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好用.docx
4页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学校是教育的最基本组织形式,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校园稳定,教育部门制订了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为学校安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一、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学校安全观念学校具有决策权、领导权和管理权,负有校园安全责任中小学学校应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办学理念,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确立安全意识和“人人参与、全员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中小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包括:1. 安全管理工作机构的设置与规定2. 学校安全工作职责、制度与流程3. 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训学校安全工作的目标中小学学校的安全工作目标是,“确保校园和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师生健康安全、财产无损失”的目标,以学生和教职员工安全为核心,兼顾社会影响学校安全特点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的特点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隐患,管理需要精细化、专职化、规范化和科技化,灾害事件及时响应、处置,不断提高应急与防范能力二、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机制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机制需要建立在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
学校应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包含机构编制、职责分工、制度规定、工作流程、人员配备、培训等环节同时,学校领导应始终关注学校的安全,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责任界定,严格执行并经常进行检查安全管理工作机构的设置与规定中小学安全工作机构主要由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保卫部门和各班级安全员组成学校安全委员会是普通中小学安全工作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防范措施、应急措施和处理安全事故等工作学校安全工作职责、制度与流程学校安全工作职责主要有:制定、贯彻、监督和检查中小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制定一系列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监测、评估、预警和报告学校安全工作情况学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工作流程,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训学校应当逐渐实现安保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发展路径,建立一支由学校和社会专业人员组成的教育安保工作队伍,并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安全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安保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三、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的常规措施学校基础防范中小学学校应严格落实进出校园的管理,门卫岗亭可以通过门禁系统对进出人员进行检查应开展城市化、城镇化建设等工作,在校园内安装监控、报警、逃生设备等,建立学生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相关制度。
疏散预案中小学学校应制订灾害事故疏散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练习教育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应与学校配合,建设灾害事件应急救援网络学校协调各方力量,及时实施疏散预案,并保证学生、教职员工、家长的生命安全安全执勤中小学学校应制定安全执勤制度,建立安全接警、报告、回应、处置等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种安全问题,确保校园内安全无恙四、中小学学校安全工作的建设方向安全技术管理的建设中小学学校安全应注重安全技术管理的建设,包括安全技术设备的购置和更新,设备管理与维护,设备管理制度、文档的规范制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进行技术维护等工作安全文化建设中小学学校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完善校园安全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学校应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安全管理的教育意识,使安全成为全体师生行为的自觉要求和生活方式师生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中小学校师生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是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方向学校应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并对教职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建立良好的校园安全管理氛围中小学校安全工作是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是保证学生和教职工安全的重大任务。
中小学校应切实加强学校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水平,使学校的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管理同时,社会各界也应注重对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共同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