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docx
20页xx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1、总则1.1目的1.2对象/适用范围1.3名词解释1.4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和原则1.5流动性风险偏好2...2..2...2.3...3.2、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5.2.1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5..2.2组织架构和职责.5.3、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1..0..3.1风险识别1..0.3.2风险计量和评估.1..2.3.3风险监测1..5.3.4风险报告1..7.4、流动性风险缓释和控制1..8..5、流动性风险限额.2..0.5.1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和限额类型.2.0..5.2制定限额的基本依据.2.0..5.3限额的分解和传导.2..0.5.4限额的监控和报告.2..1.5.5限额的调整.2..1.6、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2.1.6.1内部控制基本要求.2..1.6.2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评价.2.1.6.3内外部审计和检查.2..2.6.4信息披露.2..3.6.5绩效与薪酬管理.2..3.7、附则.2.4..1.1 1、总则目的为进一步健全xx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证本行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以及新的监管标准等,并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1.2对象/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xx表内外各项资产负债业务所涉及的流动性风险和其他风险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以及从事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相关部门、机构和相关岗位工作人员1.3名词解释1.3.1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1.3.2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1.3.3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1.3.4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1.4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和原则1.4.1管理目标通过建立适时、合理、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XX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推动XX的持续、健康运行1.4.2管理原则统一管理、科学量化、全员参与、动态预防、审慎管理,确保本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
1.5流动性风险偏好1.5.1流动性风险偏好的含义流动性风险偏好是在统一的风险偏好和整体风险容忍度范围内,根据XX的发展战略、风险管理能力、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确定的流动性风险承担水平1.5.2XX流动性风险偏好xx实施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即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平衡收益水平和流动性水平,保持适度流动性,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本行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确保本行的安全运营和良好的公众形象1)定量指标正常情景下,必须保持适度的备付头寸以应付客户的提款和资产增长的资金需求,超额备付金比率不得低于5%;保持适度的流动性资产储备,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25%;90天内的累计流动性缺口率不得低于-10%自身事件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情况下,xx必须保持至少一个月的生存期,即要采取各项措施确保一个月内的累计流动性缺口必须大于0;流动性覆盖率必须大于或者等于100%;净稳定资金比率必须大于或者等于100%2)定性指标xx在引入新产品、新业务,建立新机构、新业务部门前,在可行性研究中需充分评估其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并严格履行相应的准入标准,确保潜在流动性风险能够充分识别和有效管理1.5.3流动性风险偏好重检和调整。
xx需根据发展战略、股东回报要求的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定期重检流动性风险偏好;风险管理部原则上应每年开展一次流动性风险偏好重检,并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或其授权的风险管理以及关联交易控制管理委员会报告相关情况各资金供需部门(机构)和资金管理部门应基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或增加回报要求,提出风险偏好调整建议;总行风险管理部对调整提议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意见,经高级管理层审核后报董事会或其授权的风险管理以及关联交易控制管理委员会审批2.1 2、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xx流动性风险采用相对集中的流动管理模式,在确保有效控制总体流动性风险水平的同时,对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流动性水平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并确保遵守各有关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总行制定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限额,各分支机构在统一的政策和限额体系下实施流动性风险的管理2.2 组织架构和职责xx建立与流动性风险特点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董事会风险管理及其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其下设的资产负责管理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2.2.1董事会职责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职责,并就流动性风险管理向股东负责。
其具体职责:(1)审核批准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2)审核批准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重要政策与程序、流动性风险限额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3)监督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体系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适当管理和控制;(4)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关于流动性风险水平和相关压力测试的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和潜在转变;(5)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6)决定与流动性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内容;(7)根据内部审计的结果,督促高级管理层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策略、政策和程序;(8)授权下设的董事会风险管理及其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履行以上部分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能,获得授权的委员会应当定期