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困惑与突破:民办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探析.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3717893
  • 上传时间:2022-05-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2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困惑与突破民办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杜衡 李桂娥Summary:当前,民办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亟待转变,本文通过对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体制构建、身份角色定位、培养手段优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分析,探索破解民办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所面临问题和困境的方法,通过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建设,实现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各个方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Key:突破;垂直管理;互联网+视域;胜任力:G648.7:A:1673-7164(2021)02-0034-04近年来,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在办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显,实验室建设不够和实验技术人员水平落后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实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层次差异大等问题,成为民办高校破解结构性矛盾、补齐发展短板的重要突破口仰恩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私立大学,具有三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中具有先行先试的意义,本文基于仰恩大学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探析民办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管理问题,分析如何在明晰应用型定位的基础上,在“以人为本”原则指导下,通过资源整合,统筹规划,从管理体制、岗位设置、人员定位、进修提升、考核晋升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建设,实现民办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良性发展,进而促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垂直管理体制民办高校的实验室最初是应教学、科研逐渐增加的需求而生的,多以二级单位为主建制,分散在不同的教学场地、分属不同的教学单位,因各单位之间交流互动不足等原因,广大师生甚至单位负责人对非本单位的实验室情况知之甚少,各自为政、管理分散,不但不便于管理和考核,也容易使实验技术人员被边缘化实验室管理不止涉及建设和使用单位,还涉及教学科研、设备采购、后勤管理、人事师资等多方面、多部门,甚至牵涉单位间资源共享的问题,涉及面广,容易造成政策多头、管理重叠、重复建设、责任模糊、效率和利用率低下等问题[1]垂直集中管理不但可以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群体归属和岗位职责,统一考核标准和量化指标,也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履职效率因此,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管理上,构建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的实验室垂直管理体系十分必要一)建立学校层面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对于实验室的隶属,各学校不尽相同,有的隶属教务部门,有的隶属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若能独立建制校级实验管理中心最好不管如何建制和隶属,均应由校级领导主抓,根据学校的建设目标和发展定位统筹全校实验室的规划设置、建设规模和数量,加强宏观调控可设置实验管理中心主任,由学校选聘,负责全校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配备、使用协调等,并须协助分管校领导做好实验室的统筹规划工作。

      二)建设院(系)专业实验室在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整体框架内,可结合院(系)自身规划建设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建设应由院(系)级领导主抓,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及与分管校领导和校实验管理中心主任对接对于实验室数量和规模要求较高的单位,可设置二级实验管理中心主任,在承担该单位实验室工作的技术人员中選聘,负责协助校实验管理中心主任管理该单位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及与该单位分管领导的沟通协调工作三)实验室和实验技术人员由学校集中统一管理无论是全校性公共实验室还是专业实验室,设备采购升级及人员配备均应由校实验管理中心统筹安排,学院(系)对实验室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统筹管理可以较好地避免实验室重复设置、资源浪费、利用率低、岗位职责不清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多院(系)多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使更多师生受益二、实验技术队伍人力资源建设路径(一)技术与服务,明确实验技术人员角色定位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民办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都存在误解,将实验管理中心看成后勤保障部门,把实验技术人员跟教室管理员相提并论,片面强调了实验技术人员的服务属性,忽视了其技术本质实验技术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有效地保障常规教学,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设备的维护及实验问题的解决,而且应具备保障科研和创新的能力。

      大量的科研和创新工作要在实验室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反复的实验才能有所突破,虽然科研和创新的主体是教师,但实验技术人员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是课题组的参与人甚至负责人,是教师的得力助手,甚至可以独当一面,承担技术难题的攻关任务另外,根据需要,实验技术人员还有可能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包括实验课程的讲授、实验项目的指导及实验赛事的组织指导等实验室工作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服务性工作,它是利用专业技术服务于师生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等的工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实验技术人员应定位为兼备专业技能和服务才能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定位,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认可度,缩小实验技术人员与教师的身份和收入差距,对挖掘实验技术人员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实验室合理高效运转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互联网+”时代,促进实验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随着学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提高,如何才能达到人才需求的预期标准?针对新聘人员,院校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招聘条件来达到人才需求的标准,而如何对在职人员进行培养和提升,让他们也能够达到人才需求的标准,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各学科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实验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作为这些知识和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实验技术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承担起各种精密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等技术工作,也只有通过知识更新来不断夯实实验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管理创新等工作的正常运作实验技术人员如果不能紧跟时代节奏,不断进修和提升,就会迅速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新知识、新技术,甚至会因为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惨遭淘汰但是,人才的培养和提升无法一蹴而就,对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民办高校因为经费有限、人员流动性大、举办者观念待转变等原因,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的经费和精力投入都是慎之又慎如何破解民办高校投入有限和实验技术人员提升需求迫切的矛盾?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转变观念,帮助实验技术人员进修提升管理者应认识到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及其进修提升的必要性,摒弃实验技术人员培养无用的观念,立足于长远发展,将其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及教师发展体系中进行考量,应有中长期规划和总体把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各类进修提升,以学习促使实验技术人员快速成长成为技术骨干。

