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oc
14页嘉定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嘉定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 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嘉定加速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根据《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现制定《嘉定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序言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 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F1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嘉定有着八百多年的“教化”传统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嘉定教育 实现了持续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來,嘉定教育投入大幅壇长,办学条件显著 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嘉定实施教育经费 区级统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保障加强师 资队伍建设,教师学历层次、优秀教师比例明显提升,积极探索多元办学模式, 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联合办学,引进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等优质教 育资源,委托市内名校对薄弱学校实施管理,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高,中考合格率居全市前列,高考本科上线率连创新高 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成立嘉定职业教育集团, 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户籍人口新增劳 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 5年,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为嘉定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嘉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全社会尊重人才、重视教育的“教 化嘉定”的良好传统,得益于嘉定坚持建设与“汽车嘉定”以及加速城市化进程 相匹配的教育现代化的追求,得益于嘉定几代教育工作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 紧围绕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改 革创新和探索的不懈努力嘉定教育虽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理念、服务、质量、体制机制等 方面还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还存在一 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尚未真正确立 素质教育有待真正落实,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现象依然存在,以升学率为H标的应 试教育弊端在一定稈•度上仍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够足,义务教育阶段城 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高中教育布局和办学体制亟待调 整。
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服务公平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强 化,统筹管理全社会教育活动的体制不够完善,政府、学校、社会职责关系还没 有完全理清,各类教育之问、教育和社会之间和互开放、共亨共赢的新机制还需 要健全教育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现状与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 要求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北部地区的教育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未来一个吋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吋期,也是 嘉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推进城市化发展战 略的关键吋期嘉定新城“一•核两翼”的城市布局,江桥地区纳入北虹桥的定位, 北部地区四个新市镇的规划,大型社区的发展在给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吋更带 来了巨大的挑战人口的持续增长、人口空间的分布重构是教育布局和优质资源 配置必须破解的难题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 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未来嘉定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改革创新教育,要以 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为支撑区域经济转型、 引领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实现教育现代化,创造嘉定教育新 辉煌。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上海市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立体现嘉定特点的指导思想、 总体H标和战略部署第-•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1)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服务于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坚持服 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培养徳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二)工作方针育人为本、优质均衡、改革创新、服务发展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 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优质均衡优质均衡的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根本措池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全面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快缩小城乡之间、 学校之间的差距,使弱势群体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样能够获得公平和良好教 育。
改革创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增强教育活力的途径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 重点,鼓励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区域 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发展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是教育的责任要建立教育与嘉定经济社 会和区域发展紧密联系的新机制,在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同 吋,还要重视服务于区域文化建设和市民的基本素质建设第二章战略H标和战略主题(三)总体目标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教育发展和人力 资源开发水平在上海郊区处于领先水平到2020年,全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 达到99. 9%,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 到99%,义务教育专任教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95%,教育的选择性、优 质性和特色性更加明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渗透;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提 高,小学建网学校比例达到100%,师生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明显增强;市 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25至64岁大专 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47%。
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体系,建立贫困家庭基础教育入 学资助制度——教育公平进一步扩大扩大老年教育、特殊教育、校外教育资源,社会 弱势群体中适龄儿童、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受到充分关注和保护,实现基本教育 服务公平均衡,保障市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一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按照城市化发展要求和实有人口测算,保证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囤绕城市发展战略的教育布局基本完成,并且发挥 积极作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各类教育广泛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 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新体系终身学习理念在全社会得到广泛确立,全 社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人人亨有终身学习机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面、积极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 培训、集聚,城市文化与精神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基本形成高层次 区域性人力资源集聚地四)战略主题坚持冇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吋代要求,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 习兴趣,培养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 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贯穿学校徳 育全过稈•,让学校教育成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加强理想信念教 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 吋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 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徳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徳育体系,创新徳 育形式,丰富徳育内容,不断提高徳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徳育工作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 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徳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 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教结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 思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重视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徳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第三章学前教育(五)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区 域内设点规划的科学性,增强教育布局的合理性严格按照规划建设幼儿园所, 进一步统筹和盘活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适应学前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动态变化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 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 行为建立由政府统领下的卫生、教育、计生、妇儿委等多部门协同工作的0—3岁科学育儿指导和早期干预系统七)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标准化管理,配备专帜人员,为学前儿童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提供多样化的早教 指导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和关部门履行各口职责,充 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探索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的学习准备方案, 形成5-8岁幼小衔接教育机制加强园所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幼儿园的办园特 色第四章义务教育(八) 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基础,按标准配备中小 学设施设备和教师,为学生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教育通过委托管理、教育 集团、教师合理流动等方式推进资源共亨,进一步扩大优质学校的服务半径、覆 盖半径,努力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来沪从业人员子女全 部进入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就读,免收学杂费和课本费加强对以招 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指导和服务,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 高教育质量九)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 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更有效的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创造思维、合作学习能力和良好心理品质贯穿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加强艺 术教育,科技教育,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 展十)创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创设多冗化的学校发展平台和机 制,探索社会中介纽织参与学校评价,积极鼓励与支持不同基础的学校都有比较 明显的发展和进步,创造学校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全区设立一•批实施素质教 育示范学校和进步学校十一)加强校外教育进一步明确校外教育机构与社会其他部门(文化、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