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资源短缺城镇转型发展工作的建议.docx
9页资源短缺城镇转型发展工作的建议 促进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已经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支持国家认定的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省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铜、钽、重稀土、铀等10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已经建成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盐业六大矿业体系,形成了一批资源型重点城镇由于长期高强度开采,资源型城镇的资源日渐衰竭,在实现持续发展、结构调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财政支出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十一五〞期间,XX市、镇市先后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在国家和省里政策支持下,城市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十二五〞期间,继续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实施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战略的本质要求,是统筹区域发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转变发展方式,以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抓手,以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壮大、城市功能转型、人才结构转变、民生改善为重点,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目标到年,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根本建立,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得到根本缓解,多元产业共同支撑经济发展的框架根本形成;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显著进步,技术创新到达较高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快速发展轨道 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三〕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资源枯竭城市要尽快制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根底,立足工业园区和转型基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效劳业,尽快形成新的有竞争力产业体系乡,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煤—焦—化工、煤—电—铝—型材—制品、煤—电—新型建材砖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煤炭、陶瓷、水泥、花炮、冶金等传统产业;依托经济转型园区,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效劳业等新兴产业,通过经济转型,带动生态转型、文化转型、社会转型。
镇,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重点培育壮大高技术陶瓷和创意产业、汽车航空产业、有机食品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实施全国效劳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打造世界级陶瓷设计创意中心、陶瓷文化体验中心、陶瓷文化博览会展中心、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稳固提升世界级瓷都文化品牌,建设全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效劳创新示范区 〔四〕推动城市功能转型资源枯竭城市要高起点编制、严要求实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综合效劳功能和政府效劳功能,建设产业实力较强、根底设施兴旺、社会和谐稳定、城市繁荣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实现单一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向现代加工制造和旅游商贸城市转变XX市,按照“南延北扩、东整西合〞城市框架,推进萍乡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等“四个组团〞建设,形成“一主〔主XX县区〕一副〔湘XX县区〕〞的空间格局,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城、中部地区生态特征明显的生态宜居城、赣湘边界地区区域中心城和全省新型工业发展先行城XX市,依托中外著名瓷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底,通过打造“一城、四片区〞,建成世界陶瓷艺术文化展示及交流中心、全国陶瓷产业重要生产基地及教育基地、“七山三湖〞区域旅游中心、赣浙皖区域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五〕抓好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采取耕地、湿地、水面等开发模式,科学治理采煤等XX县区塌陷地深入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重点推进XX县区植被和生态修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煤矸石、建筑垃圾、尾矿等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积极推进城市矿产工程试点、城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突出抓好建材行业的粉尘治理、钢铁行业烟气脱硫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各类职业培训,重点解决好煤炭企业、陶瓷企业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稳步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努力保障根本生活来源着力解决国有关闭破产改制及连续停产停业一年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内退人员和职工参加城镇根本医疗保险问题加快棚户区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健全廉租、公租住房制度,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七〕促进人才结构转变围绕城市转型和产业培育,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大力引进急需的特殊人才,切实用好各类人才加快萍乡高专、景德镇高专专升本进程,提升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科建设水平,积极建设萍乡、景德镇职业学院,立足当地产业和工业园区发展,办好中等职业学校。
四、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八〕支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产业基地优先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打造转型产业平台支持资源枯竭城市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支持市、镇市汽车航空机械制造、煤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电瓷、工业陶瓷、高技术陶瓷、钢铁等行业布局实施重大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十二五〞专项规划和省重大项目调度会调度,加大省级建设基金、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 〔九〕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萍乡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升级为世界地质公园,加快开发武功山绿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以安源国家矿山公园为根底的红色旅游资源;加快开发以萍乡傩文化、杨岐普通寺佛教文化为主的古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动漫等新型文化产业支持XX市开展全国效劳业综合改革试点,做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支持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红色旅游景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积极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开展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文物保护,在省级贷款贴息资金、效劳业发展引导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 〔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湘东陶瓷产业基地建设,加快组建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业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大力发展功能陶瓷;支持萍乡发展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加快宣风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支持萍乡开展太阳能级多晶硅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支持景德镇航空直升机产业园列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在省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建设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发挥景德镇陶瓷学院国家级工程中心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促进陶瓷产业改造、转型和升级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 〔十一〕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申报国家节能减排试点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对重大投资项目布局开展水资源利用论证,落实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积极向国家申报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加大对环境监测监控、塌陷地治理、林业生态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低碳交通运输和大型物流交通枢纽,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资格认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加快萍水河生态防洪工程、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景德镇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十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认真执行国家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各项政策,用足用好国家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在资源枯竭城市享受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政策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 〔十三〕着力加强金融支持积极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到资源枯竭城市设立分支机构。
地方金融机构要积极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接续替代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效劳业及根底设施建设等转型项目的信贷投放 〔十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发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债券,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用于城市转型和解决社会问题支持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融资力度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十五〕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资源型城市政府要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那么,加强对准备金的监管 〔十六〕依法依规确保用地指导重大转型项目科学选址,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会,优先安排省级预留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十七〕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开展以采煤塌陷区为重点的土地复垦项目,连续5年安排的治理规模每年不低于1万亩对符合划拨条件的采煤塌陷区职工搬迁异地安置住房用地,经批准可以划拨方式提供。
〔十八〕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继续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力度,支持国有地勘单位争取国家和社会资金,加强现有矿山深部找矿,加快对海内外接续资源基地的评价、勘探,增强资源枯竭城市资源保障能力对省内新探明的煤炭、瓷土矿等资源,按市场运作方式,优先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相关重要企业取得采矿权 〔十九〕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妥善解决未参保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养老保障遗留问题,以及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职工根本医疗保险问题,妥善解决老工伤人员的待遇问题鼓励国有煤炭、陶瓷等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加大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调剂力度,加大就业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在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示范〔街、园〕,优先支持建设综合养老康复中心 〔二十〕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列入国家棚户区改造试点城市,落实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省、市两级共同保障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廉租住房、公租房建设 五、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 按照国务院要求,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工作由省政府负总责。
省政府成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定期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有关工作 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制定财税金融、社会民生、产业发展、矿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恢复等相关政策,指导和帮助资源枯竭城市实施好转型规划,帮助研究解决经济转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省发改委要牵头协调落实和提出有关政策措施,组织符合条件的地区继续申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 资源枯竭城市要健全组织机构,认真实施转型规划,用足用好各项支持政策;相关职能部门要牵头研究落实转型规划和有关政策,组织申报转型项目,提出转型专项资金的使用建议,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省内其他资源型城镇也要积极推进转型工作,对今后列入国家确定的资源枯竭城市〔镇〕,在政策支持上参照本意见执行 第1页 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