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整word)(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修改版,推荐文档.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59358010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㈠数的世界知识点: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 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二)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偶数和奇数的定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 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奇数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或5的倍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奇数或 偶数补充知识点: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 0 的数既是 2的倍数, 又是 5 的倍数㈢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3 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的倍数 同时是 2和 3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 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3的倍数 的数,既是 2的倍数,又是 3的倍数。

      同时是 3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 0或 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3 的倍数的数, 既 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同时是 2,3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 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3的倍数的数,既是 2 和 5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6的倍数的特征 :既是 2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的数9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 9的倍数, 这个数就 是 9 的倍数㈣找因数知识点: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运用乘法 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 本身㈤找质数知识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 质数一个数除了 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 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 2, 5, 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 数2, 5, 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 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 看有没有因数7, 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 就能肯 定这个数是合数。

      如果除了 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㈥数的奇偶性知识点:运用“列表” “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通过“列表” “画示意图”的方法会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 岸”的规律能够运用上面发现的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二奇数偶数X偶数=偶数 偶数X奇数=偶数 奇数X奇数=奇数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㈠比较图形的面积知识点: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 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 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补充知识点: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㈡地毯上的图形面积知识点: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 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 图案的面积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 所求的面积补充知识点: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㈢动手做知识点: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 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 三角形的底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 梯形的底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 顶点的对边重合。

      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二角形形一条边上的咼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㈣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就是 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X高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 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 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补充知识点: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㈤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知识点: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底乂高+ 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 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 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 * 2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补充知识点: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 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

      ㈥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知识点:梯形面积 =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 形的高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 2=底x高* 2=(上底+下底)x高*2如果用 S 表示梯形的面积, 用 a 和 b 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用 h 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 2 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补充知识点: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 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 是.相.同.的..第三单元《分数》㈠分数的再认识知识点: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㈡分饼(真分数与假分数)知识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112 3像2、4、3、4,…这样的分数叫作 真分数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 分数值小于3 3 5 9像2、3、4、4,…这样的分数叫作 假分数。

      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于 1像21, 51这样的分数叫作 带分数特点: —4 5 成的;分数值大于 1带分数的读法:21读作:二又四分之一4★补充知识点: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㈢分数与除法知识点:被除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花矿(除数不为0)分数的分母不能是 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 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所以分母也不能是 0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 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㈣分数基本性质知识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规律,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 质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 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 变的分数㈤找最大公因数知识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 大公因数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 方法:1、 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 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补充知识点:其他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 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 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 最大公因数3、 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 14、 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5、 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6、 短除法偶数与所有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 ; 一个数与它的的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本身㈥约分知识点:理解约分的含义: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1像3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 1 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 简分数掌握约分的方法: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 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补充知识点: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