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语详解-无线网.pdf
27页无线网术语详解 第一条 无线局域网 1.1 设备类型 在无线局域网里,常见的设备有无线网卡、无线网桥、无线天线等 1.1.1 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的作用类似于以太网中的网卡, 作为无线局域网的接口, 实现与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无线网卡根据接口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 PCMCIA 无线网卡、PCI 无线网卡和 USB 无线网卡 PCMCIA 无线网卡仅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支持热插拔,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移动无线接入 PCI 无线网卡适用于普通的台式计算机使用 其实 PCI 无线网卡只是在 PCI 转接卡上插入一块普通的 PCMCIA 卡 USB 接口无线网卡适用于笔记本和台式机,支持热插拔,如果网卡外置有无线天线,那么,USB 接口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1.1.2 无线网桥 无线网桥是在链路层实现无线局域网互连的存储转发设备,它能够通过无线(微波)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无线网桥有三种工作方式,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连接可用于固定数字设备与其他固定数字设备之间的远距离(可达 20km) 、高速(可达 11mbps)无线组网 从作用上来理解无线网桥, 它可以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网络段, 这些独立的网络段通常位于不同的建筑内, 相距几百米到几十公里。
所以说它可以广泛应用在不同建筑物间的互联同时,根据协议不同,无线网桥又可以分为 2.4GHz 频段的 802.11b 或 802.11 以及采用 5.8GHz 频段的 802.11a 无线网桥 1.1.3 无线天线 当计算机与无线 AP 或其他计算机相距较远时,随着信号的减弱,或者传输速率明显下降,或者根本无法实现与 AP 或其他计算机之间通讯,此时,就必须借助于无线天线对所接收或发送的信号进行增益(放大) 无线天线有多种类型,不过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室内天线,优点是方便灵活,缺点是增益小,传输距离短;一种是室外天线室外天线的类型比较多,一种是锅状的定向天线,一种是棒状的全向天线室外天线的优点是传输距离远比较适合远距离传输 1.2 网络协议标准 网络协议即网络中(包括互联网)传递、管理信息的一些规范如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一样, 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 这些规则就称为网络协议 而为各种无线设备互通信息而制定的规则我们把它称之为 “无线网络协议标准” 目前常用的无线网络标准主要有美国 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所制定的 802.11 标准 (包括 802.11a 、 802.11b 及 802.11g等标准) ,蓝牙(Bluetooth)标准以及 HomeRF(家庭网络)标准等。
1.2.1 IEEE802.11 IEEE802.11 是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解决无线网路设备互连,于 1997 年6 月制定发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 是 IEEE 制订的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访问,速率最高只能达到 2Mbit/s由于它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 小组又相继推出了 802.11b 和802.11a 两个新标准,前者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标准,而后者也被很多厂商看好 802.11 特性说明 1.2.2 IEEE802.11a IEEE802.11a 是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了改进其最初推出的无线标准IEEE802.11 而推出的无线局域网络协议标准是 IEEE802.11 的有益补充 802.11a 标准是已在办公室、家庭、宾馆、机场等众多场合得到广泛应用的 802.11b(传输速度 11M/S)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后续标准802.11a 标准的传输优点是传输速度快,速度可达 54Mbps,完全能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的需要。
缺点是无法与 802.11b 兼容,致使一些早已购买 802.11b 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在新的 802.11a 网络中不能用在购买设备时要主要不同设备之间是否同时支持一种协议标准 802.11a 具备更高频宽的特性,适用于处理大量资料,如影音资讯的传递,或使用人数扩增的公众无线传输服务等当然是最主要的选择,但是对于一般上网使用者,采用 802.11b系统即具备足够的速度, 再加上其大众化的价格更是吸引人, 消费者可依自身的需求与预算来决定应该购买何种商品 1.2.3 IEEE802.11b IEEE802.11b 是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了改进其最初推出的无线标准IEEE802.11 而推出的第二代无线局域网络协议标准特点: 应用: 1.2.4 IEEE802.11g 为了解决各种无线网络设备互连的问题,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推出了IEEE802.11 无线协议标注目前 802.11 主要有 802.11b、802.11a、802.11g 三个标准最开始推出的是 802.11b,它的传输速度为 11MB/s,因为它的连接速度比较低,随后推出了802.11a 标准,它的连接速度可达 54MB/s。
但由于两者不互相兼容,致使一些早已购买802.11b 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在新的 802.11a 网络中不能用, 所以 IEEE 又正式推出了完全兼容 802.11b 标准且与 802.11a 速率上兼容的 802.11g 标准, 这样通过 802.11g, 原有的 802.11b和 802.11a 两种标准的设备就可以在同一网络中使用 IEEE802.11g 同 802.11b 一样,也工作在 2.4GHz 频段(一种无线工作频率的范围,如果我们使用的必须工作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内,比现在通用的 802.11b 速度要快出 5 倍,并且与 802.11 完全兼容,在选购设备时建议弄清是否支持该协议标准 1.2.5 HomeRF HomeRF 工作组是由美国家用射频委员会领导、于 1997 年成立的,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为家庭用户建立具有互操作性的话音和数据通信网它推出 HomeRF 的标准集成了语音和数据传送技术,工作频段为 10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100Mbit/s,在 WLAN 的安全性方面主要考虑访问控制和加密技术 HomeRF 是对现有无线通信标准的综合和改进:当进行数据通信时,采用 IEEE802.11规范中的 TCP/IP 传输协议;当进行语音通信时,则采用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标准。
