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 会动的不倒翁丨赣美版.docx
3页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 会动的不倒翁丨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倒翁的定义和特点2. 探究不倒翁的原理3. 制作会动的不倒翁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探究不倒翁的原理,制作会动的不倒翁2. 教学难点:制作会动的不倒翁需要一定的手工功夫和耐心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引入教师以图片展示不倒翁并解释其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不倒翁的特殊结构2.探究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倒翁的原理,鼓励学生自己思考2. 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制作的不倒翁,让他们认识到不倒翁的重心处于下部,且内外底盘底部厚度不同,外底盘较薄而内底盘较厚3. 天平原理的教学:教师让学生用天平将重心找出来3.制作1. 教师让学生在白纸上画一个椭圆形,然后在椭圆形下方再画一个小圆形2.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用剪刀将这张椭圆形裁成两个部分:大圆形和小圆形3. 在大圆形底部固定两枚铜币,这样大圆形的重心就在下部,并且较不容易倾倒4. 在小圆形中间放置一只小球,然后将小圆形固定在大圆形中心5.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小球和内底盘之间点上蜡或胶水,让小球可以中间自由滚动4.丰富性活动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游戏,如比一比谁先把不倒翁弄倒,或者学生之间比赛用火柴棒和不倒翁游戏,以此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四、教学方案1.教学材料白纸、剪刀、胶水、铜币、钢珠、蜡烛盒、火柴棒2.教学时间2课时3.教学方式讲授法、操作法、游戏法4.教学环节安排引入 → 探究 → 制作 → 丰富性活动五、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正确地阐述不倒翁的原理和特点2. 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一个具有不倒翁原理的小装置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并且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制作不倒翁时容易犯困难,基本上都是将铜币放在上面,这由于学生的观察和认知技能不足,需要加大帮助此外,我还发现学生制作不倒翁时非常痴迷,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让他们领略到一种非常棒的学习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