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守恒定律1.doc
3页课题第六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型备 课日 期上 课日 期本学期的第 课 时新课教学目标知 识 与技 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过 程 与方 法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基本构成,能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材与学情分析教 材分 析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学 情分 析对于实验基础操作,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等已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准备、铺垫教 学重 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 学难 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教学用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实验仪器教 学 内 容概述与板书第六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 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组合为分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1.做饭时所用的煤和木材在燃烧之后质量变少的情景2.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事先称量过的金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煅烧之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固体质量增加了思考:通过多媒体演示的两个事例,有什么发现?讨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什么关系?创设学习情景,铺垫问题的方法,并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目标定向,启发、引导学生的研究思路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方案三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四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同学们思维活跃,观看实验结合实验条件思考: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2. 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3. 注意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定量研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验获取证据,发现结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归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记忆设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相等呢?思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动画:微观模拟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组合为分子观看动画,深入思考进入微观世界重新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从宏观上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五个不改变:1.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 元素的种类不变3. 原子种类不变4. 原子数目不变5. 相对原子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1. 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2.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对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外延有较深刻的认识归纳:如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只是有的化学反应生成物显不同状态或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一部分物质逸出,因而反应后留下的物质质量减轻不要被表面上的“变大”“变小”所迷惑,要注意问题的实质讨论:1.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2. 对于前面方案一中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练习教材104页习题巩固知识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