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学家的故事(可编辑).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698683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25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学家的故事第一篇: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今有物不知其数,一道题: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第二篇:数学家的故事 高斯 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个题目,1+2+…+ 100=?由于看出1+100=101,2+99=101,…50+51=101共50个101,因而高斯立刻答出了5050的结果,此举令老师称赞不已。

      对数学的痴迷,加上勤奋的学习,18岁时高斯发明了用圆规和直尺作正17边形的方法,从而解决了2000年来悬而未解的难题他21岁大学毕业,22岁获博士学位他在博士论文中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即一元n次议程在复数范围内一定有根在几何方面,高斯是非欧几何的发明人之一高斯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数论上,他的伟大著作《算术研究》标志着数论成为独立的数学分支学科的开始,而且这本书所讨论的内容成为直到20世纪数论研究的方向高斯首先使用了同余记号,并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同余式的理论;他证明了数论中的重要结果二次互反律等高斯去世后,人们建立了以正17边形棱柱为基座的高斯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数学家 阿基米德(Archimedes, 287BC~212BC) 出生在叙拉古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位天文学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阿斯米德从小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长大后飘洋过海到埃及的山历山大里亚求学他向当时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最后通古博今,掌握了丰富的希腊文化遗产 回到叙拉古后,他坚持和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们保持联系,交流科学研究成果他继承了欧几里德证明定理时的严谨性,但他的才智和成就却远远高于欧几里德。

      他把数学研究和力学、机械学紧紧地联在一起,用数学研究力学和其它实际问题保护叙拉古战役中的机械巨手和投石机等就是最生动的一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真理 在亚历山大里亚求学期间,他经常到尼罗河畔散步,在久旱不雨的季节,他看到农人吃力地一桶一桶地把水从尼罗河提上来浇地,他便创造了一种螺旋提水器,通过螺杆的旋转把水从河里取上来,省了农人很大力气它不仅沿用到今天,而且也是当代用于水中和空中的一切螺旋推进器的原始雏形 阿基米德在他的著作《论杠杆》(可惜失传)中详细地论述了杠杆的原理有一次叙拉古国王对杠杆的威力表示怀疑,他要求阿基米德移动载满重物和乘客的一般新三桅船阿基米德叫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装了一套设计精巧的滑车和杠杆阿基米德叫100多人在大船前面,抓住一根绳子,他让国王牵动一根绳子,大船居然慢慢地滑到海中群众欢呼雀跃,国王也高兴异常,当众宣布:“从现在起,我要求大家,无论阿斯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小块放杠杆的支点,我就能将地球挪动假如阿基米德有个站脚的地方,他真能挪动地球吗?也许能不过,据科学家计算,如果真有相应的条件,阿基米德使用的杠杆必须要有88×1021英里长才行!当然这在目前是做不到的。

      最引人入胜,也使阿基米德最为人称道的是阿基米德从智破金冠案中发现了一个科学基本原理 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 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陈景润 不爱玩公园,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

      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第三篇: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1.第一个算出地球周长的埃拉托色尼 2000多年前,有人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

      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约公元前275—前194) 埃拉托色尼博学多才,他不仅通晓天文,而且熟知地理;又是诗人、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曾担任过亚历山大博物馆的馆长 细心的埃拉托色尼发现:离亚历山大城约800公里的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附近),夏日正午的阳光可以一直照到井底,因而这时候所有地面上的直立物都应该没有影子但是,亚历山大城地面上的直立物却有一段很短的影子他认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所造成从地球是圆球和阳光直线传播这两个前提出发,从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和亚历山大城引两条直线,其中的夹角应等于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按照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已知两地之间的距离,便能测出地球的圆周长埃拉托色尼测出夹角约为7度,是地球圆周角(360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算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这与实际地球周长(40076公里)相差无几他还算出太阳与地球间距离为1.47亿公里,和实际距离1.49亿公里也惊人地相近这充分反映了埃拉托色尼的学说和智慧 埃拉托色尼是首先使用“地理学”名称的人,从此代替传统的“地方志”,写成了三卷专著书中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

      埃拉托色尼还用经纬网绘制地图,最早把物理学的原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创立了数理地理学 2. "1名数学家=10个师"的由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称:一名优秀的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你可知这句话的由来吗? 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按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有一定的规律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如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比如5位同学放学都回自己家里,老师要找一位同学的话,随便去哪家都行,但若这5位同学都在其中某一家的话,老师要找几家才能找到,一次找到的可能性只有20% 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船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低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3.数学奇才、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就要到来.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大门槛,回顾20世纪科学技术的辉煌发展时,不能不提及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 约翰•冯•诺依曼 ( John Von Nouma,1903-1957),美藉匈牙利人,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父亲是一个银行家,家境富裕,十分注意对 孩子的教育.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人,兴趣广泛,读书过目不忘.据说他6岁时就能用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