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1.doc
19页密级: 学号: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培 养 院 系: 专业学位名称: 论 文 作 者: 指 导 教 师:天津大学3月30日摘 要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煤炭工业的健康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文章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信息技术的高效实用性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预测与防治各类事故的发生 ,为煤矿公司实现安全和谐 高产高效、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发明良好的运营环境核心词 :安全生产 ;和谐社会 ;信息技术 abstractSafety management work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health of the coal industry remained stable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was a proactive determin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people and the practicality of effici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effectiv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accidents, to coal enterprises implement secure harmony and high-efficiency, health,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Safety; harmonious socie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目 录第一章 引 言 3第二章 导 论 42. 1 国内煤矿公司信息化建设整体落后 42. 2 生产能力增长与生产管理方式落后的矛盾 52. 3 对生产运营系统的新规定 5第三章 国内煤炭公司信息化现状ﻩ53.1 国内煤矿信息化现状ﻩ53.2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5第四章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规划ﻩ74. 1 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构思ﻩ74. 2 信息化建设实现的功能ﻩ8第五章 安全生产信息化应具有的功能 95. 1 办公自动化 95. 2 管理信息系统ﻩ9第六章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作用ﻩ10第七章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 107.1、安全信息化管理目的ﻩ107.2、集团公司安全管理体系 ﻩ117.3、信息化安全模块输入原则 117.4、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 127.5、使用权限设立 13第八章 结 语 14参照文献 : 14第一章 引 言 信息化是当今国内工业化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性,全面结识工业化、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信息化,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内现代化发展实际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进入20世纪下半叶之后,世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一场新的全球性的产业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实现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和迅速发展,必须转变老式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结合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措施,对公司经济构造和管理模式进行战略性调节信息化是实现煤炭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煤炭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增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精拟定位,“五化并举”(即工业化、信息化、城乡化、市场化、国际化)、“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新战略、新思维,反映出对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关系在结识上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抓住了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发展、紧密依存的逻辑本质 现实让我们苏醒地看到:我们不也许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再信息化的老路但没有发达的工业就没有信息化,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本和前提;同理,没有高度发展的信息化就没有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有力支撑和倍增器 9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代表,并刊登了重要发言。
这是一件意义重要、影响深远的大事,是国内煤炭工业和安全生产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煤炭工业现代化象征着国内整个工业的现代化,这固然是一种非常艰巨的任务总理的话,既对煤炭工业现代化寄予厚望,又反映出煤炭工业是发展的瓶颈,寓意深刻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指引思想应当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按照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定,以建设形成节省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构造、发展方式为目的,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引、面向需求、深化应用、广泛覆盖的原则,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与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及有关产业现代化加速融合为重点,整合、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推动信息化和煤炭工业现代化又好又快地发展21世纪公司信息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信息化已成为公司效益高下 事业成败的核心 国外重点煤矿大都建立了计算机网络与网上应用系统 ,在这些网络的基本上研发建立了生产调度 安全管理、煤炭运销 物资供应 资金结算 医疗管理 住房基金管理等系统 这些系统与公司转机建制和强化 管理紧密结合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结合国内煤炭行业现状 信息化建设限度 人员构造素质等状况 ,以山东肥城矿业集团集团为信息化建设平台 ,提出切合实际 切实可行的生产安全信息化建设设想 。
