CH2O) 答案:(1)(2)(3)前末 (4)(5)CO2C3(CH2O) 14 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甲图是 细胞内囊泡运输的实例之一,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能产生囊泡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名称 ) (2)两种膜结构之间可以融合,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构成生物膜的基 本支架的是 ______________ (3)乙图 d、e、 f 曲线所代表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 (4)该细胞能够吸收某种小分子物质,但是若破坏了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吸收马上 停止,可见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参与分泌蛋白的。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