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上思维训练教案.doc
15页南岸区珊瑚浦辉实验小学思维训练活动设计 班级: 三年级 教师: 刘影 第 ( 1 ) 讲 活动内容年月日思维训练课(一)活动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了解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活动过程内容:A、某个月里有3个星期日的日期为偶数(双数),请你推算出这个月的15日是星期几? B、某年的9月份有4个星期四、5个星期三,这年的9月1目是星期几?根据题意,画出月历表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过程:(分析与解): A: 因为1日到28日这28天中共有4个星期日,其中只有2个星期日的日期是偶数现在知道这个月里有3个星期日的日期是偶数,可见另一个偶数日期的星期日只能是30日,所以,.这个月的三个偶数日期的星期日一定是2日、16日、30日由此可知,15日是星期六B: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个星期三到第五个星期三共有29天,9月份有30天,还剩1天。
如果把这一天放在第五个星期三之后,就有5个星期四了,与题意不符所以,这一天只能放在第一个星期三之前,这样,这年的9月1日就是星期二第 ( 2 ) 讲 活动内容年月日思维训练课(二)活动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了解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活动过程内容:例:A、(1)2,006年1月1日是星期日,2006年共有几个星期日? (2)2007年1月1日是星期一,2008年1月1日是星期几? B、小东一连撕掉几张日历纸,这几张日历纸上的日期数加起来恰好是60,你能知道小东撕掉几张日历纸吗?这几张日历纸上的日期数各是什么?过程:(分析与解): A: (1)2006年1月1日是第一个星期日,2006年是平年,有365天365÷7=52……l商52表示52个星期,余1表示12月31日是星期日52再加最后一个星期日,共有53个星期日 (2)2007年的第一个星期日是1月7日2007年是平年,有365天 (365--7)÷7=51……1 51+1=52 共有52个星期日,这一年的12月31日是星期一,所以。
2008年1月1日是星期二B:我们分几种情况来讨论: (1)都是一个月的撕3张,日期数分别为19、20、21; 撕5张.日期数分别为10、11、12、13、14; 撕8张,日期数分别为4、5、6、7、8、9、10、11 (2)分属两个月的 撕3张,日期数分别为29、30、1; 撕4张.日期数分别为28、29、l、2第 ( 3 ) 讲 活动内容乘法思维训练课(三)活动目标1、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多策略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过程内容:A、6×37=22、27×37=99与3×37=111有什么联系?根据3×37=111,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9×37= 1 2×37= 1 5×37= 18×37= 21×37= 24×37= B、对于24×24×24,四个同学算出的答案都不一样,分别是13806、13428、13824、13902李老师看了以后,说只有一个人做对了你能不能不计算,很快说出哪几个答案是错误的吗?过程:(分析与解):A:把6×37=222、27×37=999与3×37=111比较,因为3×37=111,6×37是3×37的2倍,所以积是222。
27×37是3×37的9倍,所以积是111×9=999,由此得出: 9×37=333 12×37=444 15×37=555 18×37=666 2 1×37=777 24×37=888 B: 可用尾数检验法 24的尾数是4(即个位上的数),24×24×24.三个因数的尾数(个位上的数)4×4×4相乘的积的个位是4,那么,24×24×24这三个数积的个位上的数也是4,而13806、13428、13902这三个答案的个位上的数都不是4,都错了只有13824是正确的第 ( 4 ) 讲 活动内容乘法思维训练课(四)活动目标1、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多策略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过程内容:A:先计算一下12×42和24×21的积,看看它们相等不相等原来,12×42可以改写成12×2 ×2l=24×2l所以12×42=24×21这样的算式还有12×63=36×21等你能再写出一个来吗?B:一个两位数,用它与12的和去除它与12的积,正好能除尽这个两位数可能有哪些?过程:(分析与解): A;上面现象可表示为:AB×CD=DC×BA 当A×C=B×D时、A与B、C与D不同时有以下14种(即如55×33=33×55除外): 12×42=24×21 12×63=36×21 13×62=26×31 12×84=48×21 14×82=28×41 13×93=39×31 23×64=46×32 24×63=36×42 26×93=39×62 34×86=68×43 24×84=48×42 23 × 96=69 × 32 36×84=48×63 46×96=69×64B:一个两位数乘12的积一定是12的倍数,用这个积除以它与12的和,正好除尽,没有余数,说明这个两位数与12的和也是12的倍数。
因此,要使这个两位数与12的和是12的倍数,只能从12的倍数中去找 12的几倍数中,是两位数的有:12、24、36、48、60、72、84、96 用这些数逐一试算,可得: 12×12÷(12+12)=6 24×12÷(24+12)=8 36×12÷(36+12)=9 , 60×12÷(60+12)=10 因此.这个两位数可以是:12、24、36、60第 ( 5 ) 讲 活动内容面积思维训练课(五):活动目标1、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等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观察、比较、拼摆、测量等建立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活动过程内容:A:将下图切成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四个小方格相连的4块,并拼成一个正方形 A BB: 下图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起来的,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剪一刀,拼成一个正方形过程:(分析与解): A:从图上看,它是一个由16个小方格组成的,即面积为16个平方单位,要把它们切成大小相等的4块,每小块的面积应该是4个平方单位,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4个单位。
怎么切呢?可以反过来想,由16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可以切成哪几种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四个小方格相连的4块?只能有五种(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经过尝试,只有形如“L”的符合题意B;这个图形第一排有1平方厘米,第二排有3平方厘米,第三排有5平方厘米,第四排有7平方厘米共有:1+3+5+7=16(平方厘米) 照下图剪一刀,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第 ( 6 ) 讲 活动内容面积思维训练课(六):活动目标1、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等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面积的含义2、在观察、比较、拼摆、测量等建立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活动过程内容:A:下图中每一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算一算,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B:在下图里有几个正方形?并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过程:(分析与解): A: 由于阴影部分的面积不能直接计算,可以先计算出空白部分的面积,然后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4=16(平方厘米),数一数,空白部分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8=8(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B: 阴影部分的面积由三部分组成:左上部分,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中间部分,一个小正方形;右下部分,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左上部分的面积:4x4—2x2=12(平方厘米) 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2x2=4(平方厘米) 右下部分的面积:4x4—2x2=12(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12+4+12=28(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第 ( 7 ) 讲 活动内容找规律(一)活动目标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活动过程例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4,7,10,( ),16,19分析: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练习一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6,10,14,( ),22,26(2)3,6,9,12,( ),18,21(3)33,28,23,( ),13,( ),3(4)55,49,43,( ),31,( ),19(5)3,6,12,( ),48,( ),192(6)2,6,18,( ),162,( )(7)128,64,32,( ),8,( ),2(8)19,3,17,3,15,3,( ),( ),11第 ( 8 ) 讲 活动内容找规律(二)活动目标1、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变化规律的分析,需要我们灵活地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一种方法再分析;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