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秋景自作诗 2021.doc
18页校园秋景 自作诗 2021 第一篇:校园秋景自作诗2021题目一:花开成景叶落成诗 “你的面前,五步之外,站着羞答答的冬天” 一股冷气扑面而来秋冬在交替,雨在消减 而“雨”字头的气候现象日益增多 “露、雾、霜、霾......” 忆昨日北校秋色 伴金山更换龙装 纵叶落,伴书声朗朗与学子,话诗美月圆 一、花开绚烂 校园草木路边看,红叶黄花多心人;蜜蜂采蜜随处见,百花争艳韵花神 二、清秋细雨 金山秋雨后,云水明镜凉;凝云致雨露,红果笑早霜; 三、叶坠飘香 荫凉盛夏衬花艳,风撕叶落作春泥;四时轮回常欢逝,羔羊跪乳知感恩 四、月圆诗美 月华如练双桥处,幕山明月吾欲揽;此刻秋水共一色,湖光云影月中仙五:学意正浓 自古劝学勤早起,五更读书犹悔迟;喜鹊攀枝盘旋舞,景色胜过二月枝班级挑战对抗室,雄姿英发少年志;欲为栋梁暖万家,努力请从今日始 第二篇:校园秋景校园秋景 在我们的校园,秋留下了一幅美丽的画 起初,只有几片飘落黄叶,像黄色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但这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秋好象很想对人们展示自己,没多久树的中间变得黄澄澄的,好象结了一个大香蕉有几丛灌木已经全都黄了,人们才意识到,炎热的夏天已过去了,成熟的秋天已经降临大地,人们换上了风衣,秋很得意 花坛里的花儿都低下了头,谢下了艳丽的花儿校园散散的铺上了一层黄,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 秋象一个苹果,在一点一滴的在校园里的成长,变的成熟的萧萧的秋风一吹,树上的黄蝴蝶便飞了起来,飘飘洒洒的落在了地上,树光秃秃的,远看就象一个多棱叉地上铺上了一层金黄色,走上去咔嚓咔嚓响,好多人走上去,简直就象一首动听的乐章 瞧,多美的一幅画同学们伴着黄叶跳舞树上的黄叶象雨一样哗哗飘落,伴着同学们的笑脸,哗哗,哗哗,啊树叶在笑 第三篇:诗三首自作检测题检测提纲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检测 (四) 班级姓名成绩 积累与运用(54=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涉江(sh)芙蓉(rng)譬如(p)子衿(jīn).... b.沉吟(yn)呦呦(yōu)鼓瑟(s)吹笙(shēng).... c.阡陌(qiān)三匝(zhā)吐哺(bǔ)羁鸟(jī).... d.拙笨(zhuō)暧暖(i)狗吠(fi)樊笼(fn).... c【点拨】 “匝”应读zā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两项是 a.还顾望旧乡(回顾,回头看)同心而离居(指感情深厚).... b.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当„„的时候).... c.去日苦多(过去的日子实在太苦了).... d.久在樊笼里(比喻官场生活)依依墟里烟(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bc【点拨】 “对酒当歌”中的“当”是“对着”的意思去日苦多”的意思是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乌鹊南飞d.久在樊笼里 c【点拨】 a项运用了借代和设问,用“杜康”代指酒b项也是借代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d项是比喻,“樊笼”比喻官场生活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繁荣阶段但这一时期的诗往往没有题目,一般用第一句做题目 b.公元196年,曹操挟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建安时代包括其后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就称为“建安文学”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 c.曹植和曹操、曹丕一样,其诗歌引导了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等作品。
他比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更讲究艺术形式,注意辞藻和对仗,却不流于矫饰和纤弱 d.陶渊明(约365--427),东晋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今存诗l25首,多为七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b【点拔】 a项,《古诗十九首》不是五言诗的成熟繁荣阶;c项,三曹诗歌脱胎于汉乐府《古诗十九首》,没有引导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d项,陶诗以五言为主故选b项阅读与鉴赏(56=30分) 课内巩固阅读 (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谟,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作者在诗中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这一句旨在说明__________;“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这一句旨在表示__________。
5.对贤才的思慕对贤才的重视 6.找出本诗中两句用于起兴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几句,都是感叹人生短促,使人读完全诗之后,有一种消极之感 b.“契阔谈,心念旧恩”,说明作者和贤才情投意合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乌鹊是要择木而栖的,它还要“绕树三匝”,看“何枝可依”这一句说明贤才要择主而事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说只要像周公“一饭三吐哺”那样虚心对待贤者,就会得到天下衷心的拥戴 a【点拨】 无消极之感 (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8.对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d【点拔】 “樊茏”比喻世俗、官场 9.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4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误人尘网的懊悔 b.诗的 5、6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7至18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情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恬然自得的心情 c【点拨】 既是典型情景不能随意拈取 10.对下列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分析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 b.诗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分析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30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归田,实际是13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分析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诗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分析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d【点拨】 后半句意为守住自己的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高考实战阅读(10分) ①芣莒 采采芣莒,薄言采之采采芣莒,薄言有之 采采芣莒,薄言掇之采采芣莒,薄言捋之 采采芣莒,薄言祜之采采芣莒,薄言撷之 【注释】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莱莒(fyǐ):车前草(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气助词,无实义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lu):成把地握取⑥祜(ji):手持衣角盛物⑦撷(xi):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2分) 赋【点拨】 原诗直陈妇女采芣莒之事,且重章叠句,反复铺陈,是“赋、比、兴”表现手法中的“赋” 1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3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点拨】 结合原诗及后面注释可知,采集野菜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采“有”“掇”“捋”“秸”“襭”等六个动词表现出来的。
1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5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点拨】 要先理解其字面意思,然后领会其“气象”,主要是诗中渲染的氛围、形成的意境等 高考诗词鉴赏 (2021课标全国卷)(10分) ①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②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释】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3⑥⑦④⑤②③ 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5分) 15.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到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景细致入微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0分) (1)(2021天津卷)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