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针灸治疗湿疹.docx
4页中医针灸治疗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多形性皮疹,成片状或弥漫状,倾向于湿润部位,对称性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搔痒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其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三类中医学按发病部位及其特点而有不同名称,浸淫遍体,滋水极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的称“血风疮”,发于婴儿面部的称“奶癣”,发于耳部称“旋耳疮”,发于手部的称“病疮",发于阴囊部的称“肾囊风”,发于下肢弯曲部的称“四弯风”其发病原因多为湿热侵袭肌肤或血虚有热,生风化燥,肌肤失于濡养所致急性以湿热为主,慢性多兼血虚由于本病发于肌表,部位多较局限,早在六十年代中,就已试用皮肤针治疗,疗效颇令人满意近十余年来,应用穴位注射、针刺、电针等,不仅能治疗各类急慢性湿疹,对一些顽固性的阴囊湿疹也有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临床观察还证实,针刺或穴位注射可以使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提高这可能是针针灸治疗本病的机理之一辨证】湿疹急性者可见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出结痂并存初起为密集的点状红斑及粟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疱疹,很快变成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点状糜烂面瘙痒不能忍受,影响睡眠亚急性湿疹为急性湿疹迁延而来见有小丘疹兼少数疱疹和水疱,轻度糜烂,痒感较剧烈。
病程可经数周而愈或转为慢性慢性湿疹由亚急性湿疹转变而来,也可一发病即为慢性者患部皮肤粗糙、增厚、触之较硬、苔葬化,常有色素沉着,抓痕,间有糜烂,渗出,血痂及鳞屑,病程较长,可延至数月或数年之久1 .湿热证急性者湿疹多见丘疹红肿、糜烂、浸淫成片,瘙痒不堪,或伴有身热,大便秘结,小禳短赤,苔黄腻,脉弦数2 .血虚证慢性者湿疹多见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皮疹色淡,增厚,脱屑,呈苔葬样变,间见搔痕色素沉着、血痂,伴有头昏唇淡,肢软乏力,舌淡,脉弦数治则】湿热证以清泄湿热为主,对湿重者,佐以健脾化湿取手阳明、足太阴、督脉经穴为主针用泻法血虚证宜养血润燥,取足阳明、太阴经穴为主,针用补法治疗】穴位注射(之一)(一)取穴主穴:分2组1、足三里、曲池;2、长强二).治法药液:第一组穴用维生素Bi2(0.1毫克)注射液;第二组穴用非那根(12.5毫克)加维生素Bi(50毫克),主要用于阴囊湿疹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第一组穴每穴注射入药液1毫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二组穴,将药液全部注入长强穴,3日1次,2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以上述第一组穴治疗50例顽固性湿疹,结果显效以上占84%,总有效率达96%;第二组穴治疗顽固性阴囊湿疹35例,结果治愈2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
一般而言,以病程短者效果佳体针(一)取穴主穴:湿疹点二)治法先找寻湿疹点,令患者背向光亮处,在背部仔细寻找出低于皮肤,灰色发亮,针头大,散在的小点,此即湿疹点找到后,用左手拇、食、中指捏提皮肤,右手持一寸长的毫针,直刺该点,进针七、八分,小儿可浅刺,进针后提插二、三下,快速出针不留针,每次可针10〜15个湿疹点每日或隔日1次另可配合服用维生素C200毫克,异丙嗪50毫克,强的松10毫克(小儿酌减),每日3次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476例,治愈433例,治愈率达90.9%电针(一)取穴:主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皮损区(下同)二)治法以酒精消毒皮损区后,毫针由皮损边缘刺入皮下组织,针的方向与皮面平行,针刺数目按每块皮损大小不同,用2〜6根不等然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20次/分,强度可逐渐增大,至病人感觉适度为止每次电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三)疗效评价共治疗慢性湿疹26例(内包括神经性皮炎患者),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穴位注射(之二)(一)取穴主穴:分2组1、曲池、足三里、肺俞、三阴交、血海;2、箕门二)治法第1组穴用于治疗全身性湿疹,每次选2穴,交替按顺序轮用。
用10毫升注射器,先抽2.5%拘檬酸钠注射液0.6毫升,再抽患者自身静脉血液6毫升,立即摇匀,得气后注入所选穴位每周1次为一疗程第2组穴用治阴囊湿疹,双箕门穴交替选用,以当归注射液于得气后注入,注毕艾灸15分钟每日1〜2次,20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共治疗全身性湿疹46例,痊愈4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7%;阴囊湿疹42例,有效24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1%耳针(一)取穴主穴:分2组1、肺;2、对耳轮(耳廓区域)配穴:神门、内分泌、交感二)治法第1组穴和配穴用毫针刺法,每次取1-3穴先将浸湿3%硫酸锌的衬垫紧贴于皮上,依次接电极板,盖以塑料布并用胶布固定术者将毫针刺入耳穴,接通直流电针仪,负极接耳针,正极接极板;治疗15分钟后,交换极性,再治疗5分钟,日1次,6次为一疗程第2组用刺血法,双侧均取,用左手固定施治之耳廓,使对耳轮部充分暴露,用右手持钢笔式紧握{10}针(或三棱针)针柄,按对耳轮弧形切线的垂直方向,用针头于对耳轮轻轻划割,长度小于5毫米,划痕间距2毫米,使之微微出血,再用消毒棉覆盖创面,约3〜4小时后去掉,血痂待其自然脱落三)疗效评价以第1组7n65例,痊愈45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3.8%;第2组治疗12例,全部治愈,痊愈率达100%。
