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金华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8页浙江省金华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论语?述而第七》记录说,孔子捕鱼用钓竿而不用网,用带生丝的箭射鸟却不射杀巢宿的鸟材料反映了孔子保障生态的策略是A.克己复礼B.中庸之德C.礼法并施D.敬而远之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体现了孔子的生态资源节用和持续性的观点,分析选项内容可知,“中庸之德”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符合题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礼法并用”是荀子的主张;D选项错误,“敬而远之”是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参考答案:C考察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从“……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要防止出现西方国家类似的社会问题,必须要防微杜渐,实行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故本题选C项材料中没有说明中国工商业不发达就不能实现民生主义,因此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民族民主革命的问题,因此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问题,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也不是孙中山这一时期的革命目标,因此D错误 故应选C3.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A.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C.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参考答案:A“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规定了礼乐制度的目的是相亲相敬,从而通过宗族来稳定社会的作用,故A正确;突出社会等级的分化是分封制,故A错误;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C错误;风俗同一化显然说法绝对,故D错误4. 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参考答案:D宋明理学。
依据所学宋明理学为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教义的新儒学,可见应该为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与法家主张无关,所以选D5. “中国古代文明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文中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主要是指A.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B.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C.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D.中国的古代发明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火药帮助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故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B项正确四大发明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进步,四大发明只是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外部因素,A项错误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但不是欧洲近代化的开端,C项错误中国的古代文明只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外部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6. 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参考答案:D7. 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B.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个代表”C.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D.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参考答案:D8.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包括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③社会动荡不安 ④拓跋部经济文化发展落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9.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表达出来。
其含义是A.它没有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B.它是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D.他们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因此恩格斯的这句话是指“文艺复兴”这个名号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故A项错误,C项正确文艺复兴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但这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和题干内容不符,故B项排除D项表述与题意相反,排除1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这些主张A.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B.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C.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D.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参考答案:D材料反映二人强调西方科技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即西方科技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以此说明中国学习西方科技也是理所当然,从而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故答案为D项这种对中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排除A项;B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因此不能反映已超越“中体西用”的范畴,排除C项。
11. 鸦片战争时期,研究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广泛使用世界地图,如《海国图志》共收地下图幅,《瀛寰志略》有地下图幅该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A.政府重视对世界地图的研究B.世界地图均以中国为中心C.部分士人有一定的世界意识D.史地著作被社会普遍接受参考答案:C广泛使用“世界”地图足以证明部分士人是有一定的世界意识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部分士人重视对世界地图的研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地图均不再以中国为中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未被普遍接受只是被部分士人接受,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广泛使用“世界”地图说明有一定的意识12.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 A.古代散文的发展 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C.世俗画的出现 D.明清小说的出现参考答案:A13. 历史学家指出: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的革命问题,邓小平理论阐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但二者的思想精髓是一致的这反映出( )A.二者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二者在理论上都具有前哈性C.毛泽东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 D.邓小平理论更具有指导意义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影响【名师点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4.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张“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进入先进的欧洲,B、D本身说法错误而A跻身于世界强国是在明治维新后通过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实现的,故排除欧洲的先进表现在其政治制度、经济、思想的先进答案为C15. 抗战以前,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只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与工人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04%和7.34%;到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
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是:A.改变中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现象B.改变地方经济分割的现象C.改变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D.建立起独立的西部工业体系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容易误选C抗战时期工业企业西迁,改变了以前东南沿海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的布局,工业结构常指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三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改变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16.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 A.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改变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守旧势力对西方文化的抵触 D.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参考答案:B17.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分析说明财政匮乏而枢密院所管辖的兵很多,人民困乏而管理财权的三司确有较多的财富,这体现了各个部门效率低下,但加强了皇权,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信息可知这与宋代“二府三司制”的特点相符,故A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加强,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8. 下列法律条文与“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出自同一部法律的是 A.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B.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C.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D.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参考答案:B由“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可知,题干内容出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A项中内容出自美国1787年宪法;B项内容出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项内容出自英国《权利法案》;D项内容出自《德意志帝国宪法》19.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