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宝鼎》课堂演示课件1.ppt
9页大克鼎 是西周晚期的饪食器,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大克鼎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著名的青铜器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由于窃曲纹如同浪峰波谷环绕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纹 鼎座高鼎座高0.50.5米米, ,象征联合国成立象征联合国成立5050周年周年; ;鼎身高鼎身高2.12.1米米, ,象征即将来临的象征即将来临的2121世纪鼎重世纪鼎重1.51.5吨吨, ,三足双耳,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腹略鼓,底浑圆,四周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饰填底底座上饰5656龙,象征华夏的龙,象征华夏的5656个别民族都是龙个别民族都是龙的传人世纪宝鼎世纪宝鼎样子样子:: 造型古朴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工艺精湛象征象征::团结和平团结和平 发展发展 昌盛昌盛美好愿望美好愿望金文重宝——毛公鼎鼎通高53.8厘米,重34.7公斤。
清道光年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王时(828~782B.C.)的一件重器,是金文的经典名作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铭文铸在鼎上,有32行,共497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毛公鼎器形作大口,半球状深腹,兽蹄形足,口沿上树立形制高大的双耳,浑厚而凝重,整个器表装饰十分整洁,显得素朴典雅,洋溢着一股清新庄重的气息,反映了西周晚期文化思想的变革 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后来又发展成为一种礼器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 这座世纪宝鼎,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大成,熔古代技艺与现代科技于一炉它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纹饰配制,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鼎志昌盛,龙兆吉祥青铜之冠——司母戊 方鼎造于商后期我国目前已出土最负盛名的四足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立耳,柱足,腹长方形,饰饕餮纹,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 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此鼎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