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家及其成就.docx
2页1. 门捷列夫------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2. 约翰·道尔顿---英国科学家,在 19 世纪初把原子假说引入了科学主流3.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4. 玛丽·居里----- 是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性化学家 与其丈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之后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5. 罗伯特·波义耳-----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6. 罗伯特·虎克 发现了形变同应力成正比的固体弹性定律,制成了 波义耳显微镜,观察到植物细胞7. 波义耳 波义耳一马略特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著作《怀疑派化学家》 《关于空气弹性及其物理力学的新实验》 《怀疑派化学家》可以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8. 格劳伯 对金属冶炼、酸碱盐的制取有较多的研究,对于振兴德国的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著作《新的哲学熔炉》9. 卡文迪许 论文“论人工空气的实验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了他对固定空气(即二氧化碳,在化学命名法提出之前,人们是这样称呼二氧化碳的) 、易燃空气(即氢气)的实验研究测得固定空气比普通空气重 1.57 倍,确认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化合而成的,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性发现了比热的测定法。
他还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定出地球的密度为水的密度的 5.5 倍,10. 布莱克 1754 年发现了固定空气(二氧化碳)11. 约瑟夫·普利斯特列 编著出版过《基础英语语法》和《语言学原理》写过《口才学和辩论学讲义》 1764 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从此,他开始了科学生涯,著有《电学史》一书,1766 年他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他证明,植物吸收“固定空气”可以放出“活命空气” (实则氧气) 还发现“活命空气”既可以维持动物呼吸,又能使物质更猛烈地燃烧皇家学会曾授予他卡普里奖他出版过巨著《关于种种空气的实验与观察》 (三卷) .以后他的研究成果又汇集于《与自然科学各个部门有关的实 验与观察》 (三卷) 12.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 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假说:“空气是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流体组成,其中一种表现出不能吸引燃素的性质,即不助燃,而占空气总量 1/3 到 1/4 的另一种流体,则特别能吸引燃素;即能助燃舍勒还把不助燃的空气称为“浊空气” ,把助燃的空气称为“火空气” ,火空气实际上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氧气。
13. 约翰·道尔顿 近代化学之父1808 年继承古希腊朴素原子论和牛顿微粒说,提出原子学说,其要点:(1)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 —原子构成,它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 (2 )同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元素的基本特征之一 (3 )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推导并用实验证明倍比定律如果一种元素的质量固定时,那么另一元素在各种化合物中的质量一定成简单整数比 发现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分压定律最先从事测定原子量工作,提出用相对比较的办法求取各元素的原子量,并发表第一张原子量表,为后来测定元素原子量工作开辟了光辉前景建议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14.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1768 年,他被评选为法国科学院的“名誉院士” 在《化学概要》这篇论文中,拉瓦锡除了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还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从试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为了表明守恒的思想,用等号而不用箭头表示变化过程,正是现代化学方程式的雏形拉瓦锡最重要的发现:燃烧原理,即燃烧是物质同某种气体的一种结合15. 亨弗利·戴维 戴维先后在电化学、建立酸的氢学说、发现碘元素、发明矿用安全灯、创制电弧灯等方面作出贡献。
1303 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07 年出任皇家学会秘书, 1820 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长发现钾、钠两元素16. 盖-吕萨克 1805 年研究空气的成分在一次实验中他证实:水可以用氧气和氢气按体积 1∶2 的比例制取1808 年他证明,体积的一定比例关系不仅在参加反应的气体中存在,而且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也存在 17. 李比希 他用实验方法证明:植物生长需要碳酸、氨、氧化镁、磷、硝酸以及钾、钠和铁的化合物等无机物;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只有转变为碳酸、氨和硝酸等才能被植物吸收这些观点是近代农业化学的基础著有《有机物分析》 、 《生物化学》 、 《化学通信》 、 《化学研究》 、 《农业化学基础》 、 《关于近世农业之科学信件》等1829 年发现并分析马尿酸;1831 年发现并制得氯仿和氯醛;1832 年与 F.维勒共同发现安息香基并提出基团理论,为有机结构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1839 年提出多元酸理论18. 维勒 1828 年他发表了 “论尿素的人工制成”一文,引起了化学界的震动这被认为是第一次人工合成有机物,对当时流行的生命力学说是巨大的冲击,并开创了有机合成的新时代。
他还曾研究苦杏仁油,发现了氢醌、尿酸,可卡因等1827 年和 1828年发现了铝和铍两种元素对硼、钛、硅的化合物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发现了硅的氢化物19. 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 直到 1884 年逝世,徐寿共译书 17 部,105 本,168 卷,共约 287 万余字其中译著的化学书籍和工艺书籍有 13 部,反映了他的主要 贡献徐寿所译的《化学鉴原》 、 《化学鉴原续编》 、 《化学鉴原补编》 、 《化学求质》 、 《化学求数》 、 《物体遇热改易记》 、 《中西化学材料名日表》 ,加上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 合称化学大成,将当时西方近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物理化学以及化学实验仪器和方法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这几本书和徐寿译著的《西艺知新初集》 , 《西艺知新续集》这一套介绍当时欧洲的工业技术的书籍被公认是当时最好的科技书籍此外,徐寿在长期译书中编制的《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 、 《西药大成中西名目表》对近代化学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 欧内斯特·卢瑟福 他关于放射性的研究确立了放射性是发自原子内部的变化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而这是一般物理和化学变化所达不到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元素不会变化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到原子内部这一新的层次,为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原子物理学,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1912 年,卢瑟福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人工核反应的实现是卢瑟福的另一项重大贡献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由于电子轨道也就是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和经典电动力学的矛盾,才导致玻尔提出背离经典物理学的革命性的量子假设,成为量子力学的先驱21. 我国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碱的制作的垄断;22. 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23. 气体化学之父----普利斯特里, 在气体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是氧的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