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儿童武术套路教学模式.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9783941
  • 上传时间:2021-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3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儿童武术套路教学模式 张玉茜++王国志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大计,是国之兴旺的根本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儿童武术教学中常用的“注入式”、“启发式”、“情景”和“小群体”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根据儿童少年身体发育阶段性特点的不同,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便对教学工作作出相应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谨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与创新意识;教师应注意教学模式的选用,正确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儿童武术 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G85:A:1004-5643(2015)01-0062-041 前言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沃土上开出的一朵绚丽之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技击术,更是一种文化产物在新时代的今天,武术作为体育文化来说,因其自身特有的显著优势,不仅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并且蕴含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了国人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武术教学也逐渐在体育运动中兴盛起来,尤其是在儿童体育教学中应用广泛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深度探析儿童武术套路的教学模式,加以分析并进行合理教学运用,有利于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有利于武术套路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有利于中华武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推广与传播。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通过对儿童(主要针对6-12岁正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武术套路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儿童自身发展规律,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苏州大学图书馆以及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查阅大量有关儿童体育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文章提供理论支撑2.2.2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和其他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最终得出结论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武术套路与儿童在教学中的相互契合3.“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分析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是6-12岁的儿童,即正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对新奇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年级越低、年龄越小其连续注意稳定性也越低,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尤其是体育教学的难度对于武术套路的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义要有效的传授武术套路的相关知识,所以研究合理有效的武术套路教学模式在儿童这一群体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3.1.2武术套路的特点分析武术文化深邃内敛、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具有显著的优势。

      就武术项目本身而言,优势是明显的,武术的本质特点和优势即是以技击为核心兼具艺用、体用和德行等功能于一身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因此,从比较整个体育体系的体育项目而言:武术优势是指武术所发挥出的其它体育项目所不可比拟的特殊功能、价值和意义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而言,武术套路内容丰富多变,有众多拳种林立,另有“刀枪棍剑”等多种器械演练形式,又有单练、对练、多人演练之分,这能大大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提高儿童学习兴趣,增加儿童求知欲,以此较好地达到学习目标内容丰富的武术套路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具有较高的契合点对儿童进行武术套路的教学,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还可以促进儿童道德修养,使之能尊老爱幼、以礼待人,继而都可以成长为新时期的翩翩少年3 2对武术套路教学模式的探析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击、健身的技艺,更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现象,是经过千百年锤炼而形成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对学生进行武术教学,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意识、思想品德教育、人格素质培养等各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武术教学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富有民族特色内外兼修”是武术教学的核心。

      注入式”、“启发式”、“情景”和“小群体”等教学模式是儿童武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儿童自己对武术产生兴趣,循序渐进,以一种快乐的方式学习武术而“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所以,对儿童的多种武术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这对儿童的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2.1传统武术套路的教学模式武术套路自起源始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公孙大娘舞剑器”等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武术套路的表演而武术套路的传统教学则是非常严格的,一般都是先进行拜师才能学到技艺,而且必须经过相当长的磨练才能真正学到关于武术套路的技击功法届时,师父会进行言传身授的教学模式,多是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技艺的授受加之先前的“江湖世界”中又有众多武术门派林立,分门别类所导致的现象便是:习武者被分为多种派系,不同派系所传授的“功夫”也大相径庭,如“峨嵋派”的“七星拳”、“少林寺”的“罗汉拳”等,皆有不同的演练形式及功法特点且众多拳种的传承具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说。

      这些传统武术套路传承的特点直接导致了众多拳种的流失,武术发展至今,显然已经经过了改革与创新,“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了,这无疑增加了武术的受众人群,更有利于武术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如今,武术不仅进入了科学殿堂,成为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全民健身计划与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使更多的人投身其中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武术学习浪潮中,我们更应该认真地去研究武术套路教学的特点及规律,这对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及增强同民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2.2“注入式”教学模式“注入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传统,也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武术套路的教学中,“注入式”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先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看到、了解动作的运行路线及演练风格,继而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在旁提示、纠正,以求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也就是说,“注入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问内学习动作以达到掌握动作的目的endprint虽然“注入式”教学模式能在较短的时问内达到教学目标,但因此教学模式在教学运用中常常带有“教条主义”,在教学中刻板、机械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动作的学习、死板的记忆,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注入式”教育模式的研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存在着众多不足第一,教学主体的本末倒置从事教育的人肯定都知道,在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注入式”教学模式中,在“教与学”这一层关系上,学生却沦为了教学的“配角”,被看作是教学中的客体,导致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过分强凋教师的主导性,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学目的的刻板教条在“注入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仅仅是为了教而教,单纯的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并不注重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学生的智能培养、心理情感的培养、个人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不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第三,教学方法的强制灌输在前文中也提到了“注入式”教学的方法,即教师先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看到、了解动作的运行路线及演练风格,学生在教师的提示、纠正下进行练习,这是一种“强制”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给予学生点拨、启发及诱导,而是过分强调知识的注入学习长此以往会逐渐磨灭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儿童个性的解放与发展第四,教学内容选择的缺失因“注入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的运用中,没有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启发及诱导,提供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缺乏其潜在的意义及迁移的生成能力,这就导致了学习内容的枯燥乏味,使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内容,不可能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也不能对知识加以灵活运用。

      第五,师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在教学中,因是教师一方面强制进行知识的灌输注入,就导致了教师的主导性,即处于领导地位,而学生则为被迫接受者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尤为重要,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一种授受关系,但所传授的个体是活泼的儿童,所以不能让他们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人格上师生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不能过分重视个人的领导地位,而忽略学生的个体情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注入式”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学主体的本末倒置、教学目的的刻板教条、教学方法的强制灌输、教学内容的难以迁移以及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这种教学思想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而成为束缚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桎梏与枷锁恩格斯对欧洲中世纪的教育进行过尖锐地批判:‘学校流行着一种非常可怕的背书制度这种制度半年的时问就会使学生变成一个傻瓜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更针对传统‘注入式教学的瘤疾发出了‘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同的强烈呼声所以,在儿童武术套路的教学模式中,并不建议采用此种教学模式3.2.3“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对“启发式”教学模式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观点,“启发式”教学,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自愿、自觉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实质在于教师能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

      其具体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提供指导和帮助,其目的在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发现并挖掘出学生学习的潜能,拨开云雾,指点迷津,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智力的发展充分结合,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第二,从“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其重点是要求教师能准确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递进、步步分析,最后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其教学现象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主体与客体、认知与非认知的统一第三,“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制造放松、欢乐的学习气氛,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轻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思考,愿意思考,喜欢思考创新学习的前提在于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学习的科学性与学生心理逻辑的统一第四,“启发式”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知识的传授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其中情境教学法和逐步归纳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两个教学方法步骤简单,学生理解、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身心及生理特点有选择的采用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第五,对于教师而言,“启发式”教学能充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邓小平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明确方向,教师只有不断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启发式”教学模式历史悠久,我国最早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方法中的一株常青藤,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3.2.4情景教学模式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良好发展的双边教育活动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在宽松的课堂氛围,新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运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是教师们教学的必然选择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周边地理环境、教学设施、语言描述等为学生设置场景或还原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轻松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运用情景教学模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创设情景须充分与教材相结合。

      教材是运用所有教学方法的基础,是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