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片区教研的问题与对策.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55962680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6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片区教研的问题与对策    连忠友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福建省浦城县城乡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各乡镇在教研、动力、资源、质量等方面明显不平衡2014年,浦城县开展“片区教研”的新模式,它丰富和发展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研讨、共谋发展”的教育教研内涵,在校际间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全县以城区五所学校为龙头校,实行以强校带弱校,实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带动乡镇中小学的教研活动,使校与校之间,彼此增进了了解,整体提升了教研水平3年来,各片区有声有色地开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浦城县的教研水平但随着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笔者也发现,当前浦城县各片区教研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思考了一些对策问题一:“功利性”色彩浓厚为了鼓励各校教师积极参与片区教研活动,教育局决定,所有在片区教研活动中上公开课的教师都将获得由教育教学研究室与进修学校颁发的证书,视为一节县级公开课但久而久之,产生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一是公开课数量多有的片区甚至出现一天内排4~8节课,只好放在两个教室同步开展二是参与的积极性高在制订计划时,各片区学校都争着推送自己学校的课,尽可能想多推送几节课在片区进行展示三是执教者结构不合理。

      各片区选送的课60%都是由中老年教师执教,甚至很大一部分是学校领导班子,而年轻教师及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只能是“望洋兴叹”了为何会出现以上的各种怪象呢?究其原因是各校把片区教研当作一次评职的机会,执教者大部分带着“功利性”来上课,目的都是为了一张县级公开课的证书对策:完善教研制度片区教研要想长期良性健康地开展下去,就必须要有制度的规范,而这些制度,必须体现“以师为本”的理念如,可规定一次片区教研活动中的课,既要有青年教师锻炼的课,又要有新秀型教师成长期的课,以及骨干教师示范型的课,从而促进各层次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另外,片区教研课以“3+2”节(3节公开课+2节点评课)为最佳效果只有教中有研,寓研于教,才是真正的教研活动问题二:“领导者”参与过多许多校领导热衷于参加各片区活动,每个片区搞教研,学校的三五个领导都要亲临“指导”评课活动开始后,校领导的典型性发言占去了一大半时间然后是几位教师代表所谓的“典型”发言再然后又是县一级领导的讲话如此一来,本来就少的评课、议课时间被领导讲话占去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试想想,这样的教研又有何意义?这样的教研又如何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呢?对策:教师成为主角一些教师本着学习、交流的态度来参与片区教研,可是发现每一次在评课、议课这一环节当中,领导都是主角,自己反正也没有展示的机会,于是也就在听完课后不去反思,静悄悄地做一个旁观者。

      所以,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片区教研活动参与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主体,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成为发展的主体学校要本着“以师为本”的理念,让教师成为真正的主角只有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学校教研工作的整体水平才会有所提高问题三:教研话题散乱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片区教研的意义但目前浦城县各个片区教研活动,还只是单纯由各校推荐几位教师来上公开展示课,展示完后大家聚在一起进行评课、议课这种教研课属于无目的地上,而评课、议课时,大家也只是针对单节课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一些评课者做“老好人”,于是评课就出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这种评课如蜻蜓点水,即使指出问题,也只是轻描淡写,没有围绕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对策:聚焦一个话题教研需要有核心的话题,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笔者认为,各片区开展活动不能没有目的,每一次活动都要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上完示范课后,评课、议课也要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之后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共识所以,开学初,各片区都要召开一次研讨会议,确定本学期各片区教研的主题只有这样整体规划,才能体现教学研究的长期性和前瞻性另外要注意的是,每次片区教研活动必须依据当时学科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确立主题,以体现教学研究的阶段性和针对性。

      确定了研究主题后,各校要以书面形式告知教师,这样执教者才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备课、上课,每位参与研讨的教师也才能结合执教者的课例进行点评,且主题集中,避免评课的无目的问题四:专业引领不够片区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研讨,甚至平庸化据调查研究显示,85%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最想得到的帮助是专业研究人员或教研员的指导可见,教师对于有人际互动的、有针对性的、有过程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教研员的指导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可目前浦城县进修学校小学语文专职教研员只有2个,数学更只有1个,普遍存在人力配置不足的问题再者,县教研员大量的工作是应对各种行政事务,因此,要在全县每个片区教研活动中深入学校进行有效指导,可能不太现实结果造成各片区的教研活动“研”出的结果没有深入,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就课论课”对策:资源整合,完善指导模式既然片区教研适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我们可以探索新型教研方式,对全县的资源进行整合,组成一个“导师团”,即由“教研室—学科工作室—片区—学校”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模式片区教研时,可由片区龙头校牵头,邀请“导师团”及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参与。

      通过教研员的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与授课教师结对互助等方式,进行课例、案例研究评课、议课时,进行现场对话交流、答疑解惑,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的作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样的模式,既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又能给片区学校送去“源头活水”问题五:经验教训束之高阁三年来,发现很多片区的教研搞得还是有声有色,评课、议课活动也组织得较科学,很多经验或案例具有典型性,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但可惜的是,很少有学校专人负责对这些有价值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往往只看到记录员把这些观点或经验记录在本子上,活动一结束,這些东西就成了后面检查的材料,甚至有些成了“历史档案”这样的片区教研只是流于一种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其结果是搞了一整天,最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实在可惜!对策: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其实,科学的教研活动的最高境界是组织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产品的管理要想充分发挥教研出的结果的实践价值,学校负责人要对这些文化产品进行科学归类、整理,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评课、议课的过程,都可以进行录像、录音,并把相关评课发言或提纲加工处理后,编辑成册,对于评课、议课时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可以由点到面进行推广,也可以由片区学校形成小课题由浅入深进行推广。

      对于值得吸取的教训,可以选择相同内容或相似内容的课,由其他教师再上课,然后再进行评课、议课,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总之,要想片区教研开展得有声有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县级各行政部门,以及进修学校等各部门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措施,将片区教研活动做实、做深,这样才能实现全县教师的整体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水南中心小学 本专题责任编辑:庄严)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