第二章 导 论2. 1 国内煤矿公司信息化建设整体落后 从整体状况来看 ,目前国内煤炭行业信息化水相对较低 ,信息技术应用不平衡 ,部分重点国有煤矿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高 ,大部分煤矿信息技术应用十分落后 ,由于煤矿长期粗放经营和国家在煤矿 信息技术应用上投入局限性 ,合用于煤矿的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产品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非常单薄 ,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保障较为脆弱 ,这在一定限度上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2. 2 生产能力增长与生产管理方式落后的矛盾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 ,煤炭需求量的不断 炭公司特大安全事故的屡屡发生 , 攀升 ,近期国内煤煤炭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步伐急需加快 如何从根 形势仍然严峻 ,其特点是重特大事故频发 ,瓦斯事故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隐患问题 ,成为煤矿采掘业现代化进程的重中之重 由于受老式筹划经济的束缚和市场经济剧烈竞 争的冲击 ,加之煤炭生产加工过程受水 、 瓦斯、火、煤尘、顶板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目前国内煤矿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其特点是重特大事故频发 ,瓦斯事故不断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煤炭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
老式的煤矿安全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安全管理滞后于生产管理 ,安全工作手段滞后于科技发展水平 ,其重要因素是 : 2.2.1 对安全生产管理结识的被动性 人们对各类事故无法从本质上去结识 ,对事故的发生规律无法掌握 ,在安全管理中也就无法充足发挥人的积极性 积极性与发明性 ,只能悲观被动的去适应和服从作业环境 ,只能简朴 片面 粗浅地采用局部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2.2 安全生产管理手段 技术的制约 在安全信息管理上 ,信息收集 解决分析 传递等所有过程均为人工操作 ,局限性大 ,时效性差 ,容易发生人为失误 ,主线无法实现及时 精确 高效的信息传递和有针对性的管理 2.2.3 老式管理受工作措施的影响较大 由于缺少现代技术支持 ,人们无法从系统 辩证的角度去简朴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而无法分析安全问题 ,解决安全问题 ,只能采用局部的 、做到从各类信息去预测 预报安全问题 2. 3 对生产运营系统的新规定煤炭开采的自然条件逐渐恶化 ,煤矿开采“五大灾害 更加突出 对生产运营系统提出了新的规定 :一是保证生产任务 勘探开发建设任务的完毕二是尽量减少吨煤成本 ;三是完毕各类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组织协调指挥 。
为了作好煤炭生产平常管理 ;突发事件解决 ;生产中的产运销协调 ;生产保障辅助系统管理 ;生产过程和成本监控 ;生产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 ;老式管理措施已不能适应煤炭生产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生产运营指挥系统必须摸索新的思路 第三章 国内煤炭公司信息化现状3.1 国内煤矿信息化现状1.1 煤矿安全监控监测 据调查,至10月末,全国已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装备的低瓦斯矿井12882处,安装率为83.0%其中原国有重 点煤矿已安装537 处,安装率为98.2%;国有地方煤矿已安装1181处,安装率为86.5%;乡镇煤矿已安装11164处,安装率为82.0%目前绝大多数高瓦斯矿 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都装备了监控系统起步较早的黑龙江省以及山西,安徽 、河南、吉林、河北、重庆、江苏、新疆9个省区市,已经实 现了省内或者产煤市县范畴内的联网ﻫ 1.2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ﻫ 目前,国内常用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有如下几种一是KJ4监测系统,已在70多种矿井推广使用了100多套,覆盖面积 较广,二是KJ95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三是TF200频分复用型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能集中、持续、远距离监测多种环境参数 工况状态,系统监测实时性好;四是 HI—MASS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采用工业现场总线构成的井下环境及 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山西省3970个应实行集中监控的矿井 中,目前已有95%的煤矿完毕了监测监控系统建设,90%以上煤 矿分别实现了省(区)、市、县,矿(集团公司)4级联网运营ﻫ 1.3 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系统事实上是指多种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涉及煤矿井上、井下的通信系统,煤矿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工业电视监测系 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重要借助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目前,该系统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从高到低,呈现出 大型煤矿高于中型煤矿、而小型煤矿 普遍较低的规律国内许多矿井采用语音通信和数字通信,国外生产的漏泄通信可以 传播语音、数字和图像,但图像传播的性能尚有待于提高 国内开始使用的漏泄通信效果较好,宽带漏泄通信系统最大提 供32路全双工话音/数据通信和16路单向模拟视频通信,实现了煤矿多种信号 的综合网络传播ﻫ 目前,国内已有40多种煤矿采用基于PHS的矿井无线通信系统有条件的煤矿建立了KJ28工业电视系统,发展了多媒体调 度室装备ﻫ 1.4 煤矿安全综合自动化系统ﻫ 20近年来,国内通过自主与协作开发,已研制成功了多套安全综合自动化系统重要有:主运送系统的遥测遥控、井下排 水系统的遥测遥 控、通风系统的遥测遥控、供电系统的遥测遥控与遥调、煤流计量、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等。
ﻫ 现已有多座矿井采用100 M或1000 M工业以太网构成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网络传播平台多种生产监控系统均架构在这个统 一的平台上,形 成各自的逻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