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doc
5页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出版的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 课时左右 【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 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 ,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三)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统计”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与体育” 、 “生活中的数” ,旨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旨在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五)整理与复习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获取信息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二)教学方式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三) 、课时安排建议单元 内容 建议课时第一单元圆 圆的认识(一) 5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3圆的面积 3练习一 2机动 1百分数应用(一) 2百分数应用(二) 2百分数应用(三) 2百分数应用(四) 2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练习二、机动 3图形的变换 1图案设计 1数学欣赏 1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机动 1整理与复习(一) 2数学与体育 比赛场次、起跑线、营养配餐 4~5生活中的比(比的意义) 3比的化简第四单元比的认识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4练习三和机动 3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3第五单元统计练习四 2整理与复习(二) 3生活中的数 数据世界、数字的用处、正负数(一) 、正负数(二) 6~8搭一搭(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2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的范围 2看图找关系 足球场内的声音、成员之间的关系 2~3总复习 6【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二)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评价方式:(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等构成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是否定期小结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2)测试成绩评价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1)85 分以上为优秀;(2)70—84 为良好;(3)60—69 为及格(4)60 分以下为不及格;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班级奖励,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