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与担保合同的关系及担保的范围解析.doc
7页借款合同与担保合同的关系及担保的范围解析 借款合同与担保合同的关系及担保的范围解析 ,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 担保合同,是指为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在债权人(同时也是担保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或在债权人、债务人和第三人(即担保人)之间协商形成的,当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以一定方式保证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的协议 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以及担保的范围是哪些?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来阅读下面的文章吧 1.借款合同的担保 借款合同的担保,是指借款合同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经双方协商采取的促使一方履行合同义务,保证他方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手段它是保证借款合同履行,防止或减少贷款风险,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一种法律制度借款合同的担保源于债的担保制度,担保是降低贷款回收风险的重要环节借款人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一般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并对担保人的归还能力进行严格审查 根据《担保法》第二条的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
本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从实践中来看,借款合同的担保方式主要为证、抵押、质押三种 2.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的关系 从合同能否独立存在的角度可以将合同区分为主合同与从合同主合同是不依赖于其他合同而能独立存在的合同;从合同是必须附属于其他合同即主合同而存在的合同担保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律关系中债权的实现,没有主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即无所谓担保,因此担保合同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和依据,是主合同的从合同,随着主合同产生、变更和消灭,担保合同具有附属性 从担保合同与借款合同的关系来看,借款合同为主合同,担保合同为从合同担保合同的目的和作用在于担保借款合同的实现,由此可见,假设没有借款合同的存在,就没有必要设立担保合同因此,担保合同必须以主债权债务合同的设立为其存在的前提条件,而且与之共始终 《担保法》第五条第一款对独立担保作出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该条的但书,确立了独立担保的合法性但此规定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之后《物权法》对此进行了修正,根据《物权法》第172条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
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物权法》实施后,由于《担保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和《物权法》相冲突,已经不再适用《物权法》该条的规定与《担保法》之但书规定不同,《物权法》172条的但书明确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两相比拟,《物权法》将独立担保的依据仅仅限于法律另有规定,否那么不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中对独立担保作出约定 根据上述规定,作为主合同的借款合同如果无效,相应的担保合同也应为无效担保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针对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被确认为无效的情形,《担保法司法解释》将上述问题区分为三种情况分别予以处理,因此,本条规定在具体操作中亦应遵循《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第一种情形是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情形中当事人责任份额确定,即《担保法司法解释》第7条规定: “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怼圭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当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当民事责任的局部,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局部的二分之一 第二种情形是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情形中当事人责任份额确实定,即《担保法司法解释》第8条规定:“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自的,担保人不承当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当民事责任的局部,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局部的三分之一。
第三种情形是担保人在担保合同无效场合承当的责任如何追偿或分担的问题,即《担保法司法解释》第9条规定:“担保人因无效担保合同向债权人承当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或者在承当赔偿责任的范围内,要求反担保人承当赔偿责任担保人可以根据承当赔偿责任的事实对债务人或者反担保人另行提起诉讼 根据《担保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六十七条、《物权法》第173条的规定,担保合同的担保范围一般包括: 根据本条规定,担保合同的担保范围包括: 1.主债权 主债权指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因债的法律关系所发生的原本债权,例如金钱债权、交付货物的债权或者提供劳务的债权主债权是相对于利息和其他附随债权而言,不包括利息以及其他因主债权而产生的附随债权 2.利息 利息指实现担保物权时主债权所应产生的一切收益一般来说,金钱债权都有利息,因此其当然也在担保范围内利息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自己约定,但当事人不能违反法律规定约定过高的利息,否那么超过局部的利息无效 3.违约金 违约金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在担保行为中,只有因债务人的违约行为导致不能履行债务时,违约金才可以纳入担保合同的担保范围。
此外,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一方违约时,应当按照该约定支付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时,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所以在计算担保范围时,违约金应当以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最终确定的数额为准 4.损害赔偿金 损害赔偿金指一方当事人因违反合同或者因其他行为给债权人造成的财产、人身损失而给付的赔偿额损害赔偿金的范围可以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双方约定,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情况下,应按照完全赔偿原那么确定具体赔偿数额赔偿全部损失,既包括赔偿现实损失,也包括赔偿可得利益损失,直接损失指财产上的现实减少,可得利益损失又称可得利益,指失去的可以预期取得的利益可得利益范围确实定需要坚持客观的原那么,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在确定担保范围中“损害赔偿金”的数额时,也应当遵守这个原那么。
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都具有代替给付的性质如果不将它们纳入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就有可能纵容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对债权人的保护是不够的 5.保管担保财产的费用 保管担保财产的费用指债权人在占有担保财产期间因履行善良保管义务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根据《物权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在担保期间,质权人和留置权人有妥善保管担保财产的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保管的费用由质权人或者留置权负担,相反,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担保财产交由债权人占有的目的是为了向债权人担保自己履行债务,保管费用应当由债务人或者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当,否那么不利于担保活动的进行,也不利于确保债权的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只有在质押和留置中,“保管担保财产的费用”才被纳入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在抵押中,抵押财产由抵押人自己保管,所以保管抵押财产的费用已由抵押人自己承当,自然也就不应纳入担保范围 6.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 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指担保物权人在实现担保物权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实际费用,如对担保财产的评估费用、拍卖或者变卖担保财产的费用、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变卖或者拍卖的费用等之所以将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纳入法定担保债权的范围,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是由于债务人不及时履行债务导致的,这些费用理应由债务人承当,否那么不利于保护担保物权人的利益。
当然,担保物权人应本着老实信用的原那么实现担保物权,所花的费用也应当合理,对不合理的费用不应当纳入担保的范围 对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当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进行约定当事人约定的效力优先于法律关于法定担保债权范围的规定,也就是说,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可以与法律规定的范围不同,例如,当事人可以约定抵押权的担保范围只限于主债权、损害赔偿金、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不包括利息这是合同法的意思自治原那么在担保物权中的一定表达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