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网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措施.doc
28页配网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措施 配电工程安装部份 一 基础施工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危险源 危害结果 预控措施 1 爆破 雷管、炸药爆炸伤人 人身伤害 爆破作业应按“爆破安全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专人管理和操作,做到帐、卡、物相符 2 混凝土预制构件 砼杆堆放不符合要求 其他伤害 砼杆堆放的地面平整、坚实,杆段下面设支垫,两侧用木楔掩牢,堆放高度不超过三层 3 预制基础安装 施工人员未按规定操作 人身伤害 1. 作业人员不得随吊件上、下 2. 吊件临近坑口,下方不得有人;找正时,站在吊件侧面 3. 选用符合使用要求的工机具 二 人力运输及焊接 1 人力运输 人力装卸重大物件无措施 道路不符合要求 工机具使用方法不当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其他伤害 1. 装卸重大物件时,必须采用相应措施,并按规定执行 2. 装卸注意防滑、防物件滚动伤人,轻搬轻放,不得乱丢乱放,严禁野蛮装卸 3. 事先明了道路障碍物状况 4. 修整山区公路,以满足抬运重大物件的要求。
5. 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必须设立专人指挥,步调一致,同起同落 6. 使用工器具前认真检查,应牢固可靠 7. 笨重物件装卸用跳板的强度、搭设角度,应符合要求 8. 用滚筒托运笨重物件,滚筒添放人员应站在物件的侧面,不得戴手套;遇有松软土质时应铺设走道拖拉钢丝绳的内侧严禁有人 9. 雨雪后抬运重大物件,应有防滑措施 10.人力运输钢筋混凝土电杆,应绑扎牢固,统一指挥,严防滚动伤人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危险源 危害结果 预控措施 2 气焊 焊接时,气瓶距离不够 气瓶保管不当 气瓶运输不当 操作错误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火灾 1.氧气瓶和乙炔瓶的距离一般应大于5m,距明火不得小于10m 2.气瓶必须拧紧瓶帽,禁止暴晒 3.氧气瓶、乙炔瓶的存放保管,应遵守相关规定严禁烟火〞等安全标志 5.按要求轻装轻缷,当心摆放,严禁抛摔和滚碰撞击 6.氧气瓶、乙炔瓶不得与易燃物易爆物、油脂或油污物品同车运输危险品〞等安全标志 8.点火时先开氧气阀,后开乙炔阀,嘴孔不得对人;熄火时顺序相反。
9.发生回火或爆鸣时,应先关乙炔阀,再管氧气阀 3 电焊 电焊机接地不可靠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伤害 可靠接地,电焊机导电裸露部分装设防护罩 电焊机转移或故障时,未切断电源 电焊机倒换接头、转移工作地点或发生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 三 杆塔组立 1 方案确定 交底 没有实地考察 施工方案没有交底 倒杆事故 1. 施工负责人到现场确定施工方案 2. 确定方案时,应充分合计立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3. 杆位特别或地形困难时,施工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做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施工技术措施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 4. 依据现场状况制定起吊施工方案,并严格交底 2 施工准备 工器具以小代大或使用有缺陷的 物体打击、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 施工前对照作业指导书检查使用规格,特别检查工器具的连接可靠性及转动灵活性 起重工器具有缺陷 起重伤害 按规程定期进行检测、试验和检查,保证合格 3 排杆 无人指挥,砼杆滚落;地形坡度大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 施工现场统一指挥、统一协调 2. 随时注意用木塞固定混泥土杆。
3. 地形坡度较大,使用钢丝绳、角铁桩等工具,做好措施,可靠锚固杆身,防止滚动和滑动必要时专人看守 4. 人员不得站在滚动杆前方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危险源 危害结果 预控措施 4 立杆 不按抱杆措施施工 起重伤害 倒杆事故 1.在立杆施工时,应按已批准的措施施工 2.使用抱杆立杆时,总牵引地锚、抱杆头部中心、制动地锚三点应在一条直线上抱杆应受力均匀,不得左右倾斜 人字抱杆,一侧抱杆脚下陷 人字抱杆根部应水平,采用防滑、防陷安全措施 未作冲击试验 1. 杆塔头部起吊离地约0.8米时,应停止起吊进行冲击受力试验,检查各项系统是否正常 2. 必须检查牵引地锚制动地锚拉线地锚受力状况,受力不正常时,须将杆塔放回地面处理完毕后再进行起吊作业 3. 严禁在异常状况下持续起吊 撤去叉杆和拉线 无拉线电杆,只有在杆基回填土夯实完全牢固后,才可以撤去叉杆和拉线 调整拉线 杆上有人时不得调整拉线 拆掉临时拉线 禁止在所有永久拉线安装好以前,拆掉临时拉线 在起吊物垂直下方停留或通过 起重伤害 施工前利用班前会进行安全提示,重点强调不得站在吊物下方或在吊物下方通过,现场强化监督。