但是,该标准与 802.11b 不兼容,并占据了与 802.11b 和 Bluetooth 相同的 2.4GHz 频率段,所以在应用范围上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多的是在家庭网络中使用 1.2.6 蓝牙 所谓蓝牙(Bluetooth)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 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 Internet 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 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现在无线局域网产品已经陆续支持蓝牙技术 说得通俗一点, 蓝牙技术使得现代一些轻易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 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上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蓝牙"技术属于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方案 蓝牙产品采用的是一种称之为跳频的技术, 能够抗信号衰落; 工作于 2.4GHz 的 ISM (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以省去申请专用许可证的麻烦;采用 FM 调制方式,使设备变得更为简单可靠; "蓝牙"的每一个话音通道支持 64kb/s 的同步话音,异步通道支持的最大速率为 721Kbps、反向应答速率为 57.6Kbps 的非对称连接,或者 432.6kb/s 的对称连接。
像任何新技术一样, 蓝牙必有适合它生长的需要和自身的优势之处, 开发它的一些应用功能要比作其他事情需要更多的时间 从目前的蓝牙产品来看, 蓝牙主要应用在这几个方面:蓝牙应用在上蓝牙应用在掌上电脑上 蓝牙应用于其它数字设备,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以及蓝牙技术构成的电子钱包和电子锁篮牙系统嵌入微波炉、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等传统家用电器 蓝牙与其他技术的比较: 1.3 网络传输协议 网络协议即网络中(包括互联网)传递、管理信息的一些规范如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一样, 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 这些规则就称为网络协议 一台计算机只有在遵守网络协议的前提下,才能在网络上与其他计算机进行正常的通信网络协议通常被分为几个层次,每层完成自己单独的功能通信双方只有在共同的层次间才能相互联系常见的协议有:TCP/IP 协议、IPX/SPX 协议、NetBEUI 协议等在局域网中用得的比较多的是 IPX/SPX.用户如果访问 Internet,则必须在网络协议中添加 TCP/IP协议 TCP/IP 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 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
TCP/IP 是 INTERNET 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在数据传送中,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有两个信封,TCP 和 IP 就像是信封,要传递的信息被划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塞入一个 TCP 信封,并在该信封面上记录有分段号的信息,再将 TCP 信封塞入 IP 大信封,发送上网在接受端,一个 TCP 软件包收集信封,抽出数据,按发送前的顺序还原,并加以校验,若发现差错,TCP 将会要求重发因此,TCP/IP 在 INTERNET中几乎可以无差错地传送数据 对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了解网络协议的整个结构,仅需了解 IP 的地址格式,即可与世界各地进行网络通信 IPX/SPX 是基于施乐的 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协议,而 SPX 是基于施乐的 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顺序包协议)协议,它们都是由 novell 公司开发出来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高速协议 它和 TCP/IP 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 ip 地址,而是使用网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实际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么设置,装上就可以使用了。
由于其在网络普及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得到了很多厂商的支持,包括 microsoft 等,到现在很多软件和硬件也均支持这种协议 NetBEUI 即 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 NetBios 增强用户接口它是 NetBIOS协议的增强版本,曾被许多操作系统采用,例如 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 系列、Windows NT 等NETBEUI 协议在许多情形下很有用,是 WINDOWS98 之前的操作系统的缺省协议总之 NetBEUI 协议是一种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广播型协议,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特别适合于在“网络邻居”传送数据所以建议除了 TCP/IP 协议之外,局域网的计算机最好也安上 NetBEUI 协议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装了 TCP/IP 协议的WINDOWS98 机器要想加入到 WINNT 域,也必须安装 NetBEUI 协议 WAPI 是 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 的英文缩写 它像红外线、蓝牙、GPRS、CDMA1X 等协议一样,是无线传输协议的一种,只不过跟它们不同的是它是无线局域网(WLAN)中的一种传输协议而已,它与现行的 802.11B 传输协议比较相近。
1.4 传输速率 无线局域网产品的传输速度是指设备在某种网络协议标准下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能力这个数值取决于设备依赖于何种标准支持和环境等因素 常见无线协议标准下的设备数据传输速率如下: 1.5 最大覆盖范围 无线局域网所能覆盖的范围是指无线络产品比如无线网卡、无线 AP(无线访问点)等设备发射信号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根据 802.11 标准(做链接) ,一般无线设备所能覆盖的最大距离通常为 300 米, 不过覆盖的范围主要应视环境的开放与否有关, 在设备不加外接天线的情况下,在视野所及之处约 300 米;若属于半开放性空间,或有隔离物的区域,传输大约在 35~50 米左右如果借助于外接天线(做链接) ,传输距离则可以达到 30~50 公里甚至更远,这要视天线本身的增益而定因此,需视用户的需求而加以应用 1.6 端口类型 由于无线局域网包括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无线集线器、无线 AP 等众多产品,所以接口也非常丰富常见的接口类型如下: 1.6.1 RJ-45 端口 同传统局域网产品一样,像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等产品都具有 RJ-45 类型接口,它是用来连接双绞线的端口如下图的 WAN 口和 1、2、3、4 标识的端口就是 RJ-45 端口。
1.6.2 RS232 端口 RS232 端口就是我们平时电脑所用的串口, 一般用来做设备配置端口 如上图所示 Serial标识即为 RS232 端口 1.6.3 USB 端口 在无线局域网产品中,USB 接口经常出现在无线网卡或者 USB 集线器、USB MODEM等产品中USB 即通用串行总线,支持热插拔如下图所示为 USB 接口无线网卡: 1.6.4 PCMCIA 端口 在笔记本无线网卡中最常见的接口就是 PCMCIA 接口这种接口类型的网卡是笔记本电脑专用的支持热插拔、具有易于安装,体积轻便的特点下图所示为 PCMCIA 接口无线网卡 1.6.5 CONSOLE 端口 CONSOLE 端口一般为设备的控制端口,实现设备的初始化或远程控制,Console 端口使用配置专用连线直接连接至计算机的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 Windows 下的"超级终端")进行路由器本地配置路由器的 Console 端口多为 RJ-45 端口如下图就包含了一个Console 配置端口 1.7 操作系统 任何一款无线产品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在所有的支持软件中操作系统更是重中之重简单的说,操作系统就是综合协调各种设备正常运行的核心软件。
