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国外研究进展(中).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36271397
  • 上传时间:2022-0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1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国外研究进展(中)    李庆梅+聂佃忠内容摘要: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是整个负所得税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负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到底如何,对于全面评估负所得税政策的可行性是不可或缺的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从“劳动供给削减论”、“劳动供给削减质疑论或增加论”、“负所得税修正论”的角度,对与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有关的国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一问题作了七点评论文章填补了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国内研究的空白,可为设计适合中国国情的负所得税方案提供重要借鉴关键词:负所得税 劳动供给 效应 评论劳动供给质疑论或增加论笔者在《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国外研究进展》(上)就负所得税的劳动供给效应(劳动供给消减论)进行了论证分析,与此同时,有一些学者对劳动供给削减论提出了怀疑,认为负所得税不但不会削减劳动供给,可能还会增加劳动供给一)Killingsworth对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的研究一般认为,根据个人的劳动供给模型显示,负所得税总是缩减了劳动供给量,并降低了劳动者的收入Mark R. Killingsworth(1976)研究了三个家庭劳动供给模型后却发现,在三个模型中,负所得税提高了某位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整个家庭的劳动供给也可能增加了。

      在其中的一个模型中,负所得税甚至提高了整个家庭的劳动收入他认为原因之一是模型中没有考虑到在家庭中配偶双方收入和闲暇具有交叉替代效应(这些效应包括:夫妻双方各自的收入效应;夫妻双方各自的替代效应;夫妻双方交叉的替代效应我们不妨把夫妻双方各自的替代效应称之为直接的替代效应,而把夫妻双方交叉的替代效应称之为间接的替代效应)如果以家庭的总效用最大化为条件,负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并不一定像以前所认为的总是具有抑制作用,有时甚至可能是正效应模型和实证估计(显示负所得税对一些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有正的影响)都表明负所得税对于抑制就业的影响和实施成本都比原来预想的要少1.有关劳动供给效应的各种解释关于个人劳动供给行为的新古典静态模型明确预测,对个人来说,如果闲暇是正常物品,负所得税的引入将会总是削减个人的劳动供给(Killingsworth的意思是那些研究假设人们只关注当前一期,从而忽略诸如工作搜寻、人力资本投资、储蓄、借款等行为,而这些行为是着眼于未来的)动态的或者多期模型认为,负所得税可能提高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用“单个的个人”(“single individuals”),Killingsworth的意思是指人们没有将他们的收入与别人的收入混合在一起用于消费;用“家庭成员”(“family members”),作者本人的意思是指人们将他们的收入与别人的收入混合在一起。

      经验估计劳动供给有时是增加的然而,一些实证估计显示,至少就某些人口统计意义上的群体而言,负所得税可能提高了某些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对此,一位研究者评论道,“……我们没有行得通的解释……在面对事实之后”(Albert Rees,1974)例如,至少某个有关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研究表明负所得税试验提高了黑人丈夫和妻子的劳动供给在一定意义上Glen G. Cain等做出结论负所得税提高了黑人妻子的劳动供给;Rees和 Watts等报告了他们的估计结果,大意是负所得税也提高了黑人丈夫的劳动供给然而,这些估计很难认为是结论性的断语,因为上述估计没有一个是统计显著的而且,其他的关于新泽西—宾夕法尼亚试验的负所得税效应估计结果有十分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一定意义上Rees报告了一套估计结果,显示负所得税削减了黑人妻子的劳动供给(虽然不是统计显著的),但是其他地方他报告了另一估计结果,显示黑人妻子的劳动供给提高了,且是统计显著的而且,在另外两套估计中,一套显示黑人丈夫和黑人妻子的劳动供给提高1%,且统计显著,而另一套显示黑人丈夫和黑人妻子的劳动供给下降3%,且统计显著同样,Jane Leuthold关于负所得税效应的模拟表明,平均而言,负所得税总是提高家庭户主的工作时间,同时,平均而言,也提高了配偶的工作时间(最贫穷的低收入家庭除外,因为配偶的工作努力急遽下降)。

      不过,与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研究者不同,Leuthold 显然意识到负所得税未必削减所有成员的劳动供给不用说,Killingsworth的不是唯一可能的解释2.四个研究命题Killingsworth提出了有关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的如下命题:命题1:负所得税对单个家庭成员劳动供给的效应理论上是不明确的负所得税的引入可能提高或者削减任何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命题2:负所得税对整个家庭的劳动供给的总效应(所有成员劳动供给的总和)理论上也是不明确的命题3:负所得税的引入将会削减家庭工资和薪金所得(意即:提高家庭用于闲暇的“开支”)命题4:负所得税的引入将通过以下渠道削减整个家庭的劳动供给:削减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低工资成员的劳动供给削减幅度大于高工资成员的劳动供给增加幅度负所得税也会通过以下渠道提高整个家庭的劳动供给:低工资成员的劳动供给提高幅度大于高工资成员的劳动供给削减幅度然而,负所得税永远不会:高工资成员的劳动供给提高幅度大于低工资成员的劳动供给削减幅度;提高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3.Killingsworth的三个新古典静态模型许多学者主张负所得税一定是削减劳动供给的与此相反的是,至少在一个静态的世界,负所得税对一个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的效应理论上是不明确的;特别是负所得税甚至还提高了一个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

