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整理版.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26612196
  • 上传时间:2022-10-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3.51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电针法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导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技术操作1、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2、目标遵医嘱选择穴位,减轻或缓解临床症状3、告知(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属于晕针现象,及时通知医师2)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3)微量电流接通后局部有抽动感4)肌肉有抽动的感觉4、物品准备电针仪、治疗盘、针盒(备各种毫针)、镊子、棉签及干棉球、皮肤消毒液、弯盘、浴巾、屏风等5、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遵照医嘱,选择腧穴,进行皮肤消毒,按毫针刺法进针3)有“得气”感应后,将电针仪输出电位器调至“0”,再将电针仪的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在同侧肢体的两根针柄上4)开启电针仪的电源开关,选择适当波型,慢慢旋转电位器由小至大逐渐调节输出电流到所需量值(患者有酸麻感,局部肌肉有抽动,即是所需的强度)5)电针完毕,将电位器拨回到“0”位,关闭电源,拆除输出导线,将针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6、护理及注意事项(1)电针仪在使用前须检查性能,导线接触是否良好2)通电过程中应观察导线有否脱落,并注意患者的反应,有无晕针、弯针、折针等情况,通电时间需增加刺激时,调节电流量应逐渐由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以致发生晕针或引起肌肉痉挛,造成弯针、折针等意外3)颈项、脊柱两侧及心前区等部位针刺时,不能横贯通电,避免电流回路通过脊髓和心脏4)取同侧肢体1~3对穴位(即是用1~3对导线)为宜7、电针法操作流程图电针法操作流程图见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电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里状况等评估电针仪、治疗盘、针盒、镊子、皮肤消毒液、皮肤消毒液、棉签、干棉球弯盘、浴巾、屏风等物品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保暖患者准备遵医嘱选择穴位选穴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质选择毫针,检查针柄有否松动、针尖有无弯曲带钩等情况局部皮肤消毒消毒皮肤选针进针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为“得气”行针调输出电电位至“0”,接输出导线,分别连接在同侧肢体的两根针柄(身)上接电源选择小型,慢慢旋转电位器由小至大,调节输出电流到所需量值(患者有麻刺感,局部肌肉有抽动),留针通电患者耐受程度,导线有否脱落,有无晕、弯、折针等情况观察电位仪拨回至“0”位,关闭电源,拆除导线,将毫针慢慢提至皮下,迅速拔出,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针毕起针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舒适卧位,清理物品整理根据医嘱的要求,详细记录电针治疗的客观情况,并签名记录录  (电针法操作流程图)二、水针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在穴位内进行药物注射的一种技术操作。

      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穴位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2、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禁忌证(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慎用2)局部皮肤有感染、瘢痕或有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者禁用4、告知  注射部位出现疼痛、酸胀的感觉,避免着水,以免感染5、物品准备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无菌注射器及针头、砂轮、皮肤消毒液、镊子、棉签等6、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协助松解衣着,暴露局部皮肤,注意保暖3)遵医嘱确定注射穴位,测试患者局部感觉及反应,消毒局部皮肤4)术者手持注射器(排除空气),另一手绷紧皮肤,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用针刺手法将针身刺至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得气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液缓慢注入如所用药量较多,可于推入部分药液后,将针头稍微提起后再注入余药5)药液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轻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注意观察用药反映。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7、护理及注意事项(1)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2)按医嘱处方进行操作,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和注射的深度注射药量遵医嘱而定3)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4)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操作前检查注射器情况注射器的处理按消毒隔离规范要求执行8、水针法操作流程图    水针法操作流程图见下图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水针注射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里状况等评估皮肤消毒液、镊子、棉签、吸入药液的注射器等置于治疗盘内物品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按腧穴合理体位,暴露水针注射部位,保暖患者准备遵照医嘱,选取穴位定穴注射器排尽空气后,一手拇指及中指绷紧局部皮肤、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上下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注入消毒皮肤消毒局部皮肤进针注射患者有触电感,应立即退针,改换角度再进针有否晕、弯、折针及不良反应观察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核对床号及患者姓名起针根据医嘱的要求,详细记录实施水针法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记录(水针法操作流程图)三、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5)心理状况2、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3、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4、告知    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5、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6、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7、护理及注意事项(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8、耳针法操作流程图耳针法操作流程图见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耳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里状况等评估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胶布、探棒、弯盘等物品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患者准备遵医嘱核对穴位手持探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敏感点定穴消毒局部皮肤消毒皮肤选针后,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持针对准穴位刺入,深度以刺入软骨而又不穿透为度留针,或用菜籽小方块胶布固定在耳穴部位,酌情留置数日进针行针患者有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观察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用皮肤消毒液消毒,防止感染起针安排舒适体位,告知患者留针后应注意的事项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整理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耳针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记录(耳针法操作流程图)四、艾条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1、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2、目标(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3、禁忌证(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4、告知(1)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2)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5、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6、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7、护理及注意事项(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8、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见下图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艾条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里状况等评估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物品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合理体位,松解衣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