无线局域网中,常见的操组系统和普通 PC 及有线局域网中所用操组系统基本相同,主要的有 WINDOWS 类、NETWARE 类、Linux 类等系统 1.7.1 Windows 类 对于这类操作系统相信用过电脑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是全球著名的软件开发商--Microsoft (微软) 公司开发的 目前常用的操作系统有适合个人桌面使用的 WINDOWS98、WINDOWS ME、WINDOWS 2000(专业版) 、WINDOWS XP 等,适合网络系统使用的Windows NT 4.0 Serve、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 Advance Server 等 1.7.2 NetWare 类 NetWare 操作系统仍以对网络硬件的要求较低(工作站只要是 286 机就可以了)而受到一些设备比较落后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学校的青睐目前常用的版本有 3.11、3.12 和4.10 、V4.11,V5.0 等中英文版本,NetWare 服务器对无盘站和游戏的支持较好,常用于教学网和游戏厅它兼容 DOS 命令,其应用环境与 DOS 相似,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具有相当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技术完善、可靠。
不过,由于 WINDOWS 等操作系统的竞争,现在很少有人使用 NETWARE 系统了,在无线网络中支持 NETWARE 的也不是很多,在选购设备时如有这方便要求时要格外注意 1.7.3 Linux 这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操作系统, 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源代码开放, 可以免费得到许多应用程序目前也有中文版本的 Linux,如 REDHAT(红帽子),红旗 Linux 等在国内得到了用户充分的肯定,主要体现在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它与 Unix 有许多类似之处目前在大部分的无线网络产品都提供的对 Linux 的支持 总的来说, 对特定计算环境的支持使得每一个操作系统都有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场合, 这就是系统对特定计算环境的支持 例如,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适用于桌面计算机, Linux目前较适用于小型的网络, 而 Windows 2000 Server 和 UNIX 则适用于大型服务器应用程序因此,对于不同应用,选择适合自己的无线产品及操作系统平台 1.8 扩展频谱技术 扩展频谱(Spread Spectrum)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简称展频技术,展频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络产品是依据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ttee,即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规定的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 工业、医疗、科学),频率范围开放在902M~928MHz 及 2.4G~2.484GHz 两个频段,所以并没有所谓使用授权的限制。
展频技术主要又分为「跳频技术」及「直接序列」两种方式展频技术主要又分为「跳频技术」及「直接序列」两种方式 1.8.1 跳频技术 (FHSS) 跳频技术 (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 FHSS)在同步、且同时的情况下,接受两端以特定型式的窄频载波来传送讯号,对于一个非特定的接受器,FHSS 所产生的跳动讯号对它而言,也只算是脉冲噪声FHSS 所展开的讯号可依特别设计来规避噪声或One-to-Many 的非重复的频道,并且这些跳频讯号必须遵守 FCC 的要求,使用 75 个以上的跳频讯号、且跳频至下一个频率的最大时间间隔(Dwell Time)为 400ms 1.8.2 直接序列展频技术 (DSSS) 直接序列展频技术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是将原来的讯号「1」或「0」 ,利用 10 个以上的 chips 来代表「1」或「0」位,使得原来较高功率、较窄的频率变成具有较宽频的低功率频率而每个 bit 使用多少个 chips 称做 Spreading chips,一个较高的Spreading chips 可以增加抗噪声干扰,而一个较低 Spreading Ration 可以增加用户的使用人数。
基本上,在 DSSS 的 Spreading Ration 是相当少的,例如在几乎所有 2.4GHz 的无线局域网络产品所使用的 Spreading Ration 皆少于 20而在 IEEE802.11 的标准内,其 Spreading Ration 大约在 100 左右 无线局域网络在性能和能力上的差异, 主要是取决于所采用的是 FHSS 还是 DSSS 来实现、以及所采用的调变方式截至目前,若以现有的产品参数详加比较,可以看出 DSSS 技术在需要最佳可靠性的应用中具有较佳的优势, 而 FHSS 技术在需要低成本的应用中较占优势我们在选择无线产品时,需要注意的是厂商在 DSSS 和 FHSS 展频技术的选择,必须要审慎端视产品在市场的定位而定,因为它可以解决无线局域网络的传输能力及特性,包括:抗干扰能力、使用距离范围、频宽大小、及传输资料的大小 一般而言,DSSS 由于采用全频带传送资料,速度较快,未来可开发出更高传输频率的潜力也较大DSSS 技术适用于固定环境中、或对传输品质要求较高的应用,因此,无线厂房、无线医院、网络社区、分校连网等应用,大都采用 DSSS 无线技术产品FHSS 则大都使用于需快速移动的端点, 如行动在无线传输技术部分即是采用 FHSS 技术; 且因 FHSS传输范围较小,所以往往在相同的传输环境下,所需要的 FHSS 技术设备要比 DSSS 技术设备多,在整体价格上,可能也会比较高。
以目前企业需求来说,高速移动端点应用较少,而大多较注重传输速率、及传输的稳定性,所以未来无线网络产品发展应会以 DSSS 技术为主流 用户选购无线局域网络时需要特别注意下列的特性,以决定自己合适的产品,包括:涵盖范围、传输率、受 Multipath 影响程度、提供资料整合程度、和有线的基础设施之间的互操性、和其它无线的基础设施之间的互操性、抗干扰程度、保密能力、电流消耗情况等等 第二条 无线上网卡 2.1 无线上网卡类型 无线上网卡,顾名思义,就是不用网线的上网卡,它是目前无线广域通信网络应用广泛的上网介质目前,由于我国只有中国移动的 GPRS 和中国联通的 CDMA (1X)两种网络制式,所以常见的无线上网卡就包括 CDMA 无线上网卡和 GPRS 无线上网卡两类另外还有一种 CDPD 无线上网卡 2.1.1 CDMA 无线上网卡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无线上网卡是针对 CDMA 网络推出来的上网连接设备CDMA 允许所有的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并且把其他使用者发出的讯号视为杂讯,完全不必考虑到讯号碰撞 (collision) 的问题。
