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税收学 考前串讲讲义.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suns****4568
  • 文档编号:84767266
  • 上传时间:2019-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22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容串讲第一章 税收概论一、复习建议本章属于本课程学习的基础章节,建议考生重点,为后面章节打下基础从可能出现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型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学员要掌握税收概念和特征,对税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无偿地征收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2. 税收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3. 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利4. 税收必须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二)税收的特征★1. 强制性 征收上的强制性2. 无偿性 缴纳上的无偿性3. 固定性 征收比例或数额的固定性第二节 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学员理解关于税收的产生和发展即可一)税收的产生 (二)税收的发展第三节 税收的职能学员应熟练掌握税收的职能税收的职能是由税收本质所决定,税收有四个主要职能★(一)筹集资金职能 (二)资源配置职能(三)收入分配职能 (四)宏观调控职能【例题】试述税收的主要职能。

      答案】税收的主要职能为:筹集资金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宏观调控职能【解析】该题若以论述的形式出现,应该对具体的职能进行解释,应该“展开”答第二章 税收原则一、复习建议本章仍属于本课程学习的基础章节,建议考生重点,为后面章节打下基础从可能出现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型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 西方税收原则理论的发展学员理解西方税收原则理论中的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即可一)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1. 平等原则 2. 确实原则3. 便利原则 4. 最少征收费用原则(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1. 财政政策原则 2. 国民经济原则3. 社会公平原则 4. 税务行政原则第二节 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是税收原则的核心,是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以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一)税收经济效率原则★1. 经济效率 2. 税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3.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内容(二)税收行政效率原则★1. 税收成本2. 影响税收成本的主要因素★(1)税收制度 (2)征管制度 (3)税收环境第三节 税收公平原则(一)税收公平原则的含义税收公平原则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以保证各纳税人之间的负税均衡。

      具体分为:1. 横向公平★横向公平又称横的公平、水平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税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例题】王某月收入8000元,李某月收入8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其二人负担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该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将王某和李某视为横向公平王某月收入=李某月收入 二者属于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相同的人王某纳税额=李某纳税额 横向公平2. 纵向公平★纵向公平又称纵的公平、垂直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税制如何对待条件不同的人二)衡量税收公平的准则1. 机会原则 2. 利益原则 3. 能力原则第四节 税收稳定原则税收稳定原则是指税收征收所引起的经济影响要达到稳定目标要求,包括减少经济波动和经济平衡增长两方面的目标要求税收对经济的稳定可分为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和税收政策抉择两种方式★(一)税收自动稳定机制(二)税收政策抉择1. 扩张性税收政策 2. 紧缩性税收政策第三章 税收负担一、复习建议本章的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应该以理解为主从可能出现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型。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 税收负担概述(一)税收负担的分类1. 宏观税收负担一般用税收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2. 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一般用某一税种的收入数占相关税基的比重作为衡量该税种负担水平的指标3. 产品的税收负担一般用,某一产品的实缴税额占该产品的含税销售额的比重作为衡量该产品税收负担的指标 4. 部门和行业的税收负担 一般用某一部门和行业应缴税额占该部门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作为衡量其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 5. 企业的税收负担 一般用某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应缴税额占该企业可支配财力的比重最为衡量该企业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分类指标宏观税收负担宏观税收负担率= 税收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 100%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实际所得税税额/实现利润额 × 100%增值税负担率=实际增值税税额/含税销售额 × 100%个人所得税负担率=实际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可支配收入额 × 100%营业税负担率=实际营业税税额/营业收入额 × 100%产品的税收负担产品的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商品含税销售额 × 100%部门和行业的税收负担部门和行业的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部门和行业的增加值 × 100%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的税收负担率=应缴纳税款总额/企业可支配财力 × 100%(二)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 2. 经济结构 3. 国家职能范围4. 经济政策 5. 财政收入渠道第二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的概念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其所缴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嫁给他人负担的过程,是税负运动的一种方式。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1. 前转又称顺转,卖方 转向 买方 卖方向买方转嫁,通过商品交易,转嫁给商品购买者或者消费者2. 后转又称逆转,买方 转向 卖方买方向卖方转嫁,购买者转嫁给零售商、零售商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转嫁给生产商3. 消转又称税收转化,不需要向前或者向后转移,通过运用新技术或新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将税收负担消化在被课征的环节4. 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是指在特定的商品交易中,买主将购入商品在以后年度所必须支付的税额,在购入商品的价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从而降低商品的成交价格其特点是将未来的税负转化为现时税负,并实施转嫁三)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1. 税种(1)直接税不宜转嫁(2)间接税易转嫁直接税主要包括所得税和财产税,间接税主要包括流转税2. 价格(1)市场定价:流转税可以通过商品价格变动而发生转嫁(2)计划定价:政府物价部门按计划定价,税收难以通过影响商品价格变动而发生税负转嫁3. 供求弹性(1)需求弹性(Ed)与税负转嫁成反向变动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趋向由生产者负担;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趋向由消费者负担2)供给弹性(Es)与税负转嫁也成反向变动。

      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趋向由消费者负担;供给弹性越小,税负越趋向由生产者负担3)税负转嫁最终取决于供求之间的弹性关系Ed /ES > 1 税负由生产者负担Ed /ES < 1 税负由消费者负担即: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税负更多地趋向由生产者负担;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更多地趋向消费者负担第四章 税收效应一、复习建议本章的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应该以理解为主从可能出现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型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 税收与储蓄本节的内容可以联系经济学中的内容学习,要理解税收效应一)税收与个人储蓄税收对个人储蓄的效应是通过税收对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和税后利息率的影响来实现的,实际上也是通过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实现的 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税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1)储蓄的收入效应税收对纳税人的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后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为了维持原有的储蓄水平必须减少现期消费,从而相对提高储蓄在个人收入中的比重也就是说,政府课税反而相应提高了私人储蓄。

      2)储蓄的替代效应政府课税影响了纳税人近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相对成本,从而改变其选择二)税收与企业储蓄(三)税收与政府储蓄第二节 税收与投资(一)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 1. 税收影响私人投资的原理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折旧因素和投资风险的影响来实现的2.税收对投资的效应分析(1)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2)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3.税收影响投资的因素分析★(1)税率对投资的影响 (2)税收优惠对投资的影响(3)折旧方法对投资的影响(4)税收对企业投资风险的影响(二)税收对政府投资的效应(三)税收对海外投资的效应第三节 税收与消费熟练掌握本节知识点——税收对消费的影响★(学员自己画图理解学习)(一)税收对消费的收入效应对商品征收消费税 商品价格上升 纳税人的收入相对下降 降低商品购买量 纳税人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二)税收对消费的替代效应对商品征收消费税 商品价格上升 降低征税或重税商品购买量,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者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者重税商品第五章 税制要素和税制结构一、复习建议本章的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是为第六章至第十五章打基础,以理解为主,并记忆相应的基本概念。

      从可能出现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型二、本章重要知识点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般地说,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负调整、违章处理等内容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是最基本的要素一)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是享有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直接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1. 扣缴义务人 负有代扣代缴义务2. 负税人 税款的实际负担者(二)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即征纳税主体所指向的对象,是征税的依据课税对象规定了征税的范围,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1. 税源 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2. 税目 具体征税项目和范围 3. 计税依据 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分为 两种 从价计税 从量计税4. 税基 又称课税基础 (三)税率★ 税率是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多少和纳税人负担的轻重,关系到各税种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 名义税率:税法所规定的税率,即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税率 实际税率:实际缴纳税额与实际课税对象的比例两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我国现行税率的形式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1. 比例税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