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要点.pdf
6页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要点【 # 初二# 导语】学习时集中精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 小编搜集的《 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要点》 ,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1. 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要点篇一声 的 利 用 一、 声与信息 要点: 1、 回声定位 2、声纳测距,探测鱼群 疑点: 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超声,次声等;声音则指人而能够感受到的声 重点: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难点: 用超声波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这就是“B 超" 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 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 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 根据图像, 医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灶所在的位置了,超声波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这一点不同于“X 光" 二、声与能量 要点: 物体的振动1产生声波1将能量传递出去好声波能传递能量 重点: 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光现象基础知识L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 表示:c=3xl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 4.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 3)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 在反射现象中, 光路可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6.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发生折射时,同时一定也发生发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 时 一 ,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 空气中角大些) 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8. 一束白光( 太阳光) 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青、黄、品红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10. 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 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 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作用: ①热作用:加热食物热谱图诊病;②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③ 遥 控 :电视机、空调等;11. 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外线作用:①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②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③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 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2. 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要点篇二 一、音调 重点定义: 1、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 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2、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一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简称赫,符号为Hzo 3、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 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 疑点: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 不是声音的大小, 也不是声音的音色 2、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拓展: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 响度 重点定义: 1、声音的强弱( 大小) 叫做响度 2、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要点: 1、物理学中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2、人耳感受到的物体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重点:1、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2、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 三、音色 重点定义: 1、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要点: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 即音质 拓展: 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健康的因素而变化锻炼可以保持优美的音色3. 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要点篇三 光和眼睛 一、 光的传播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太阳、 萤火虫等, 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xl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光的颜色 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 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 反光" ; 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 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 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五、 看不见的光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 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六、 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⑴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 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①照相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②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③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七、眼睛与透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3、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屈光本领过弱,或眼轴偏短,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后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4. 初二物理期末上册要点篇四 一、水 循 环 的 简 要 阐 述 ( 一) 水循环概念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 二) 水循环分类 ( 1 )分类一: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 陆地或海洋) 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⑵分类二: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难点分析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是学习中的理解难点, 主要为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
1. 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 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 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 2. 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 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 目前人类主要通过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以改变水的空间分布) ; 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 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