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喜爱的标识.docx
6页我们喜爱的标识 活动背景 是我园大班幼儿经历学习活动“我们的幼稚园真大”活动片段之一在这之前幼儿已经经历了“调查幼稚园、设计标识”两个阶段的活动第一阶段的“调查幼稚园”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调查以老师率领为主,幼儿跟随老师熟悉幼稚园的各个地方,老师只作简单介绍;第二次调查以幼儿自主调查为主,在调查的同时做好调查统计(老师预先设计好调查统计表)第二阶段“设计标识”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活动是交流“生活中的标识”,对标识的用途有一个初步的概念;第二次活动是“设计标识”,关键讨论幼稚园需要哪些标识及设计标识的关键点,初步尝试设计标识;第三次活动仍然是“设计标识”,关键是讨论前一次设计标识的优点和不足,借鉴同伴及自己的已经有经验,对前一次设计的标识进行调整和修改此次活动是第三阶段的活动,关键是经过自选投票的方法,对各班经过评选推荐的标识进行再次集中评选,最终确定能够悬挂在幼稚园内的标识在此次活动以后,还有第四阶段的活动“悬挂标识”和“带弟弟妹妹参观标识”至此,经历学习活动“我们的幼稚园真大”才告一段落这一经历让幼儿的活动范围从班级延伸到幼稚园,使幼儿取得了探索和了解幼稚园的机会,并拥有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加幼稚园管理的真实体验,为幼儿提供了更新更广的学习空间。
活动目标 1.能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标识,并主动参加统计活动 2.能大胆地表示自己的意愿,感受作为小主人的自豪 活动准备 待选标识部署成展板,集体统计表,小组统计表,个人选票,选票的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标识,引出活动 1.幼儿进入布展场地后自由观看标识 2.老师组织幼儿坐下后提问:刚才你们在看什么?这些标识全部是谁设计的? 老师指导语:前段时间,我们每个大班儿童全部为幼稚园设计了标识,每个班级全部进行了投票,选出了参与年级组评选的标识今天,老师把每个班级评选出来的标识全部集中展出在这儿了现在我们有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在这些标识中再选出最适合挂在幼稚园内的标识 二、讨论标识的选择标准 1.老师提问:(1)假如让你选,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标识呢?为何?(引导幼儿各抒己见)(2)什么样的标识能让儿童一看就懂? (在此之前的班级标识评选,孩子们已知道了标识应该具有的特点所以,这一步骤的提问关键是让幼儿深入明确选择标识的标准,同时引导幼儿学着从她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要选择让人看得懂、醒目又美观的标识) 三、观察、熟悉选票 1.观看PPT熟悉选票(选票上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出幼稚园的部分地点)。
老师提问:选票上的这些简笔画表示幼稚园的哪些地点? 2.了解评选统计方法 老师指导语:老师把儿童为每一个地点设计的标识全部集中展示在展板上,所以每块展板上的标识只要从中选出一张,将它的编号统计在选票对应的地方 3.交流要求:选完后能够和好友一起交流,你选了哪一张,好好友选了哪一张,为何? 四、自由选择认为最棒的标识 1.幼儿自由在展板前填写选票 老师指导:提醒幼儿要把每张标识全部看清后再选择,假如看不懂能够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在每块展板上找出一张自己最喜爱的标识,然后将标识的编号填写在选票上对应的位置 2.选择位置就坐,和同桌的儿童交流 五、分组统计 1.出示小组统计表,老师提问:你们每个人全部选好了自己最喜爱的标识,现在我们要小组统计了,应该怎么统计呢? 2.老师依据幼儿的回复小结统计的方法:每组先要推选出组长负责统计,组员轮番报自己选出的编号,组长在统计表上对应的数字下面做个记号;统计的时候要统计完一块展板后再统计另一块展板 3.每组推选小组长 (这一步骤看似只是为了选一个责任人,实质是让孩子经历学习处理分歧、统一意见的过程,点点滴滴地积累和同伴一起商议、协作的方法。
