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治安管理概述.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623518
  • 上传时间:2017-08-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3.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1/2017,1,第一章 治安管理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治安管理的概念、本质和特征,了解我国治安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增强做治安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重点和难点: 了解治安管理的概念、本质和特征掌握我国治安管理的规律和特点11/1/2017,2,主要内容,第一节:治安管理的概念 一、“治安”的涵义 古代意义的“治安”有两层涵义: 一是指稳定国家的政治局势、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防止内哄 二是指安定民众,缓和阶级之间的冲突,维持正常的社会民生,防止社会动乱,保持久远的社会安定 现代意义上的“治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1/1/2017,3,广义的治安:即一般所说的社会安定,它特指在阶级社会中符合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并由其法律法规的一种社会秩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社会治安是一个法律概念 (二)社会治安是一个政治概念三)社会治安有特定的内容与范围 狭义的治安,就是治安行政管理(这是我们要研究的) 二、治安管理的概念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11/1/2017,4,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治安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行为(二)治安管理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行为(三)治安管理是由国家公安机关实施的行政管理行为四)治安管理是依法公开实施的行政管理行为,11/1/2017,5,第二节 治安管理的本质,国家的本质及其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治安管理作为国家警察机关管理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活动,它的本质是:体现统治阶级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意志的组织管理活动 主要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治安管理的本质由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治安管理,则是为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所需要的社会治安秩序服务的,是体现人民意志的工具11/1/2017,6,二、治安管理的权力由统治阶级的权力机关所规范 我国治安管理的权力由国家权力机关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早在1986年9月5日通过,1994年修改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都有明确规定2005年8月28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认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11/1/2017,7,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的规定第八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监护人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治安管理部门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案件时,具有行使警告、罚款、拘留、没收、约束、传唤、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等权力 治安管理的权力是实现治安管理目标的基本保障,从治安管理权力渊源也可以证明,治安管理的 本质分为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11/1/2017,8,第三节 治安管理的基本特征 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和组织活动它具有不同于国家其他行政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活动的特点 治安管理的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 一、管理措施的特殊强制性所谓强制,是指用政治和经济等力量强迫压制实行 1、间接强制 代执行执行的方式 执行罚 2、直接强制 3、强制征收,,,11/1/2017,9,特殊表现在: (一)治安管理拥有各种强制手段如警告、罚款、拘留、约束、传唤、没收、禁止、取缔、盘问、检查、交通管制等其中有些手段是其他行政部门不具备的。

      如: (二)武器警械的使用权,具有明显的武装性质,其他部门也是不具备的二、管理主体的武装性 我们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武装性既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属性,也是治安管理的基本特征11/1/2017,10,三、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治安管理的内容是由治安管理的范围和对象所决定的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控制;既有对场 所、行业、地域的管理,又有对治安案件、治安事件、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查处 (一)对人的管理广泛、长久、复杂) (二)对物的管理种类多、范围广、危险性大) (三)对地域、场所、行业的管理地广、复杂、繁华 (四)对治安案件、事件、事故的预防和查处11/1/2017,11,四、管理活动的社会性 《人民警察法》第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我国的治安管理工作依靠人民群众施行,实行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发动社会各界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 就目前我国城乡普遍组建了治保会、联防队、帮教组织和其他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开展治安联防、 看楼护院、治安巡逻、社会帮教、调解纠纷等治安预防活动11/1/2017,12,,,第四节 治安管理的历史渊源 治安管理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向前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已初步形成了不完整、不系统的治安管理体系只是治安管理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但有些管理模式对现代治安管理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中国古代的治安管理 (一)中国奴隶社会的治安管理 主要是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总的特点是治安管理职能萌发的阶段,末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出现了初步的职能分工,但还没有专门的治安管理机构,治安管理的职能寓于军事、司法、刑事等职能之中11/1/2017,13,二、中国近代的治安管理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治安管理 主要是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历时两千多年,主要特点是,在奴隶社会的基础上其机构和职能有了一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区别于一般行政机关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治安工作,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系统但由于封建社会长期实行警政合一、军警合一的体制,始终没有形成完全独立于行政、军事部门之外的治安管理体系,因而可以说在我国古代“有治安管理之实,而无治安管理之名”一)满清末年的治安管理 戊戌变法以后,逐步建立起专门的警察机构中央设立巡警部、各省设立巡警道、州县设巡警暑11/1/2017,14,(二)北洋军伐统治时期的治安管理 中央内政部掌管全国警察事物, 各省设警察局,市设警察厅,州县设警察事务所,形成了较完整的治安管理系统。

      三)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治安管理 中央内政部掌管全国警察事物,所属警政司负责全国治安管理省市区设局、分局、派出所 (四)人民民主政权区域的治安管理 1931年,临时中央政府内务部设立民警管理局,省设民警分局,城市设民警所三、现代的治安管理:(一)现代西方国家的治安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交通工具的变新,信息量的剧增,随之而来的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也越来越突出,为了适应这种复杂的治安形势和对付日益严重的犯罪活动,西方各国都普遍加强了警察机构,增加了警员,强化了治安管理主要具有五个特点:,11/1/2017,15,1、大规模增加警力,提高警察部门对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 美国警察总数占人口的比例为28人/万 英国警察总数占人口的比例为26人/万 法国警察总数占人口的比例为 27人/万 德国警察总数占人口的比例为28人/万 意大利警察总数占人口的比例为35人/万 (中国香港28人/万,中国所占比例最多的是广东、深圳和珠海其他省份50年代规定是农村万分之三,城市万分之五,现在平均也只有万分之十左右11/1/2017,16,2、推进警用科技手段现代化建设,大力更新警用武器装备。

      (1)普遍使用先进的交通工具,在治安管理中扩大和加强警察的巡逻区域和机动能力 (2)普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使治安管理的组织指挥立体化 (3) 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使治安管理和犯罪情报信息处理自动化 (4)大力更新警用武器装备,提高治安管理和对付犯罪的威慑力3、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发动民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所谓社区警务战略:就是指立足社区,实行警务与民众的合作,通过警察的服务密切警民关系,增强民众维护社区治安的参与意识,使民众和社区各种社会组织协助警察防范和打击犯罪,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11/1/2017,17,,4、重视警察的教育训练,不断提高警察的素 严格警察的招募制度 加强警察就职前的正规教育训练 注重警察在职教育训练 5、组建特种警察部队,以应付紧急治安事件二)新中国的治安管理 从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治安管理无论从体制、管理的手段、方式、方法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健全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1/1/2017,18,1、建国初期的治安管理。

      49年--53年)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治安管理53年--56年)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治安管理57年--65年) 4、“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治安管理66年--76年) 5、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治安管理78年以后)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1) 治安管理机构逐步发展完善 (2) 治安管理走上法制轨道 (3)治安管理加快现代化进程 (4)治安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员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11/1/2017,19,思考题: 1、如何理解治安管理的概念? 2、治安管理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我国新时期治安管理的特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