2.1.2 GPRS 无线上网卡 GPRS 上网卡是针对 GPRS 网络推出来的无线上网设备GPRS 的英文全称为“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中文含义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它是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所谓的包交换就是将 Date 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寄包裹,采用包交换的好处是只有在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 而且可以以传输的资料量计价, 这对用户来说是比较合理的计费方式,因为像 Internet 这类的数据传输大多数的时间频宽是间置的 相对原来 GSM 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 GPRS 是分组交换技术, 具有 “实时” 、 “按量计费” 、 “快捷登录” 、 “高速传输” 、 “自如切换”的优点 2.1.3 CDPD 无线上网卡 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采用分组数据方式,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无线公共网络数据通信规程它是建立在 TCP/IP 基础上的一种开放系统结构,将开放式接口、高传输速度、用户单元确定、空中链路加密、空中数据加密、压缩数据纠错和重发和运用世界标准的 IP 寻址模式无线接入有力的结合在一起, 提供同层网络的无缝连接、多协议网络服务。
CDPD 具有速度快(19.2kbps) ,数据安全性高等特点,它支持用户越区切换和全网漫游、广播和群呼,支持移动速度达 100km/h 的数据用户,可与公用有线数据网络互联互通 CDPD 特别适用于:用户点多、分布面广、移动中、短信息使用、频次密的场合目前主要应用在如下领域:金融交易、交通运输、遥测与远程监控、移动办公等 2.2 网络类型 目前,我国常见的无线广域通信网络主要有 CDMA、GPRS、CDPD 等网络制式类型 2.2.1 CDMA 网络制式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CDMA 允许所有的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并且把其他使用者发出的讯号视为杂讯,完全不必考虑到讯号碰撞 (collision) 的问题CDMA 网络是中国联通运营的网络,目前,又推出更为稳定的 CDMA 1X 网络系统CDMA 1X 是在原来 CDMA 基础上的升级,速度更快,容量更高 CDMA 1X 能给用户提供更宽的带宽,除基本业务外,还提供了无线数据业务无线数据业务包括以下服务: (1) 短消息业务:如收发短消息、话费查询、小区广播、铃声下载、LOGO 图片下载、如意呼等; (2) 无线 Internet 业务:如 WWW 浏览、WAP 浏览、收发 E-mail、FTP、移动 、信息点播等; (3) )移动定位业务:如紧急救助、跟踪服务、导航、城市地图、基于位置信息的定点内容广播、移动黄页等; (4) 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如电子银行、电子彩票、电子购票、移动付款、预定服务、移动股票交易等; (5) 移动多媒体业务:如视频点播、可视、交互式游戏等; (6) 移动 VPN 业务,银行、外企等大的集团用户还可以直接利用 CDMA 网络构建自己的虚拟专用网络。
2.2.2 GPRS 网络制式 GPRS 的英文全称为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 中文含义为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它是利用“包交换” (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基于 GSM 系统的无线传输方式所谓的包交换就是将 Date 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寄包裹, 采用包交换的好处是只有在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 而且可以以传输的资料量计价,这对用户来说是比较合理的计费方式,因为像 Internet 这类的数据传输大多数的时间频宽是间置的 相对原来 GSM 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 GPRS 是分组交换技术, 具有 “实时” 、 “按量计费” 、 “快捷登录” 、 “高速传输” 、 “自如切换”的优点 2.2.3 CDPD 网络制式 CDPD 是 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 的缩写,即蜂窝数字式分组数据交换网络,是以分组数据通信技术为基础、 利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的组网方式的无线移动数据通信技术, 被人们称作真正的无线互联网 CDPD 网是以数字分组数据技术为基础, 以蜂窝移动通信为组网方式的移动无线数据通信网。
使用 CDPD 只需在便携机上连接一个专用的无线调制解调器,即使坐在时速 100 公里的车厢内,也不影响上网CDPD 拥有一张专用的无线数据网,信号不易受干扰,可以上任何网站与其它无线上网方式相比,CDPD 网可达 19.2 千比特/秒CDPD 使用中还有诸多特点:安装简便,使用者无需申请线或其它线路;通信接通反应快捷,如在商业刷卡中,用 MODEM 接通时间要 20-45 秒,而 CDPD 只要 1 秒;终端系统分移动、固定两种,能实现本地及异地漫游 CDPD 可以支持移动上网、远程遥测、车辆调度、银行提款、无线炒股、现场服务、商业 POS 系统等等 2.3 最高传送速度 最高传输速度是指在通过无线上网卡进行数据通讯时, 所能发送或接收数据包的最高数值在我国无线广域网目前支持无线上网卡的有 GPRS 和 CDMA 1X 以及应用不很广泛的CDPD 等几种类型 中国移动的 GPRS 网络理论上支持的最高速率为 171.2Kbps(位/秒) ,这个数值是在无线环境良好、信道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的GPRS 在达到理论最高值 171.2Kbps 时,已经完全可以支持一些多媒体图像传输业务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 但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受网络编码方式和终端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不过现在用户的实际接入速度在 15Kbps~40Kbps, 在使用数据加速系统后,速率可以稳定在 60Kbps~80Kbps 之间 CDMA 1X 是联通推出的一项以无线上网为主的业务而针对此业务的 CDMA 上网卡在一般环境快的可达 153K,差不多是 GPRS 上网卡传输速度的四倍应用不是很广泛的 CDPD上网卡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 19.2Kbps 2.4 接口类型 目前,无线上网卡主要应用在笔记本上和 PDA(掌上电脑)上,还有部分应用在台式机上,所以,其接口也有多种规格常见的接口主要有 PCMCIA 接口、USB 接口、CF 接口等几类 2.4.1 PCMCIA 接口 这种类型接口的无线上网卡一般是笔记本等移动设备专用的, 它受笔记本电脑的空间限制, 体积远不可能像 PCI 接口网卡那么大 PCMCIA 总线分为两类, 一类为 16 位的 PCMCIA,另一类为 32 位的 CardBus CardBus 是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新的高性能 PC 卡总线接口标准,就像广泛应用在台式计算机中的 PCI 总线一样该总线标准与原来的 PC 卡标准相比,具有以下优势:第一,32 位数据传输和 33MHz 操作。
CardBus 快速以太网 PC 卡的最大吞吐量接近 90Mbps,而16 位快速以太网 PC 卡仅能达到 20-30Mbps 第二, 总线自主 使 PC 卡可以独立于主 CPU,与计算机内存间直接交换数据,这样 CPU 就可以处理其它的任务第三,3.3V 供电,低功耗提高了电池的寿命,降低了计算机内部的热扩散,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第四,后向兼容 16 位的 PC 卡老式以太网和 Modem 设备的 PC 卡仍然可以插在 CardBus 插槽上使用 2.4.2 USB 接口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由于其传输速率远远大于传统的并行口和串行口,设备安装简单并且支持热插拔USB 设备一旦接入,就能够立即被计算机所承认,并装入任何所需要的驱动程序,而且不必重新启动系统就可立即投入使用当不再需要某台设备时,可以随时将其拔除,并可再在该端口上插入另一台新的设备,然后,这台新的设备也同样能够立即得到确认并马上开始工作,所以越来越受到厂商和用户的喜爱 2.4.3 CF 接口 CF(Compact Flash)型无线上网卡主要应用在 PDA 等设备里面,CF 卡遵循 ATA 标准制造, 不过它的接口是 50 针而不是 68 针, 分成两排, 每排 25 个针脚。
