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系统认识实验.doc
5页实验一 系统认识实验1实验一 系统认识实验1. 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箱的构成;(2) 建立对计算机组成及其原理的基本认识;(3) 熟悉联机软件 CMPP 的使用2. 实验设备TDN-CM+ 教学实验系统一套,PC 机一台3. 实验原理3.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协同工作才能发挥计算机的作用3.1.1 数字计算机的组成一台典型的数字计算机是由五大部分组成的,即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基本硬件结构图如图 1-1 所示图 1-1 数字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图运算器:是用来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它由算术逻辑部件(ALU)和若干通用寄存器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和实现“与” 、 “或” 、 “非”等逻辑运算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它以单元为单位线性编址,按地址读/写其单元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由输入设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输出设备将信息送往外部控制器:负责协调上述部件的操作,发出控制命令,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进行分析,然后发出由该指令规定的一系列微操作命令,通过控制所有其他部件来完成指令规定的功能。
通常,又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即 CPU由图 1-1 可以看出,在计算机中,基本上有两股信息在流动:一种为数据信息流,即各种原始数据、中间结果、程序等;而另一股为控制信息流,即由控制器发出的一系列微命令序列,用来控制装置的启动或停止,控制运算器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各种运算和处理,实验一 系统认识实验2控制存储器进行读/写,控制输出设备输出结果等3.1.2 数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虽然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计算机体系结构也发生了许多演变,但计算机一般还是基于冯·诺依曼原理来工作的冯·诺依曼机的主要特点如下:(1)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构成;(2) 用二进制码表示指令和数据;(3) 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可称为控制流(指令流)驱动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按照指令执行的序列,依次读取指令并根据所含有的控制信息调用数据进行处理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始终以控制信息流为驱动工作因素,而数据信息流则是被动地被调用处理为了对指令流进行控制,通过设置一个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来存放下一次将被执行的指令所在单元的地址。
对于顺序执行的程序,每取出一条指令后 PC 的内容就自动加 1当程序发生分支转向时,就将转向去的地址送入 PC 中,以便按转向地址读取后续指令所以,PC 就可正确地指示并控制指令序列的执行顺序3.2 教学实验系统简介TDN-CM+ 教学实验系统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所使用的核心设备,现对它作一个简明的介绍3.2.1 系统功能特点 (1) 结构清晰的单元式实验电路,可构造出不同结构及不同复杂程度的原理性计算机;(2) 对实验设计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增强学生综合设计能力;(3) 通用逻辑器件和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相结合,可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4) 具有实时调试功能的图形方式操作界面,也可用于多媒体辅助教学; (5) 多种输入/输出方式及逻辑信号测量功能,实验操作及观察更容易;(6) 实验电路具有实时检测功能,便于检查接线错误;(7) 提供微程序控制器和组合逻辑控制器两种控制方式;(8) 采用静态随机存储器和先进先出存储器,与 x86 CPU 体系结构吻合3.2.2 系统实验单元电路1.运算器单元运算器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左部,它包括运算器单元和寄存器堆单元1) 运算器单元(ALU UNIT)运算器单元由以下部分构成:两片 74LSl81 构成了并一串型 8 位 ALU;两个 8 位寄存器 DR1 和 DR2 作为工作暂存器,保存参数或中间运算结果;ALU 的输出由三态门 74LS245通过排针连到数据总线上;一片 8 位的移位寄存器 74LS299 可通过排针连到数据总线上;由 GAL 和 74LS74 锁存器组成进位标志控制电路和为零标志控制电路;进位标志和为零标志指示灯。
2) 寄存器堆单元(REG UNIT)这部分由三片 8 位寄存器 R0、R1、R2 组成,它们用来保存操作数及中间运算结果等三个寄存器的输入已连至 BUS 总线,而三个寄存器的输出共用一个 RJ1 引出,待用排线连至总线2.计数器与地址寄存器单元(ADDRESS UNIT) 实验一 系统认识实验3此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的中部,由地址寄存器 AR、程序计数器 PC 及 8 位地址显示灯构成单元中程序计数器 PC 及地址寄存器 AR 的输入已接至总线,而程序计数器 PC 的输出以排针形式引出(ADJ6),地址寄存器 AR 的输出以排针形式引至外总线单元“EXT BUS”中的 AD7~AD03.指令寄存器单元(INS UNIT)指令寄存器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的中部在指令寄存器单元中,指令寄存器 IR 的输出以排针形式引出到 I7~I0,构成模型机时用它作为指令译码电路的输入,实现程序跳转控制4.时序电路单元(STATE UNIT)时序电路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的左上部,其电路由四部分构成:消抖电路(KK1)、时序控制(TS1、TS2、TS3、TS4)、时钟信号源(φ)、拨动二进制开关组(STOP、STEP)。