在推选的过程中,有的小组意见比较一致,很快推选出小组长;有些小组却争论不休,吵了一会儿后有的孩子主动做出让步:有的小组用点兵点将的方法来确定人选;还有的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确定人选,这些全部是孩子们在经历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4.幼儿统计统计 老师指导:用符号把票数最多的编号表示出来;两个标识的票数一样多时怎么办? (因为有了班级统计的经验,所以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活动状态,统计出了结果,由此说明孩子的学习需要经验的累积) 六、汇总各组统计情况 老师指导语:我们—起来看看到底哪些标识最受儿童的欢迎 1.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块展板中哪个标识得票最高,用红色笔标出同时出示该标识,提问:为何它的得票会最高? 2.假如两个标识得票一样,可让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再次选择 3.引导幼儿一起欣赏选出的标识 结束语:今天你们为幼稚园选出了这么多出色的标识,真是幼稚园的小主人,谢谢你们!下次我们就要把这些标识挂到幼稚园各个需要的地方,还要带着中班的弟弟妹妹参观,要让全部进入幼稚园的人全部能看到、看懂小主人自己设计的标识 活动分析 活动内容尊重满足成长需求幼儿从小班到大班要在幼稚园生活三年伴随年纪的增加,她们对这一生活空间的关注会从班级内延伸到班级外,经常会跑到幼稚园的各个地方去张望她们活动以外的空间有谁在、是干什么的,一旦得到答案便很满足地跑开,或神秘地告诉伙伴,或神气地告诉家长。
充满童趣的行为表现的是幼儿一个成长的阶段、表示的是幼儿一个成长的需求——渴望独立探索更宽广的空间、了解幼稚园更多的人和事面对幼儿的需求和渴望,教育应该给主动回应,使其得到尊重和满足我园大班幼儿的经历学习活动“我们的幼稚园真大”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教育理念,而此次活动又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生发而来的幼儿在调查中发觉幼稚园很大、有很多地方需要有标识,并萌发了自己来设计标识这一愿望,潜意识中她们以为自己有能力、有责任为幼稚园做部分事情,这是她们成长的一个表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敏锐觉察、珍视幼儿这种发自天性自然的主动性并给应然的引导,使应然不悖于自然并超越自然,是教育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活动过程自主自由充足经历整个活动是从“调查幼稚园”开始,幼儿强烈地表现出想自由调查的愿望,老师尊重了幼儿的愿望,在落实安全方法的前提下让幼儿自由结伴调查统计,老师只是经过设计的调查统计表来引领幼儿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幼儿相互分享统计统计的方法、相互借用橡皮铅笔等工具、相互商议处理问题的措施、随时随地形成不一样的学习团体……在调查结束后的交流中,各个班级孩子全部共同反应“没有老师带着真自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多看几次全部能够,我们看到了很多原来不知道的地方……”她们表现出了自主的满足。
这么的“经历”对于幼儿来说是第一次,她们真实地体验了自主自由的愉快和满足活动在幼儿的愿望中深入延伸:她们想为幼稚园设计儿童看得懂的标识,于是“设计标识、选择标识、悬挂标识”这一系列的活动又在幼儿自主自由的经历过程中层层展开 尤其是在这一活动中,我们采取“投票公选”的方法让幼儿自主决定幼儿先在班内投票选出参与年级组公选的标识,然后各班再轮番无记名投票选出能够第一批悬挂在幼稚园的标识我们发觉,不论是在班内还是在年级组内,每个幼儿在选择、投票时全部表现得很自主、认真,带着些许神圣的表情推行着自己的责任,公正地投出自己的一票在这么的经历过程中,幼儿不但取得了能力和知识,更取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 活动着眼于促进幼儿含有生命意义的成长对于幼儿而言,并不是老师教授了什么她们就能取得什么,而必需要真正体验了、经历了才能取得对于个人含有意义的经验所以,利用生活中的详细情境、真实事件让幼儿“经历学习”,使得幼儿目前的生活更有价值幼儿正是经过多种经历取得了含有意义的、完整的生活经验,得到了精神需求的满足和表现了生命意义的成长,从而使幼稚园的生活成为生命中一段愉快而有意义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