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肠毒血症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doc
3页羊肠毒血症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 作者:江丽丽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 年第 03 期 摘要:羊肠毒血症是一种对绵羊尤其是哺乳和育成羔羊危害性较大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 强,病羊发病突然,死亡率高本文首先分析了 D 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原特点,然后对羊肠毒 血症的流行特点、病羊发病症状和解剖特点进行概述,并从临床鉴别和实验室方法概述羊肠毒 血症的诊断方法,最后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期为羊场羊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指 导 关键词:羊肠毒血症;临床症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1 病原特点 羊肠毒血症的病原微生物是 D 型产气荚膜梭菌,该致病菌属于 G+革兰氏阳性菌,该病原 体在病羊胃肠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造成病羊中毒、组织溶血和坏死D 型产气荚膜梭菌对外 界环境适应性强,不仅在病羊肠道和粪便中大量存在,排出到土壤环境中后也可存活,但该致 病菌只有在病畜体内才能形成芽孢常见的 2%氢氧化钠、0.3%过氧乙酸消毒剂均可杀灭病原 体,但无法杀灭形成芽孢后的致病菌,沸水浴超过 90min 后才能彻底杀灭 2 流行特点 2.1 易感动物 绵羊和山羊均可感染,綿羊发病率高于山羊,主要见于 2~12 月龄绵羊,尤其是羔羊, 具有良好膘情的育成羊也容易感染,超过 2 周岁的绵羊发病率低。
2.2 传染源 感染 D 型产气荚膜梭菌的病原是主要传染源 2.3 传播途径 主要是消化道感染,羊只一次性采食过量的青绿或豆类或谷类饲料,瘤胃无法消化和分 解营养物质,或饲养员突然更换饲料,也可造成瘤胃微生态紊乱,影响羊只胃肠消化,D 型产 气荚膜梭菌大量繁殖,分泌的毒素进入到血液中引发病羊中毒,甚至休克死亡 2.4 发病特点 ①具有典型的季节特点,春末夏初发病率高,多雨气温骤变的季节也容易发病;②具有地 方流行性,若放牧区域处于地势低洼处,降雨过后有积水也容易滋生致病菌 3 临床症状 病羊在发病初期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不愿行走,驱赶时发现行走不便,起初站立有疼 痛感,走了几步就直接倒地,病羊痛苦呻吟,腹部膨胀,按压有明显的疼痛感,病羊腹泻,粪 便中夹杂墨绿色或深绿色的黏液,部分病羊粪便中带血,许多急性病例还未发现病症就突然倒 地死亡,部分病羊抽搐痉挛死亡,急性病例死亡率高,且病程短,不到几小时病羊就突发死 亡 4 病理解剖 病羊腹部膨胀,剖开后可见许多积水,胃部膨胀,剖开后有强烈的腐臭味,瘤胃内有泡 沫,皱胃中有许多未消化的饲料,胃肠黏膜有许多出血斑和出血点,肠壁上也有许多溃疡,颜 色呈深红色。
病羊肺脏肿大、充血,部分病羊肺脏淤血,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斥着白色泡沫和黏 液病羊胸腔积液,心脏水肿,心内外膜也有许多出血点病羊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胆囊肿 胀,内充满胆汁病羊肾脏质地变软 5 诊断方法 5.1 鉴别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料(如小肠壁或肾脏),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若 发现单个或成对梭菌则可能为羊肠毒血症病原体,为明确是否为 D 型产气荚膜杆菌,需要采 集病羊内容物,混合生理盐水,玻璃棒搅拌均匀后离心,吸取上清至两个无菌的玻璃试管内, 一个加热一个常温,然后静脉注射给两只健康的家兔,若加热组家兔无明显状态,而不加热动 物注射后 2h 内发生死亡,采集病羊适量尿液,加热煮沸后置于无菌的烧杯内(装入适量的班 氏试剂),静置 10min,若烧杯底部有许多黄红色沉淀物,则为阳性 6 治疗方法 6.1 西药治疗 ①合理补液补料由于病羊会腹泻,容易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液,但是饮水过大也可 能加重腹泻,在补液同时停止饲喂精饲料,饲喂优质青干草,若病羊采食青干草后立即排出, 需要停止饲喂任何饲料,但饮水不间断[1];②非急性型羊肠毒血症肌内注射 80~160 万 IU 青霉 素注射液,2 次/d,病羊同时内服 5~10%石灰水,成年羊灌服 150~200mL,幼龄羊灌服 50~ 100mL,1 次/d,连续服用 1~2d;③病羊第 1 天口服 10g 磺胺脒,第 2 天口服 5g,同时静脉注 射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1~2L 以防病羊脱水严重;④对于急性症状的病羊可静脉注射 0.9% 氯化钠盐水注射液 1~2L+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5~15mL+VC 注射液 3g,肌内注射硫酸庆大霉素 注射液,使用剂量为 0.1mL/kg·bw,1~2 次/d,连续注射 2~3d;⑤病羊出现或预防酸中毒,可 以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注射液 2~6g,并肌内注射硫酸链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 10mg/kg·bw。
1 次/d,连续注射 3~5d对于那些发病突然,病程短至几分钟的病羊大部分用药已经不能缓 解,只能做好环境消毒,以防病原体传播扩散[2] 6.2 中兽医治疗 川芎、石膏各 4g、甘草 6g、木通 12g、白芍、黄连、黄芩、当归各 20g,生地 24g,地榆 30g,添加 10 个乌梅,研制成粉末,热水冲调,待恢复至室温后给病羊灌服,病情较强可服用 一半剂量,严重可服用 1.5 倍剂量 7 预防措施 7.1 提高饲喂科学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