刺血〔一〕取穴主穴:肺俞、委阳〔二〕治法令患者取俯卧位,暴露后背上部和双腿先以三棱针点剌肺俞,然后挤压穴区出血,即在其上拔罐之后,再点剌委阳出血加罐每穴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共治手部顽固性湿疹38例,痊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皮肤针(一)取穴主穴:大椎、膀胱经线(大杼至白环俞段)配穴:血海、风市、阿是穴二)治法主穴必取,配穴酌加,慢性患者应加阿是穴令患者取俯卧位或端坐位,以皮肤针自上而下弹剌,重点为背腰段,叩剌强度中等,至皮肤潮红为度穴区可在直径25Pxm内反复叩剌至潮红阿是穴可从外向内围剌,法同上每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共治40例,临床痊愈2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马淑然教授认为:一、湿疹以湿、热、风、毒、瘀为基本病机关键湿疹是临床容易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症状虽然表现为皮肤肌表之疾,但内与脏腑经络气血息息相关,外与风、湿、热邪有关,所以中医湿疹辨证应全身与局部并重,内服外洗、表里相兼、脏腑经络气血并调由于湿疹诱发因素较多,所以还应防止相应的诱发因素临床分型虽有湿热,脾虚湿胜,血虚风燥之分,但往往诸证相兼,诸型交错,但总以湿、热、风、毒、瘀为基本病机关键。
二、纯中药内服、外用综合治疗湿疹疗效好针对湿疹病机关键湿、热、风、毒、瘀,采用活血解毒、燥湿清热、祛风止痒的内服药“湿疹脱敏汤”系列,外涂“止痒汤”,内外结合治疗湿疹,疗效显著每1个月一个疗程,大多患者1-3个疗程治愈,病重日久者3-5个疗程治愈不再复发中药治疗湿疹,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深受广阔患者信赖三、纯中药与针灸并用可以缩短湿疹疗程中药内服和外用以调节脏腑和局部功能为主,针灸以调节经络为主,二者结合,则可以使脏腑、经络并调,因此,在服药和外治同时配合针灸或耳穴压豆法,会进一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四、湿疹患者的衣食住行也至关重要由于湿疹容易复发,并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日常护理非常重要患者应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注意调护,以减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存在异常,皮肤对外界物质高度敏感,所以要选择全棉质地、宽松、透气性好的衣裤,尽量不穿丝、毛织品或人造纤维服装;贴身衣物最好不带颜色,去除衣物商标,以减少刺激;洗衣后要多漂洗去除肥皂、洗衣粉、香料等残留物 对于湿疹患者来说,吃刺激性食物或“发物”可使病情加重,因此发病期间或平时应忌食海鲜、牛羊肉、公鸡、鲤鱼、鸭、鹅、榴莲、菠萝、芒果、香菇、竹笋等腥物、发物以及煎、炸、烧、烤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湿疹患者一般都存在脾胃虚弱问题,过于生冷的食物要禁食,饮料也要慎重选择,特别是含有酒精的饮料可明显加重湿疹患者的瘙痒症状有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令人体难以分解,如牛奶、豆类等,应少吃为佳湿疹患者绝大多数存在脾虚湿热的表现,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患者在饮食中酌加健脾、清心火的中药进行食疗,可多项选择用冬瓜、蔗米、红豆、鱼腥草、炒黄连、山药等煲汤住湿疹表现为皮肤渗液或干燥,遇热或者遇冷时瘙痒不适感均会加重,所以居住环境首先温度、湿度要适宜,室温以25c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另外,建议不养宠物,不铺地毯,经常除尘因为尘蛾、毛、皮屑等及易引发或加重过敏反应,加重病情家中尽量防止使用空气清新剂行不要让阳光直晒着患湿疹的地方等;可适当锻炼身体,但需注意减少汗液分泌刺激,建议运动后马上洗澡另外,不去花草树木过多的地方,可以明显减少过敏病者亦应防止各种刺激皮肤的因素,例如搔抓、用磴性强的肥皂或过热的水洗浴五、中药治疗湿疹是可以根治的,但要有一定疗程中药和针灸医治的重点不是仅把外表的皮肤病症消除,而是要彻底改变体质,因此医治需要一定的时间,并非一两个星期便能速效此外,病者需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吃药初期瘙痒症状可能会加重,这是因排毒反应所致,不过,这只是复原过渡期的短暂反应,无须过虑,待一定时日后症状会自然减轻直至痊愈。
・中药内治法:1、急性湿疹:多属湿热,皮疹是以红肿、水泡为主,宜清热泻火,凉血祛湿,方用龙胆泻肝汤或消风散加减(当归10g生地10g防风10g蝉蜕10g知母10g苦参10g胡麻仁10g荆芥10g苍术10g牛分子10g石膏30g甘草10g木通3桅子10g黄苓10g)2、亚急性湿疹:多属“脾虚夹湿”,皮疹是以潮红、落屑为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桅子、木通、肉桂、甘草〕加减3、慢性湿疹:多属“血燥”型,皮肤会变得粗糙、肥厚,外表有抓痕、血痂,肤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皮肤干而不湿宜养血祛风,活血润燥,方用四物消风汤〔防风6,蝉蜕6,荆芥6,知母9,甘草6g,木通6,苦参9,地黄9,当归9,石膏12,黑芝麻9,牛芽子9,苍术9〕加减各期湿疹均配合有不同的外治汤液外涂・中药外治法:急性湿疹外用苦参30g土茯苓30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紫草30g黄苓30g黄连30g黄柏30g水煎外涂亚急性湿疹外用苦参30g土茯苓30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丹参30g水煎外涂慢性湿疹外用苦参30g,地黄30g,当归30g,地肤子30g水煎外涂•饮食调养:湿疹患者应防止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建议湿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有助于湿疹的痊愈^•生活调摄:防止生活节奏过快,防止精神过度紧张〔本文内容转自网络,转载仅作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学习文档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