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铬酸钾教案模板.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10887037
  • 上传时间:2017-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2.2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 案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 授课章节 第四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P:102~103题 目 铬酸钾指示剂法 授课时间 30 分钟教学目的1.了解铬酸钾指示剂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铬酸钾指示剂法的:标准溶液,指示剂,适用范围,3.掌握铬酸钾指示剂法,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测定卤素化合物的含量教学重点 1、铬酸钾指示剂法标准溶液,指示剂,适用范围,反应原理,滴定主要条件教学难点 1、铬酸钾指示剂法滴定原理2、铬酸钾指示剂法滴定主要条件教学方法1、 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2、 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3、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8 月 15 日教 学 内 容25、 老师发挥辅助学生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8 月 15 日教 学 内 容3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等内容1、复习旧课:1.滴定分析法的分类:2、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沉淀滴定法的条件: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2.反应速度大且能定量完成;3.吸附现象不影响终点观察4.有适当指示剂指示终点;3.银量法: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的沉淀滴定法。

      Ag++c1-→AgCl ↓(白色)Ag++SCN-→AgSCN ↓8 月 15 日教 学 内 容4引入新课:铬酸钾指示剂法(一)基本原理 铬酸钾指示剂法是指在中性溶液中,用 K2Cr04 作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液滴定氯化物或溴化物的方法其反应为: 滴定反应 Ag++c1-→AgCl ↓(白色) 指示终点反应 2Ag++CrO42-→Ag 2CrO4↓(砖红色) 终点时,稍过量的 Ag+立刻与 CrO42-反应,产生砖红色的Ag2CrO4 沉淀,即到达终点 (二)滴定条件1,指示剂的用量加入铬酸钾指示剂的用量应当控制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恰好生成砖红色的 Ag2CrO4 沉淀为宜[CrO42- ]太大,终点提前, CrO42-黄色干扰[CrO42- ]太小,终点滞后加入铬酸钾指示剂的用量可根据溶度积常数进行计算 :[Ag+]×[Cl-]=Ksp(AgCl) =1.56×10-10 mol/L[Ag+]=[Cl-]=Ksp(AgCl)1/2 =1.25×10-5 mol/L[Ag+]2×[CrO42-]=Ksp(Ag2CrO4)=1.1×10-12mol/L[CrO42-]=Ksp(Ag2CrO4) / [Ag+]2 =7.1×10-3 mol/L实验确定:加入铬酸钾指示剂的浓度以 5×10-3mol/L 为宜,通常在每50ml-100ml 总反应液中加入含量为 5%的铬酸钾指示液 1~2ml。

      教学过程8 月 15 日教 学 内 容6教学过程 2、溶液的酸碱度: 在中性或弱碱性中进行(PH 6.5~10.5)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CrO 42- ]浓度降低,导致终点推迟不能在强碱溶液中进行:形成氧化银黑色沉淀,影响观察,多消耗硝酸银,3、不能在氨碱性溶液中进行:Ag 2CrO4 和 AgCl 与 NH3 反应生成[Ag(NH3) 2]+使沉淀溶解,终点推迟4、滴定时应充分振摇:防止吸附作用生成的卤化银沉淀吸附溶液中的卤素离子,使溶液中卤离子浓度降低,以致终点提前而引入误差因此,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 铬酸钾法不适用于测定碘化物及硫氰酸盐,因为 AgI 和 AgSCN沉淀更强烈地吸附 I-和 SCN-,强烈摇动达不到解除吸附(解吸)的目的5、消除干扰离子凡是能与 Ag+和 CrO42-生成微溶化合物或配合物的阴、阳离子,都干扰测定,应预先分离除去或掩蔽 练习巩固:1、下列离子能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的是( )A、Cl- B、Ag+ C、SCN- D、I-2、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溴化钠含量时,铬酸钾指示剂用量过多将产生()8 月 15 日教 学 内 容7A、正误差 B、负误差 C、使终点变色敏锐板书设计第 3 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一、复习沉淀滴定;银量法2、铬酸钾指示剂法铬酸钾指示剂法法滴定液:硝酸银(AgNO 3)指示剂:铬酸钾原理: 终点前 Ag++c1-→AgCl ↓(白色) 终点时 2Ag++Cr042-→Ag 2Cr04↓(砖红色)滴定条件1.指示剂的用量:[CrO42-]为 5×10-3mol/L2、溶液的酸碱度:在中性或弱碱性中进行(pH6.5~10.5 )3、消除干扰离子4、滴定时应充分振摇:防止吸附作用测定对象:氯化物、溴化物8 月 15 日教 学 内 容2教学反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