用户将 φ 信号与信号源的输出插孔相连,然后按动 START(KK1)微动开关,根据 STOP 及 STEP的状态,T1~T4 将输出有规则的方波信号5.微控器电路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本系统的微控器单元主要由编程部分和核心微控器两部分组成 编程部分是通过编程开关的相应状态选择及由 CLK、CLK0 引入的节拍脉冲的控制来完成将预先定义好的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写入到 E2PROM 2816 控制存储器中,并可以对控制存储器中的微程序进行校验该系统具有本机现场直接编程功能,且由于选用 E2PROM 芯片为控制存储器,所以具备掉电保护功能核心微控器主要完成接收机器指令译码器送来的代码,转向相应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的首条微指令,对该条机器指令的功能进行解释或执行的工作更具体讲,就是通过接收 CPU 指令译码器发来的信号,找到本条机器指令对应的首条微指令的微地址入口;再通过由 CLK 引入的时序节拍脉冲的控制,读出微指令(实验板上的微控器单元中的 24 位显示灯(MD1~MD24)显示的是当前读出的微指令的二进制码) ;然后,其中几位再经过译码,一并产生实验板所需的相应控制信号,将它们加到数据通路中相应的控制位置,就可控制实现该微指令的功能;一条微指令执行完毕,地址译码产生下一条微指令对应的微地址;重复上述操作,每运行一段微程序,就完成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周而复始,即可实现机器指令程序的运行。
6.逻辑译码单元 (LOG UNIT)逻辑译码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的中部,由两片 GAL 构成本单元主要功能一是根据机器指令及相应的微指令进行译码,使微程序转入相应的微地址入口,从而实现微程序的顺序、分支、循环运行;二是实现三个工作寄存器 R0、R1、R2 的选通译码7. 主存储器单元(MAIN MEM)本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左下部,采用一片 6116 SRAM,用于存储实验中的指令和数据8. 输入设备单元(INPUT DEVICE)本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左下角,使用 8 个可拨动的输入开关作为输入设备9. 输出设备单元(OUTPUT DEVICE)本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左下部,输出的数据进入锁存器后由两个 LED 数码管显示10.总线单元 (BUS UNIT)本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中部,包括 6 组 8 芯排针,它们是横向对应连通的排针下方是 8 位数据显示灯,用以显示总线上的二进制数值,将各单元引出的排针与总线单元用8 孔排线连好,就可构成相应的实验电路的数据通路11.控制信号发生单元 (W/R UNIT)实验一 系统认识实验4此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左中部,用来转接产生各单元电路所需的时序信号,以及外总线所需的读/写控制信号 W/R。
该单元电路由 2 部分组成1) 4 个排针引出端 T1、T2、T3、T4 为时序信号输入端,它们和实验单元中相应的时序信号控制端全部相连在做部件实验时,须将相应线接至 KK2 来产生单脉冲;做模型机实验时,T1、T2、T3、T4 接至“STATE UNIT”相应的 TS1、TS2、TS3、TS4 即可2) 在实验中只需适当定义微指令的 24 位信号的含义,并将读/写控制位接入到 WE上,就可为系统外总线提供 W/R 信号12.外总线单元 (EXT BUS)此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中下角,其中 AD7~AD0 排针为“ADDRESS UNIT”的地址总线输出;D7~D0 排针为“BUS UNIT"的数据总线输出;W /R 作为“W/R UNIT”的输出读/写控制线;A8、A9 为转接插座,可接至“MICRO-CONTROLLER UNIT”的 24 位控制位中的任意两位,作为外设选择信号13.扩展单元 (EX UNIT)此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的左下角,单元两侧的 8 线排针为两组独立的总线扩展转接区,中间为 I/O 译码电路,采用一片 74LSl39 作译码器当 A9=0,A8=0 时,选中 Y0;当 A9=0,A8=l 时,选中 Y1;当 A9=l,A8=0 时,选中 Y2;当 A9=l,A8=l 时,选中 Y3。
其中:Y0、Y1、Y2、Y3 为低电平有效14. 逻辑信号测量单元(OSC UNIT)此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左上方,提供两路逻辑信号 PC 示波器,用于测试信号波形15. 开关单元(SWITCH UNIT)此单元位于实验箱线路板右下方,实验中的各电平控制信号连接到相应的开关,以实现控制信号的输入16. 指示灯单元(LED UNIT)用于测量和指示逻辑信号,信号为“0”是 LED 发光二极管亮3.2.3 系统集成操作软件 CMPPCMPP 集成操作软件是用于实验箱与 PC 机联机操作的图形方式操作界面,具有动态调试功能,可以完全根据实验系统的数据通路图动态显示用户设计的实验数据流的流向、数据值、控制线和相关单元的内容CMPP 软件通过 PC 机串行口与实验箱中的 89C51 单片机进行通信,利用单片机实现对实验装置的程序存储器、微程序控制器进行读写,并可实现单步微程序、单步机器指令和程序连续运行等控制1. 启动软件软件的启动方式有两种:(1) [开始]/[程序]菜单中单击“CMPP”的程序组启动;(2) 桌面上双击快捷方式就可以启动该程序组2. 界面窗口介绍主界面如图 1-2 所示,主要分为三部分:指令区、输出区和图形区。
1) 指令区:分为两部分,即机器指令区和微指令区,在指令区的下方有“机” 、 “微”两个 Tab 按钮,通过这两个按钮在机器指令区和微指令区之间来回切换 机器指令区:分为两列,第一列为下位机主存地址(00~FF,共 256 个单元),第二列为每一地址中所对应的数值如果串口通讯正常且系统不忙(即串口没有被占用),可以直接修改指定单元的内容,方法是用鼠标单击要修改单元的数据,此单元格会实验一 系统认识实验5变成一个编辑框,等待输入(请注意:该编辑框只接收两位合法的 16 进制数) ,如果输入正确,您可以按回车键确认,或用鼠标点击别的区域,这样就完成了修改工作如果想要结束修改,可以按下 ESC 键,编辑框就会自动消失,恢复显示原来的值一旦编辑框出现,你可以通过上下键在编辑框中上下移动,从而选中需要修改的地址单元如果输入不正确,如输入少于 2 个字符,则不进行修改图 1-2 CMPP 集成操作软件主界面 微指令区:分为两列,第一列为下位机微控器地址(00。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