      实验技术人员本身也应明确进修学习不只是自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的需要,要对院校学科(专业)和队伍建设有清晰的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对接院校的整体定位和需求,结合自身优势选取与院校发展方向契合度高的内容,积极争取进修机会,真正达到进修提升的目的2.转变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的进修培训方式多为现场培训,参训者不但要承担培训的费用,还要支付差旅费,成本较高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给学习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为民办高校开展进修培训带来了新的契机,获得和使用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改变了以往面授学习形式单一、费用昂贵的传统进修培训模式,使进修培训从封闭走向开放[3]线上教育已经由固定电脑终端发展到App终端,所有受训者包括实验技术人员都可以便捷地接受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但可以将学习时间碎片化,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学校可选取合适的学习平台,针对通识课程提出学习要求,同时引导大家根据个人的学科特点和学习需求选取专业类的课程进行个性化学习学校应对教师通过自主选择学习专业课程取得的成绩予以认可3.不能忽视线下学习线上学习方式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认可和迅速推广,但电脑和不能代替一切,线上学习只停留在终端,没有實践支撑,缺乏交流沟通,具有明显的缺陷。

      线下学习的实操性仍具有线上学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所以线下学习应与线上学习错位发展、互补不足民办高校下学习方面应积极投入,尤其是对于实践要求较高的实验技术人员应有所倾斜:(1)对于设备、技术的关键环节须定期严格现场集训和实操演练,这是实验技术人员的立身之本;(2)加强校内分配在各单位实验技术人员之间及他们与教学、管理等其他岗位人员之间的互动研讨,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3)创造条件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到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不但可以开阔视野,也可以结识同行,加强沟通交流,为合作办学和实践锻炼创造条件;(4)支持和鼓励实验技术人员提升学历和职称,这是优化师资队伍的必然选择三)量化考核,凝练实验技术人员胜任力标准民办高校相比较于公立院校,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大、人员精简,加之早年招聘标准较低,导致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差异很大,随着学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实验技术人员正在面临胜任力考验所谓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4]民办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胜任力指在民办高校这个特定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以及实验中心这个特定工作岗位上,实验技术人员较为出色完成实验技术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特质和内驱力等特征。

      民办高校通过提高人才招聘的标准,加大对在职人员的培养提升等方式,可以在知识、技能、特质等方面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胜任力,但若要在态度和内驱力等方面提高其胜任力,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凝练胜任力对工作绩效的合理量化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1.编制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制定量化考核标准的基础和前提,编写可采取由下至上的方式由实验技术人员根据自身岗位职责、工作分工及技术特长先自行编写各自岗位的说明书,即使是从事相同岗位工作的人员,也应分别编写,岗位说明书的每一项内容都应进行分解直到不能再细化为止个人编写岗位说明书可以看出个人对于岗位工作是否有清晰认知和明确定位;可以看出相互之间的工作量差异和工作细化程度;可以关注到每位实验技术人员的侧重点和实际需求;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征求群众的意见,为考核指标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的技术主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在对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所编写的岗位说明书进行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可根据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技术岗位设置情况以及对于实验技术人员总体要求等编写出完整、全面、细致的岗位说明书2.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有了详细的岗位说明书,量化考核标准的制定就能够有的放矢对实验技术人员的量化考核除了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岗位说明书内涵以及外延等,将哪些作为量化指标的必选项,哪些作为加分项,分值如何设置等问题由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政策导向决定。

      考核标准的制定应务求可操作,考核过程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及与学校队伍建设目标的差距,可结合绩效进行奖惩,形成力争上游的原动力,以达到促进和提升能力的目的3.凝练胜任力通过岗位说明书和量化考核标准的制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实验管理中心可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定位、工作性质、个人发展等方面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认知,进而凝练出实验技术工作的胜任力标准,使之成为实验技术人员主动作为的内驱力[5]对于能力强、水平高的实验技术人员,胜任力不但表现为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承担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还表现为积极协助和指导能力弱、水平低的同事,此处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但也须兼顾公平,对于其协助和指导的工作量应予以认可,在待遇和晋升等方面应予以倾斜,以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实验室此类技术要求较高、知识更新较快的岗位,在人才引入与培养的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