CF 卡分为两类: Type I 和 Type II,二者的规格和特性基本相同两种型号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卡的厚度CF 卡不是硬盘那样的针型接口而是 50 针(1.27 mm)的孔型接口,因此不容易被损坏,这一设计和PCMCIA 接口类似 2.5 操作系统 GPRS、CDMA 无线上网卡等目前支持的操作系统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应用于笔记本和台式机的桌面级操作系统,主要有微软公司的 WINDOWS9X、WINDOWS ME、WINDOWS 2000、WINDOWS XP 等这类操作系统都是我们最为常用的; 另一类是应用于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个人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的便携操作系统 这类操作系统以微软公司的Windows CE、 Pocket PC和3Com公司的Palm Os,以及基于 Linux 的 EPOC 等为代表 Palm操作系统本身所占的内存极小,基于 Palm 操作系统编写的应用程序所占的空间也很小,通常只有几十 KB,所以基于 Palm 操作系统的掌上电脑虽然只有几兆内存却可以运行众多的应用程序Palm 代表性的产品有 Palm m505、Palm m500、Palm III 等。
Win CE比较倾向于集成使用,针对中国用户而言,Windows CE 的中文操作系统已经比较成熟 Pocket PC结合了 Palm OS 的优点,例如支持手写识别、单键激活菜单和动态同步以及 Win98 基于 Internet Explorer 的友好界面 Pocket PC 最大的特点是微软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使用了微软的 ClearType 技术,可以更清晰阅读显示的文字 EPOC OS是 Symbian 公司推出的一种应用于各种掌上设备的内嵌式操作系统 其操作接口简洁,可支持尽可能多的应用设备,从 Internet/Intranet 访问到与家庭、办公室环境中的其它设备的连接 2.6 WAP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的缩写,无线应用协议它是针对移动通信设备接入因特网的一套设计规范 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的第一阶段性产物 这项技术让使用者可以用之类的无线装置上网, 透过小型屏幕遨游在各个网站之间 而这些网站也必须以WML(无线标记语言)编写,其原理相当于国际互联网上的 HTML(超文件标记语言) 第三条 红外适配器 3.1 红外适配器 红外适配器是指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的设备, 一般情况下多指外置型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许多、 掌上电脑等产品都有和电脑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 除了使用常规的有线连接之外, 比较常用的是红外线连接技术 如果设备上原本就有红外线连接装置的话,那么只要经过简单的设置便可以使用了 不过一些老的电脑上并没有设计红外接口, 非但如此, 连一些新近推出的低端笔记本电脑上也没有预设红外数据传输, 这就使红外传输受到了限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红外适配器来实现当安装红外适配器后,用户的电脑便可以和其它具有红外线传输功能的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了 不过由于红外线自身的特性所决定,其无线工作距离只有 2、3 米左右,传输角度也只有 30 度 IrDA 是红外数据组织(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的简称,目前广泛采用的 IrDA 红外连接技术就是由该组织提出的到目前为止,全球采用 IrDA 技术的设备超过了 5000 万部IrDA 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其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比较成熟在通信速度方面,目前 IrDA 1.1 的最高速度标准为 4Mbps,同时在点对点通信时要求接口对准角度不能超过 30°不过尽管 IrDA 技术免去了线缆,使用起来仍然有许多不便,不仅通信距离短,而且还要求必须在视线上直接对准,中间不能有任何阻挡。
另外,IrDA 技术只限于在 2 个设备之间进行连结,不能同时连结多个设备 3.2 接口类型 接口类型指的是红外适配器产品采用什么接口与电脑连接USB 接口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电脑设备和外设之间的一种接口类型了, 它中文名称为通用串行总线, 是近几年逐步在 PC 领域广为应用的新型接口技术USB 接口具有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以及连接多个设备的特点目前已经在各类外部设备中广泛的被采用当前,USB 接口有两种标准:USB 1.1 和 USB 2.0理论上 USB 1.1 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 12Mbps,而 USB 2.0 则可以达到速度480Mbps,并且可以向下兼容 USB1.1 3.3 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两种设备之间, 通过红外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或交换时, 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指 1 秒钟)最大能够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它的单位是 bps(bit per second,比特每秒) 而当数据量较大是则会采用 K 和 M 来表示数值,即 1024=1K,1024K=1M 3.4 通信距离 通信距离是指两个采用红外线传输的设备, 最大允许相距的直线距离, 如果超过这一距离的话,将会影响到数据的正常传输,甚至根本无法传输。
3.5 功能特点 功能特点是指除了产品的主要功能之外, 还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比如说设备上的指示灯能够比较清晰的表明产品的状态;直接通过 USB 口供电,不需要外接电源等等不过这些功能特点还应该视为产品核心功能的辅助, 在设备的选购上, 还是以产品的核心功能性能为主 3.6 支持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指的是产品可以在哪些操作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工作 红外适配器的工作需要在电脑的支持下运行, 任何电脑乃至与电脑相关的产品, 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支持下都是没有办法工作的, 红外适配器也是如此 能够适用的操作系统越多, 红外适配器的适用性也就越强,能够应用的范围也就越广泛 Windows 操作系统是目前电脑最主流的操作系统,因此能够在 Windows 系统的操作系统下运行是最起码的要求而 Windows 操作系统中 Windows95 之前的操作系统,连微软自己都已经把它们抛弃了, 因此目前的产品只要能够支持 Windows98 以上的操作系统即可 (包括 Windows 98SE/Me/2000/XP 等) 当然除了 Windows 之外,各种操作系统的种类是非常多,尤其是红外适配器,在一些特殊应用行业的使用,电脑的操作系统未必是 Windows 的,因此用户在选购时一定要了解该产品是不是能够在您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下运行。