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2.2.2监事会职责监事会(监事)负责对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2.2.3高级管理层职责高级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1)根据银行总体发展战略测算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2)根据批准的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程序、限额,其中重要的策略、政策、程序和限额需提请董事会或其授权的风险管理及其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批后执行;(3)根据批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程序和限额,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组织实施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并定期将测试结果向董事会或其授权的风险管理及其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汇报,推动压力测试成果在战略决策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4)充分了解并定期评估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向董事会或其授权的风险管理及其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定期汇报银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时汇报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或潜在转变;(5)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工作;(6)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并提请董事会或其授权的风险管理及其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批;(7)识别并了解可能触发应急计划的事件,并建立适当机制对这些触发事件进行监测;8)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并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相对独立性,特别是要独立于从事资金交易的部门;9)授权其下设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履行以上部分相应职责,获得授权的专门委员会应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提交有关报告。
2.2.4总行风险管理部职责总行风险管理部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承担日常流动性风险的分析和评估、预警、风险提示以及危机时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包括:(1)起草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并提请高级管理层或其授权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审定;(2)负责日常流动性风险分析和评估工作,并适时对相关支行或部室存在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警和风险提示,提出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措施建议;(3)设计具体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情景、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并将压力测试结果向高级管理层报告;(4)当发生流动性风险触发事件或情形时,及时启动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对流动性风险事件进行应急处理;(5)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应急演练;(6)负责提交流动性风险分析报告,包括压力测试报告和应急演练情况的报告,并按照规定向监管部门报告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7)开发并逐步完善具体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模型和压力测试信息系统,并协助开发、维护和管理相关流动性风险信息管理系统2.2.5总行其他部门或分支机构2) (1)总行计划财务部负责具体流动性风险计量方法、模型和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实施工作以及全行资金供需分析、预测、计划和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流动性基础数据和报表,按照规定向外部金融监管部门报送流动性风险监测基础数据或报表;总行资金营运部负责全行资金业务的营运,在资金头寸不足或出现流动性危机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资金或对外融资补充资金头寸;总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明确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评价考核机制,将各分支机构或主要业务条线形成的流动性风险与其收益挂钩,从而有效地防范因过度追求短期内业务扩张和会计利润而放松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总行稽核部负责定期审查和评价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将内部审计结果直接报告董事会或其授权的风险管理以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监管部门。
适时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审计报告;分行应指定具体部门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并在本政策规定的框架下履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责,执行总行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政策要求3、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3.1风险识别3.1.1流动性风险识别是指各分支机构、总行各业务管理部门、流动性风险管理部以及其他职能管理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利用经验或借助各种定量方法与工具,对银行某一情况或事件“是否构成流动性风险,以及是什么要素或原因带来流动性风险”进行判断的过程3.1.2流动性风险识别类型流动性风险识别包括日常流动性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重大流动性风险事项的识别3.1.3重大流动性风险事项的识别各分支机构、总行各业务管理部门以及其他职能管理部门应当密切关注日常流动性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防范其演变为重大流动性风险事项在发生重大流动性风险事项时,需按照xx流动性风险重大事项报告管理程序的规定向总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部和外部监管部门报送流动性风险重大事项报告3.1.4总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部对全行流动性风险信息和因素进行汇总,并实时监控3.1.5流动性风险因素的识别,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1)内在流动性风险① 流动性状况超额备付金比率、流动性比率、核心负债依存度、存贷比率、流动性缺口率等流动性风险指标的水平和变化趋势;到期日错配和现金流缺口情况;流动性风险指标与同业、内部限额和监管指标的比较水平。
② 资金来源资金来源规模的稳定性;资金来源的集中度;资金成本;大额资金的流动;零售存款流失;负债加权平均期限;获取长期融资的可能性;进入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或获取其他资金来源的可能性③ 资产流动性资产增长情况和集中度;流动性资产的数量和质量;流动性资产构成和市场价值;流动性资产二级市场的容量和广泛性;可动用流动性资产及资产变现可能性;抵押品证券化④ 其他内在流动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