5 高空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不符合作业要求 高处坠落 1、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高处作业着装不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鞋,正确佩戴安全帽 高空作业不正确使用安全带 高处坠落 1、地面设安全监护人,及时提醒、监督其系好安全带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安全带(绳)必须拴在牢固的构件上,并不得低挂高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绳)是否拴牢 作业人员随意抛扔工器具、物件等 物体打击 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绑牢;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掷 高处作业转移位置失去保护 高处坠落 1、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保护,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 2、作业人员上下铁塔应沿脚钉或爬梯攀登在间隔大的部位转移作业位置时,应增设临时扶手,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 3、攀登无爬梯或无脚钉的砼杆必须使用登杆工具多人上下同一杆塔时应逐个进行严禁利用绳索或拉线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 4、在霜冻、雨雪后进行高处作业,应采用防滑措施。
四 架线施工 1 施工准备 架线前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起重伤害 触电等 架线前对各施工队进行认真的安全技术交底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 架线前未检查工器具 起重伤害、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等 1、现场施工人员使用工器具时要认真检查确认,不合格严禁使用 挂瓷瓶时施工人员在垂直下方作业 起重伤害 安全监护人随时提醒大家不得在吊物下停留或通过,防止物体打击 地锚、尤其是转向地锚或临时地锚的埋深不够 起重伤害 地锚的埋设应由安全员监督检查,地锚坑的深度和回填时夯实都要符合技术交底要求 2 交叉跨越 未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人身伤害、触电 必须对跨越物高度、跨越位置、施工难度等,制定出相应施工方案,报上级批准,征得运行方同意,履行规定手续 搭设的跨越架未设置支杆或拉线,支杆或拉线设置不够 物体打击 跨越架同排立杆每6~7根应设剪刀撑,每隔2根立杆应设一支杆,跨越架两端及中间应设顺线路方向拉线 2 交叉跨越 搭设的跨越架与带电体安全距离不够 触电 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的安全距离搭设,监护人必须随时检查搭设状况,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必须马上整改。
跨越架搭设与拆掉 高处坠落 1、安全员应随时检查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必须将安全带系在牢固的构件上 2、现场有专人负责观望来往车辆,并随时检查架杆是否放在道轨上,在道轨旁堆放的架杆距轨道中心应大于3m并有防止滚动的措施 3、必须指定专职监护人,明确工作负责人 4、拆掉跨越架应自上而下逐根进行,架材应有人传递,不得抛扔;严禁上下同时拆架或将架体整体推倒 5、重要和特别跨越架的搭拆应由施工技术部门提出搭拆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3 停送电及放紧线作业 放导线时跨越架没有专人看护 起重伤害 触电等 放线时跨越架要派专人监护,防止风大等原因使导线偏离越线架;导线受力后松回时偏离越线架,落在被跨越电力线上造成集体触电或其他事故 带电线路的停电施工,未按要求进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就盲目工作 触电 按《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要求办理工作票,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未经许可严禁作业,一旦汇报送电严禁再次登杆作业 张力放线时,对重要跨越的监护力度不够 起重伤害 张力放线过程中,要强化牵张段内的跨越架、电力线路、交通要道、居民区、学校四周等处的安全监护力度,做到通讯畅通,指挥统一,设立警戒标志,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处理被刮住的导地线时,作业人员站弯的内侧用手推拽,展放余线站在圈内或线弯的内角侧 物体打击 其他伤害 处理被刮住的导地线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弯的外侧并用工具处理,严禁用手推拽展放余线的人员不得站在圈内或线弯的内角侧 4 挂线 操作不当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 挂线前,具体策划工器具配置 2. 过牵引时,专人监视地锚,状况异常及时处理 3. 挂线完毕后,必须缓慢放送,同时观察杆塔受力状况,有异常状况必须进行处理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危险源 危害结果 预控措施 5 附件安装 工器具、安全用品未检查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附件安装前,对工器具、安全用品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附件安装时有感应电 触电 附件安装前工作人员作业前挂好保安接地线 导地线附件安装完成后身体没脱离导地线就拆临时接地线 触电 导地线附件安装完成后,在拆掉临时接地线时,应先将身体脱离导地线,然后再拆掉临时接地线,先拆导线端后拆接地端 6 拆掉线路 未加设临时拉线 拆掉导、地线无保护措施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 解除停电线路导地线时,须在相反方向延长线上加设临时拉线,防止电杆倒杆,铁塔变形。
2. 拆掉导、地线后对导地线采用保护措施,防止磨损 五 电缆敷设 1 沟管电缆直埋敷设 电缆沟道盲目开挖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 动工前同有关部门联系,了解地下设施埋设,施工前要交代清楚并派专人监护 2. 开挖过程中发现不明物体等,应马上停工报上级处理 3. 在有电缆、气、水管道等地下设施的地方,派专人监护,禁止使用机械挖掘 4. 人群密集的开挖区域,应设置安全护栏及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