第四条 数传电台 4.1 数传电台 数传电台(data radio)是指借助 DSP 技术和无线电技术实现的高性能专业数据传输电台数传电台的使用从最早的按键电码、电报、模拟电台加无线 MODEM,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电台和 DSP、软件无线电;传输信号也从代码、低速数据(300~1200bps)到高速数据(N*64K~N*E1) ,可以传输包括遥控遥测数据、数字化语音、动态图像等业务目前使用的数据传输电台,主要有模拟电台加 MODEM、数字电台、网络图像电台等 数字电台是数字式无线数据传输电台的简称即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调制解调、具有前向纠错、均衡软判决等功能的无线数据传输电台区别与模拟调频电台加 MODEM 的模拟式数传电台, 数字电台提供透明RS232 接口, 传输速率达 19.2Kbps, 收发转换时间小于 10ms,具有场强、温度、电压等指示,误码统计、状态告警、网络管理等功能 数传电台构成图: 无线数传电台作为一种通讯媒介,与光纤、微波、明线一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提供某些特殊条件下专网中监控信号的实时、可靠的数据传输,具有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绕射能力强、组网结构灵活、覆盖范围远的特点,适合点多而分散、地理环境复杂等场合。
在很多专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电力 电气 SCADA(监控和数据采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包括发电系统、配电自动化、电量管理系统等等 适合用无线电控制的装置, 包括杆顶自动开关装置、 断路器、 电容器组等,尤其是 10 千伏变压器的监控, 其数量十分巨大, 为无线数传电台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因为点多而分散的 10KV 配变站,恰恰十分适宜数传电台的使用,这一情况在部分省市已经得到了验证 油田、煤矿 油田、煤矿等地理环境复杂油井分布较广,采用人工监控设备和数据采集十分不便,实时性差,有线传输也不方便无线数传电台是非常理想的数据传输手段,提供实时可靠的监控数据 水文监控、气象、环保水利、气象等部门需要自动采集雨量、水位、流量、蒸发量、空气质量等水文、环境参数的地方,特别适用于偏远山区、地势险要的水文站、监测点 城市水处理、集中供热等市政工程 水处理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是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自动监测仪器, 对各远端设备及水质、流量等参数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实现了水处理的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城市供热联网, 各片区热力站等逐步要求无人职守, 采用无线传输数据是理想又经济的方式 此外无线数传电台还可广泛应用于铁路监控、报警系统、现代工业设施、灌溉、森林等系统或设施中的数据传输。
4.2 频率范围 无论是发射天线还是接收天线,它们总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频带宽度)内工作的,天线的频带宽度有两种不同的定义: 一种是指:在驻波比 SWR ≤ 1.5 条件下,天线的工作频带宽度; 一种是指:天线增益下降 3 分贝范围内的频带宽度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常是按前一种定义的,具体的说,天线的频带宽度就是天线的驻波比 SWR 不超过 1.5 时,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说来,在工作频带宽度内的各个频率点上, 天线性能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造成的性能下降是可以接受的 4.3 信道间隔 信道指发射接收时占用的频率值 相邻信道之间的频率差值称为信道间隔 规定的信道间隔有 25KHz(宽带)、20KHz、12.5KHz(窄带)等 4.4 信道数量 是指同时进行数据及信号通讯的通道数量,数量越多,信号强度及通信质量越高 4.5 接口 接口是指设备连接设备进行通信时的端口,一般都是标准的 RS-232 接口也有内部扩频电台接口,或是网络数传电台使用的 10Base-T 接口 4.6 军标 军标是指设备符合美国军用规格或军事用途的标准和规范,如 MILITARY-STANDARD(MIL-STD)810C/D/E&F,即为规范中主要标准。
4.7 密封性 密封性的指标一般都是 IP54首先分析 IP54 的含义是来源于 GB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 ,第一位特征数字“5”表示:不能完全防止尘埃进入,但进入量不能达到妨碍设备正常运转的程度;第二位特征数字“4”表示:防溅水,任何方向溅水无有害影响目前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主要是指防尘、防水的等级 4.8 倒频加密 倒频加密是一种比较简单经济的加密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盗听及防泄密的功能 倒频功能(Reverse Frequency) :使用倒频功能时,对讲机或电台的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将互换,并且所设定的信令及编码和解码也进行互换 4.9 调制类型 数传电台的调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4.9.1 GMSK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 调制是在 MSK(最小频移键控)调制器之前插入高斯低通预调制滤波器这样一种调制方式GMSK 提高了数字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和通信质量 4.9.2 CPFSK 连续相位频移键控采用 CPFSK 调制方式使接收机易于实现,与 QPSK 的调制方式相比对相位稳定度要求不高, 不易受外界温度噪声的影响, 而且在信号解调处理时实现低功耗。
4.9.3 QAM 正交振幅调制QAM 是用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的幅度和相位,使载波的幅度和相位受控于数字信号,常用有 16QAM、32QAM、64QAM 等这种调制由于载波的幅度和相位都带有信息,所以它比 QPSK 方式所能传输的数码率高 4.9.4 QPSK 四进制相移键控调制QPSK 是一种四进制的相位键控调制方式,可以看成是两正交的二相调制合成把相继码元的四种组合(00、01、10、11)对应于载波的四个相位(0、±π/2、π) 4.10 时延 从发送端接收到第一个字节数据到接收端串口输出数据的第一个字节所需要的时间 数据传输延时是无线数据传输与有线数据传输的最大区别 4.11 CTS 延迟 CTS 延迟是指从 DCE(数据环路设备)收到控制信号到向 DTE(数据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时间延迟通常数传电台的 CTS 迟延为 0-255ms 可调 4.12 PTT 延迟 PTT 是“Push To Talk”的缩写,中文意思为“一键通”或“即按即说” 本质上是一种基于 2.5G 及 3G 网络的 VoIP 技术 “一键通”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数据包经过网络传输,最后再将数据包转换成语音传递出来完成一次通话,也就是以数字交换的形式实现语音通信。
和对讲机一样,一键通以半双工方式工作,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人讲话两次会话的间隔就是 PTT 延迟通常数传电台的 PTT 延迟在 0-255ms 可调 4.13 无线速率 无线速率是指设备使用的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所能支持的速率 例如 19.2k、 9.6k、 4.8k、可软件设置等几种类型 4.14 端口速率 数传电台常见的端口速率有: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bps(位/秒)以及更高的 N*64Kbps 4.15 误码率 误码率(BER:bit error)是衡量数传电台数据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通常数传电台的误码率应该 BER≤10E-6 4.16 输出阻抗 阻抗是电路或设备对交流电流的阻力, 输出阻抗是在出口处测得的阻抗 与模拟输出串联表示的等价阻抗阻抗越小,驱动更大负载的能力就越高 4.17 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标识了数传电台工作频率的稳定程度单位为 ppm(part per million 百万分比) 通常数传电台的频率稳定度应在:±1.5ppm 左右 4.18 反射响应时间 反射响应时间指发送到对方或同等设备的信号做出响应的时间,此项性能时间越短越好,单位值为 ms。
