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doc
4页1洪湖二中洪湖二中 20102010--20112011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生物试卷命题人:王 荣 审题人:王巧玲(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人体肌细胞产生的 CO2直接排到( )A.血液中 B.组织液中 C.淋巴中 D.血浆2.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 B.组织液回渗的速度降低,造成组织液积累C.淋巴液的生成率降低 D.淋巴循环受阻3.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4.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5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分子而发挥作用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6. 以下免疫进程不具有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麻疹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抗体 D.静脉注射抗乙肝病毒抗体7.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能部分恢复成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的(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8.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用人工方法获得无子果实的措施是( )A.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B.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C.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D.在授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抹较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10、为了验证胚芽鞘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11.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的番茄,其原因是( )A.生长素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B.生长素抑制了番茄种子的发育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D.生长素使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12.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 )A.运动言语中枢B.听觉言语中枢 C.视觉言语中枢D.感觉言语中枢13.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的 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 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的 A 端,能在乙图中的 B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的 B 端,能在乙图中的 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 B 端,能在甲图中的 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1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对于动物行为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神经调节控制着激素调节2B.动物的激素调节控制着神经调节C.动物的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互相影响,共同协调,相辅相成15.人体血糖浓度约为 80—120mg/dl,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是( )A.垂体分泌的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16.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过多的糖和食盐后,其体内不可能出现的生理变化是( )A.尿中盐增多,糖未增多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糖大量地进入组织细胞并被利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多17.右图是细胞免疫中 x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 x 细胞是指( ) A.B 细胞 B.T 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 T 细胞18.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过敏原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C.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D.过敏反应一定能够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破坏19.给被狗咬伤的人注射狂犬病毒血清,注射物及预防措施分别为( )A、抗原、消灭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者20.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21.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 PH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C.饥饿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并且不断进入血液中D.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22.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组织液中 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C.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23.下列与免疫细胞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 细胞和 T 细胞核内所含有的基因不相同 B.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C.先天性胸腺缺失的患者细胞免疫缺乏 D.B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T 细胞参与细胞免疫2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胃液中的盐酸能杀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HIV 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侵入 T 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C.效应 T 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2 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 T 细胞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消灭25.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 P 点最可能对应 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26.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时促进生长,且浓度越低促进效应越明显B.植物的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生长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27.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 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 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28.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32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也可以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30.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040 分)分)1.下图为血糖代谢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当体内 G 过多时 分泌活动增强使 G 进入 A 合成 ,进入骨骼肌细胞合成 ,进入组织细胞进行④ 和⑤ 同时还抑制② 和 2)当 G 在血液中含量过低时, 的分泌活动加强,并分泌 ,它主要作用于 A 促进② ,促进 3)上述两种激素在维持血糖平衡中的相互关系称为 2.人体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请回答:(1)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 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可引起 分泌增多,该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增加产热量;在38℃的高温环境下中,人体主要通过 方式散热2)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 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 免疫,人体注射乙型流感疫苗后,能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的相应 不能识别并作用于侵入机体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3.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一)方法步骤取 6 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 24h 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 6 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号装置, 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__号装置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1)根据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2)根据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关3)根据________和_______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4)根据 5 号和 6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4.某同学为了验证体液免疫需要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 3 只,X 射线照射仪,新鲜的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 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疫苗,血清抗体测定仪及其他必要的工具。
实验原理: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而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有无影响抗体的产生,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数量的多少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实验步骤: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白鼠三只,分为 1、2、3 三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 X 射线照射第二步:向第一组小鼠体内注射 T 淋巴细胞,向第二组小鼠体内注射 B 淋巴细胞,向第三组小鼠体内注射 T 细胞和 B 细胞第三步:分别在上述三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