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民俗部分简介.ppt
23页山西太原民俗一 人物篇武周皇帝武则天武周皇帝武则天武则天(624年~705年)山西太原文水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按武曌遗愿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人物简介人物简介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 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 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
主要政绩主要政绩作品一览作品一览《曳鼎歌》:武则天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唐享昊天乐》 第一 太阴凝至化,真耀蕴轩仪德迈娥台敞,仁高似幄披扪天遂启极,梦日乃升曦 第二 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第三 乾仪混成冲邃,天道下济高明闓阳晨披紫阙,太一晓降黄庭圜坛敢申昭报,方璧冀殿虔情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臣轨》:武则天 夫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谋虑机权,不可以不密忧患生于所忽,祸害兴于细微人不慎密者,多有终身之悔故言易泄者,召祸之媒也事不慎者,取败之道也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谋者谋于未成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 整体评价整体评价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名人评价名人评价毛泽东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郭沫若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武则天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令人艳羡的一生她用无字的空白墓碑,留给后人一份神秘的答卷,让历史去填写自己的功过是非二 景点篇 太原晋祠太原晋祠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周柏唐槐、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晋祠简介晋祠简介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把次子叔虞封于唐,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设,以祭祀叔虞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晋祠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
这是晋祠的主体,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亲,周武王的王后,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1023—1032年)圣母传为 鱼沼飞梁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 金人台上的金人”,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建筑景观建筑景观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 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神话般的创造神话般的创造晋祠是一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相交织的风景名胜区古为唐地,后人祀叔虞于晋水之源,因称晋祠自《山海经》始,历代均有文献记载,而魏、齐、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实物保留于祠内外李白诗曰:“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郭沫若诗曰:“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唐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芊沼布葱珩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林徽因说:“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
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晋祠志》载:“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三 节日篇 过过 唱唱 节日简介节日简介太原郊区,有一种乡俗,老百姓称之为“过唱”过唱时,乡里人要请城里的戏班到乡间演出过唱一般一年一次,一次三到五天,村村都有自已的节日,经常是一村唱完了接着另一村,过唱时间多选在六月初六、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左右,其他时间也有,农忙农闲错开,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过唱既是民间的传统风俗,也是乡间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是乡间串亲戚、走朋友的节日,至今仍然“红火”非凡过唱的戏曲一般为晋剧,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过唱的曲目包括《打金枝》、《辕门斩子》、《卖画劈门》、《游西湖》、《风雨行宫》、《算粮》、《见皇姑》、《樊梨花》、《徐策跑城》、《芦花》、《程婴救孤》(又名《赵氏孤儿》)、《范进中举》、《周仁献嫂》、《忤逆坟》、《富贵图》、《空城计》、《钟馗嫁妹》、《杨八姐游春》、《教子》、《大脚皇后》、《五女拜寿》、《十五贯》、《狸猫换太子》、《卧虎令》、《下河东》、《小宴》等等。
太原欢迎您~~谢谢欣赏谢谢欣赏。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