4.19 工作循环 工作循环是指设备设定的信号搜索及发送时长的范围及规定, 设备以功率数值来测定是否执行循环操作还有利用控制芯片对脉冲数进行比较判断,基本上是利用减法运算的当工作频率到达某个设定点时,设备开始停止搜索或发送信号,一次工作循环完成 4.20 占空比 占空比是指高低电平所占的时间的比率,占空比越大,电路开通时间就越长,整机性能就越高例如,美国 FCC 公司的 RFM96W 系列电台体积小、重量轻,误码率低,可靠性高,采用 UHF 波段,有多种频率可供用户选择,传输速率高达 9600bps,占空比达 100%,灵敏度达-117dBm 4.21 接收灵敏度 无线传输的接收灵敏度类似于人们沟通交谈时的听力, 提高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可使无线产品具有更强地捕获弱信号的能力这样,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接收信号变弱,高灵敏度的无线产品仍可以接收数据,维持稳定连接,大幅提高传输距离普通 11g 产品的接收灵敏度一般为-85dB,目前市面上的无线产品接收灵敏度最高可达-105dB,比普通产品提高了20dB每增加 3dB,接收灵敏度提高一倍 4.22 网络诊断 数传电台可以选用厂商提供的网络管理软件。
利用它可以远程监测,设置电台的参数,如 RSSI 接收信号强度、发射功率、电源电压、信噪比、工作温度、稳压输出等,而不必中断数据传输 第五条 无线视频 5.1 设备类型 无线视频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5.1.1 网络媒体播放器 网络媒体播放器不同于传统的软件视频播放器, 它是较新的数字媒体适配器的一种 可以用来连接各种电子设备, 从音乐录制, 视频录制到数字快照以及无线数据交换等都可以通过这种网络媒体播放器来进行传递或者工作 这种产品通常内置无线网络通信模块, 如可以通过 802.11b 网络来直接播放图片,视频的文件通过代码转换可以支持多种媒体格式 5.1.2 无线网络摄像机 无线网络摄像机是将 Web、控制软件和电子邮件等功能集于一体的网络设备接入以太网即可直接利用 PC 机进行远程监视控制它利用 IEEE802.11b 无线网络提供网络图像传输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独特、简单和经济的网络图像传输方案无线网络摄像机可进行远程管理, 通过任何一台接在互联网上的 PC 电脑都可以进行 Web 的访问和控制 利用它的影像传感器, 能自动用 E-mail 或 FTP 上传方式发送指定时间或突发事件导引的现场图像,对目标检测对象放心地进行监控。
5.1.3 无线视频监控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是无线网络技术应用最多的领域之一 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重要区域或远程地点的监视和控制,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在电力系统、电信机房、工厂、城市交通、水利系统、 小区治安等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将被监控点实时采集的视频文件及时地传输给监控中心, 实时动态地报告被监测点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无线视频监控典型应用领域: 5.2 视频输入 无线视频产品都带有多个视频输入端口, 支持多种视频输入格式 如动画 MPEG1、 AVI;静态画面 JPEG、BMP;音乐 MP3、WMA、WAV 等此外,大多数无线视频产品还支持CVBS(复合电视广播信号) ,PAL(Phase Alteration Line,逐行倒相制式) ,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制式)等制式 注:NTSC 格式每秒三十帧(30Hz) 、分辨率为 525 扫描线(行) PAL 格式显示时,每秒 25 帧(25Hz) 、分辨率为 625 扫描线(行) 5.3 分辨率 分辨率主要针对无线视频监控和无线网络摄像机而言。
对于无线视频监控,支持的分辨率主要有 Field(704x288 像素) ,CIF(352x 288 像素) ,QCIF(176x144 像素) ,SQCIF(128x96 像素) 对于无线网络摄像机,支持的分辨率主要有 160×120、320×240、640×480 像素 5.4 压缩方法 无线视频典型的压缩方法有 H.263 和 JPEG H.263 是低码率压缩算法,它可以以低于 28.8Kbps 的码率对单帧或者活动视频进行压缩解压缩一般来说,大小为 176*144(文件大小为 76,000 字节)的单帧 BMP 文件可以被压缩到少于 4,000 字节,而图像的细节损失很少,并且压缩的速度很快(10ms 内完成) 对于文件之间有关联的图像,例如活动的视频文件、变化的屏幕等,压缩比例可以高达 100倍以上,这是一般的静态压缩算法等无法比拟的 JPEG 是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 Picture Expert Group)的英文缩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和 CCITT 联合制定的静态图像的压缩编码标准 和相同图像质量的其它常用文件格式(如 GIF、TIFF、PCX)相比,JPEG 是目前静态图像中压缩比最高的。
正是由于 JPEG的高压缩比,使得它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和网络程序中例如 HTML 语法中选用的图像格式之一就是 JPEG(另一种是 GIF) 5.5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即 Modem) ,是计算机与线之间进行信号转换的装置,由调制器和解调器两部分组成,调制器是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如文件等)调制成可上传输的声音信号的装置,在接收端,解调器再把声音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接收的数字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和线就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无线视频产品大多内置调制解调器模块或无线通讯模块, 如内置GSM调制解调器模块、内置 ISDN 适配器 X.75 和 V.110、内置 IEEE802.11b 标准无线模块等也有部分产品采用外接带有 AT 命令设置的 Modem 5.6 接口 无线视频产品常见接口如下: 5.6.1 RJ-45 接口 RJ-45 接口是以太网最为常用的接口, RJ-45 是一个常用名称, 指的是由 IEC (60) 603-7标准化,使用由国际性的接插件标准定义的 8 个位置(8 针)的模块化插孔或者插头 5.6.2 RS-232 接口 RS-232-C 接口(又称 EIA 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
它是在 1970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 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 25 个脚的 DB25 连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 5.6.3 PCMCIA 接口 PCMCIA 接口分为两类,一类为 16 位的 PCMCIA,另一类为 32 位的 CardBus CardBus 是一种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新的高性能 PC 卡总线接口标准,就像广泛地应用在台式计算机中的 PCI 总线一样该总线标准与原来的 PC 卡标准相比,具有以下的优势:第一, 32 位数据传输和 33MHz 操作 CardBus 快速以太网 PC 卡的最大吞吐量接近 90 Mbps,而 16 位快速以太网 PC 卡仅能达到 20-30 Mbps第二,总线自主使 PC 卡可以独立于主CPU,与计算机内存间直接交换数据,这样 CPU 就可以处理其它的任务第三,3.3V 供电,低功耗提高了电池的寿命,降低了计算机内部的热扩散,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第四,后向兼容 16 位的 PC 卡老式以太网和 Modem 设备的 PC 卡仍然可以插在 CardBus 