      为了以一种略有不同的方式得到同样的理论,不妨只假定家庭(household)的内点解存在,就任一家庭成员(例如妻子)而言,负所得税关于闲暇时间的总效应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负所得税的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毕竟,负所得税的引入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只要家庭把妻子的闲暇时间看作正常物品,这种效应就是正的第二部分是负所得税的直接或自身替代效应(direct or own-substitution effect)既然负所得税以正的边际税率向家庭(family)劳动所得课税,负所得税削减妻子的税后工资,从而当她购买另一闲暇时间时,削减了家庭支付价格只要存在凹(concave)的家庭效用函数,负所得税对妻子闲暇时间的这种效应也是正的(如果只有一个人,分析到此结束了在一个人的“家庭”(“family”)交叉替代效应并不存在,所以,如果“妻子” 没有丈夫,收入效应和自身替代效应的和就是负所得税的总效应易言之,在这里考虑的静态世界里,负所得税将总是提高个人的闲暇时间(同时总是削减劳动供给))然而,第三部分是负所得税的间接或交叉替代效应(indirect or cross-substitution effect)。

      负所得税对妻子的闲暇时间还有最后一种效应这种交叉替代效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负所得税以正的边际税率向任何一个劳动所得课税,负所得税不但使得妻子的闲暇时间变得更加便宜,而且丈夫的闲暇时间也变得更加便宜故不能先验的认为,负所得税对妻子的闲暇时间的这个效应是正,抑或是负endprint当然,模型没有提示妻子的劳动(Lw)和丈夫的劳动(Lh)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假设后者成立可能是有道理的粗略的讲,这等于假设,至少在边际上,丈夫和妻子愿意在一起度过他们的闲暇时间的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效应都是正的,负所得税对妻子劳动(Lw)的总效应显然是正的同样的情况对丈夫的时间的配置仍是适用的在这种情况下,负所得税将会削减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增加闲暇时间)然而,如果妻子的劳动(Lw)和丈夫的劳动(Lh)是强替代品—如果交叉替代效应是负的,且绝对值很大—那么,关于妻子的闲暇时间的交叉替代效应的绝对值比自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大,后面的两者是正的粗略的讲,人们或许要说如果丈夫将时间用于闲暇或非市场工作,而妻子将时间用于工作,这种情形才会发生;反之亦然至少在边际上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得到的经验证据是冲突的。

      例如,Ashenfelter和Heckman从总的劳动力参与率研究中得出交叉替代效应为零的结论Kniesner利用国家纵向调查(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对于年龄在45-59岁之间的丈夫和妻子而言,妻子的劳动时间(Lw)和丈夫的劳动时间(Lh)是互补的基于调查研究中心(Survey Research Center)关于丈夫和妻子的微观数据,Bloch的研究结果通常显示丈夫的交叉替代效应为零,而妻子的劳动时间(Lw)和丈夫的劳动时间(Lh)是替代品Killingsworth证明,这里考虑的静态模型没有哪一个模型将推出负所得税总是削减任何家庭成员或者整个家庭(family)的劳动供给第一个模型(FU,FU或“家庭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U=U(C, Lh, Lw))和第二个模型(IU,IU或“家庭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U=U(C, Lh, Lw))确实明确预测负所得税将总是削减家庭工资和薪金所得,并且只要他们的闲暇时间是正常物品,负所得税就不能提高两类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但是在第三个模型(IIU,UW=UW(C, Lw, Lh) Uh=Uh(C, Lh, Lw))中,或许负所得税不但提高家庭工资和薪金所得,并且提高两类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

      上文中,C是指集体消费;L是指丈夫或妻子的劳动时间;w和h分别是指妻子和丈夫作者还认为,在角点解上,劳动供给下降,但在内点解上劳动供给一般会上升4.两点研究结论从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可以得出两个简单但是很重要的结论第一,某些经验估计显示,在某些情形下负所得税可能实际上提高了劳动供给现在看来,这并不感到困惑第二,如果估计出负所得税可能提高劳动供给的效应不是简单偏离的结果,那么,政策制定者在负所得税效应的问题上或许可以松一口气因为负所得税的成本或许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大二)Moffitt对负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的研究Robert A. Moffitt(1979)着重探讨了在市场上劳动过剩的情况下负所得税的替代效应(replacement effect)他指出,关于劳动供给的基本古典模型明确预测负所得税将会削减个人合意的劳动供给,因而将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少相对于完全没有福利计划的情况)负所得税最低保障收入—在个人不工作的时候所支付的部分—假定削减劳动供给,因为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此外,负所得税税率—对于额外挣得的每一美元收益被削减的数量—假定削减工作努力的相对报酬(替代效应)因而,劳动供给的总效应有望为负。

      理论上认识到负所得税削减劳动供给,提高工资率,降低失业,但在实证研究上被忽略了John H.Bishop是一个例外,但他研究的是充分就业的情况Moffitt认为劳动过剩的非充分就业这一假设可能更有解释力因为在低失业率的前提下,替代效应很小(此处的替代效应(replacement effect)与本书一般所指的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指在业者与失业者之间的替代,具体的说,在业者劳动时间的缩减可以由失业者的就业来弥补;而后者是指工作时间与闲暇之间的替代);而在高失业率的前提下,替代效应很大最终替代效应的大小依赖于工资率提高所引起的次要效应(secondary effects)的大小而次要效应的大小是由劳动需求弹性、劳动供给弹性和市场调整比率决定的次要效应引起就业削减,提高失业率加里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丈夫的劳动供给削减6%,妻子的劳动供给削减17%这些结果与其他三个试验得到的研究结果是十分近似的在西雅图—丹佛试验中丈夫的劳动时间平均缩短7.3%,而在新泽西试验中白人丈夫劳动时间缩短5.6%然而,在农村试验中,依靠工资生活的男性劳动时间削减仅为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