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doc
10页人教版五下《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琼海市实验小学 何蕾蕾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目标:1、读准、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结合重点语句的品读、感悟,感受严监生的吝啬3、学习作者结合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反映人物心理,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读、感悟重点语句,感受严监生的吝啬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结合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反映人物心理,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文学名著中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 根据老师的描述来猜几个人物:1、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手持鹅毛扇 (诸葛亮)2、武艺超群,酒量过人,赤手空拳打老虎 (武 松)3、皮肤黝黑,手拿大斧,水里大战浪里白条 (李 逵)4、顾大局,识大体,舍身为国,完壁归赵 (蔺相如) 这些人物形象被其作者刻画的鲜活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大家对他可能不太熟悉,但老师相信,学完课文以后,你要想把他忘记估计也很困难了,他是谁呢?(板书:严监生)二、了解人物背景:1、 简介人物: 此人姓“严”,原名叫“严致和”,人们习惯叫他“严监生”,“监”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一起来读监生”是古时候人们对读书人的一种尊称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这严监生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的家境又如何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资料。
2、出示资料: “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节选自《儒林外史》从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家财万贯啊!富得流油啊!那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么有钱的一个人,他临死前却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举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3.补充课题,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看一看下面的注释,帮助自己理解2、这是一篇古代的白话文,有些说法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让我来考考你:比如,文中称男孩子为—— ,称中医的医生为-- ,又叫—— ,所有的亲戚,叫—— 再来考考你:再不回头—— ,一声不倒(dǎo)一声:——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你可真会读书,懂得用注释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拗口的词语3、感知人物形象: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还念念念不忘两茎灯草4、其实大家刚才都提到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不得断气,念念不忘两茎灯草,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安然离去板书:两个指头5、严监生临死前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那这严监生究竟是“节约”还是“吝啬”,我们不能只凭感觉,应该认真品读课文,从而走进严监生的内心世界,就能找到真正的答案了。
四、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1、出示学习要求:(1)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描写严监生的句子(2)品读课文,选出印象深刻的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主学习3、汇报交流:A.句子一: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1)学生流利地朗读2)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3)出示形容病情严重的词语,学生齐读油尽灯枯 气若游丝 无药可救 生命垂危 危在旦夕 奄奄一息就是这样一个(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的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伸着两根手指头,教师板书,总不得断气就是——(生:一直没有断气)这里的总就是——(一直)4、教师手指“总”,从这个字眼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有心事放不下)教师:来,融入这样的感受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齐读)5、他究竟还有什么放不下呢?面对严监生的那两根手指,家人纷纷猜测,他们是怎么猜的,首先出场的是——大侄子、谁来读(读得很流利,有几分古人的韵味)二侄子怎么猜?奶妈呢?同学们读读这几个语句6、他们猜对了没有?(生:没有,从反应上可以看出)出示句子: 第一次: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第二次: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依然是两根手指 第三次: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谈体会,你读懂了什么?当大侄子猜想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时——句子一: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生自读尽管身体极度的虚弱,尽管他喉咙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得,他还是伸着两个手指头,把头(摇了两三摇)你想,那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着急,气愤,失望,心急如焚)对严监生来说,那两茎灯草烧去的仅仅只是那么点煤油吗?还烧去了他的(银子、生命)所以,当二侄子猜想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时——句子二: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面对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吝啬得严监生的内心一定——(急切、心急火燎)谁能融入这份感受,再来读读这个语句——你的表情告诉了我,你对这段话有了比较深的感触,请你来读,好吗?听着你的朗读,我们仿佛来到了严监生的身边,仿佛看到了那两根直直挺立的手指听的出,每个字都用心在读当奶妈猜想也许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身边故此纪念时——句子三: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没人能理解,没人能读懂,现在严监生把眼闭着摇头,他的内心只有——(失望)带着失望一起读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妈一再地不理解两根指头的含义,严监生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如果可以说,他会怎么说呢,让我们来当一回严监生的代言人吧?师评价。
还是两根手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同学们,临死之前,严监生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美好的呢?此时,他应该最牵挂自己的是(自己的亲人),还有什么比亲情更可贵的呢?可是,此时,严监生念念不忘的不是为了没有见面的亲人,更不是为了没有交代清楚的遗产,而是(板书:一茎灯草)五、回读课文,品味语句1、你是怎么知道的?(严监生的妻子赵氏猜中了)2、原来,一直让严监生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咽气的是那——两茎灯草啊!面对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评价严监生?(吝啬、一毛不拔、啼笑皆非) 是节约么?一屋的人,一盏油灯,两茎灯草所能发出的光实在有限,屋里还是昏暗的,这可比不得我们现在的电灯这样的节约大大超出了人之常情,过分的节约就是(吝啬)了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盏让严监生生死难忘的灯吧! 3、(出示图片文中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假如此刻你就站在严监生的床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作者抓住了严监生的什么来进行描写? (板书:动作 神态)同学们,作者抓住严监生临死前的一个动作,一个非常经典的动作,展开细致的描写,这叫什么描写?(细节描写)正因为严监生病入膏肓、有口难言,所以作者吴敬梓抓住特定情况下的严监生,抓住他特定的动作与神态,巧妙地刻画了人物的特点。
真是颇具匠心!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也应该选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六、拓展阅读吴敬梓仅用了几句话就把严监生这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其实在世界文学作品中还有不少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出示资料) 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其中的一个,请看——那衣服可更加有意思要知道他的睡衣是什么底子,只好白费力;袖子和领头都非常龌龊,发着光,好像做长靴的郁赫皮;背后并非拖着两片的衣裙,倒是有四片,上面还露着一些棉花团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绝不是围巾 ——节选自《死魂灵》1、读以上片段2、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3、与《临死前的严监生》相比,你觉得这两个片段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不同?七、作业:搜集自己阅读过的小说里的刻画人物的片段,建立人物长廊 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 吝啬 动作 神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