插槽上使用 5.6.4 S 端子 S 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频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实际上还有与其配套的亮度、色度分离器) 从其结构不难看出,它是用来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的设备 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克服视频节目复合输出时的亮度和色度的互相干扰 第六条 移动无线通信 6.1 设备类型 移动无线通信配套产品主要包括 GPRS/CDMA DTU(数传终端) 、GPRS/CDMA MODEM、短信发送设备、移动机等 6.2 网络类型 目前,我国常见的无线广域通信网络主要有 CDMA、GPRS、CDPD 等网络制式类型 6.2.1 CDMA 网络制式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CDMA 允许所有的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并且把其他使用者发出的讯号视为杂讯,完全不必考虑到讯号碰撞(collision)的问题CDMA 网络是中国联通运营的网络,目前又推出更为稳定的 CDMA 1X 网络系统。
CDMA 1X 是在原来 CDMA 基础上的升级,速度更快,容量更高 CDMA 1X 能给用户提供更宽的带宽,除基本业务外,还提供了无线数据业务无线数据业务包括以下服务: (1)短消息业务:如收发短消息、话费查询、小区广播、铃声下载、LOGO 图片下载、如意呼等; (2)无线 Internet 业务:如 WWW 浏览、WAP 浏览、收发 E-mail、FTP、移动 、信息点播等; (3)移动定位业务:如紧急救助、跟踪服务、导航、城市地图、基于位置信息的定点内容广播、移动黄页等; (4)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如电子银行、电子彩票、电子购票、移动付款、预定服务、移动股票交易等; (5)移动多媒体业务:如视频点播、可视、交互式游戏等; (6)移动 VPN 业务,银行、外企等大的集团用户还可以直接利用 CDMA 网络构建自己的虚拟专用网络 6.2.2 GPRS 网络制式 GPRS 的英文全称为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 中文含义为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它是利用“包交换” (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基于 GSM 系统的无线传输方式。
所谓的包交换就是将 Date 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寄包裹, 采用包交换的好处是只有在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 而且可以以传输的资料量计价,这对用户来说是比较合理的计费方式,因为像 Internet 这类的数据传输大多数的时间频宽是间置的 相对原来 GSM 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 GPRS 是分组交换技术, 具有 “实时” 、 “按量计费” 、 “快捷登录” 、 “高速传输” 、 “自如切换”的优点 6.2.3 CDPD 网络制式 CDPD 是 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 的缩写,即蜂窝数字式分组数据交换网络,是以分组数据通信技术为基础、 利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的组网方式的无线移动数据通信技术, 被人们称作真正的无线互联网 CDPD 网是以数字分组数据技术为基础, 以蜂窝移动通信为组网方式的移动无线数据通信网使用 CDPD 只需在便携机上连接一个专用的无线调制解调器,即使坐在时速 100 公里的车厢内,也不影响上网CDPD 拥有一张专用的无线数据网,信号不易受干扰,可以上任何网站与其它无线上网方式相比,CDPD 网可达 19.2 千比特/秒。
CDPD 使用中还有诸多特点:安装简便,使用者无需申请线或其它线路;通信接通反应快捷,如在商业刷卡中,用 MODEM 接通时间要 20-45 秒,而 CDPD 只要 1 秒;终端系统分移动、固定两种,能实现本地及异地漫游 CDPD 可以支持移动上网、远程遥测、车辆调度、银行提款、无线炒股、现场服务、商业 POS 系统等等 第七条 无线解码器 7.1 频率范围 频率范围是指无线解码器在规定的失真度和额定输出功率条件下的工作频带宽度, 即无线解码器的最低工作频率至最高工作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 Hz(赫兹) 无线解码器实际的工作频率范围可能会大于定义的工作频率范围 7.2 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标识了无线解码器工作频率的稳定程度单位为 ppm(part per million,百万分比) 通常无线解码器的频率稳定度应在:±1.5ppm 左右 7.3 信道间隔 信道指发射接收时占用的频率值 相邻信道之间的频率差值称为信道间隔 规定的信道间隔有 25KHz(宽带)、20KHz、12.5KHz(窄带)等 7.4 调制方式 无线解码器的调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一)GMSK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
GMSK 调制是在 MSK(最小频移键控)调制器之前插入高斯低通预调制滤波器这样一种调制方式GMSK 提高了数字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和通信质量 (二)(二)CPFSK 连续相位频移键控采用 CPFSK 调制方式使接收机易于实现,与 QPSK 的调制方式相比对相位稳定度要求不高, 不易受外界温度噪声的影响, 而且在信号解调处理时实现低功耗 (三)(三)QAM 正交振幅调制QAM 是用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的幅度和相位,使载波的幅度和相位受控于数字信号,常用有 16QAM、32QAM、64QAM 等这种调制由于载波的幅度和相位都带有信息,所以它比 QPSK 方式所能传输的数码率高 (四)(四)QPSK 四进制相移键控调制QPSK 是一种四进制的相位键控调制方式,可以看成是两正交的二相调制合成把相继码元的四种组合(00、01、10、11)对应于载波的四个相位(0、±π/2、π) 7.5 数据接口 无线解码器常见接口为 RS-232 端口RS-232-C 接口(又称 EIA 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它是在 1970 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 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
它的全名是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 25 个脚的 DB25 连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 7.6 接口速率 无线解码器常见的接口速率有: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bps(位/秒)以及更高的 N*64Kbps 7.7 接口校验 无线解码器接口的常见校验形式有奇校验和偶校验 奇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 1 的个数必须是奇数,若非奇数,则在最高位 b7添 1如: 1 0110,0101 0 0110,0001 偶校验规定:正确的代码一个字节中 1 的个数必须是偶数,若非偶数,则在最高位 b7添 1如: 1 0100,0101 0 0100,0001 奇偶校验能够检测出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部分误码(1 位误码能检出,2 位及 2 位以上误码不能检出) ,同时,它不能纠错在发现错误后,只能要求重发但由于其实现简单,仍得到了广泛使用 7.8 天线阻抗 天线阻抗指含有电阻、 电感和电容的天线电路里, 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 单位Ω (欧姆) 。
常见的天线阻抗为 50Ω或 75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