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二类学分管理细则.doc
6页1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ⅡⅡ类学分管理细则类学分管理细则(试 行)依据《杭州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Ⅱ类学分管理办法》 (杭师大[2008]156 号)和学生专业培养方案,本科学生的修习学分由Ⅰ和Ⅱ二大类组成Ⅱ类学分主要用于课堂外的各类实践训练活动,每位学生至少完成 8 学分方可毕业Ⅱ类学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见习、学习、开放性实验(实训) 、学科竞赛、学术成果、创新获奖、职业资格证书认定、科研训练(不含毕业设计、论文)及团委等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了更好地实施Ⅱ类学分,规范Ⅱ类学分的认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细则一、Ⅱ类学分认定的内容:(一)专业见习(单课性见习除外)专业见习是培养方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的、了解社会、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并能为后阶段的专业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每个专业都应安排专业见习工作,以使学生了解、认识专业教学的目的,教师教育类专业还应安排一定时间的教育类专业见习活动二)学习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学习是指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开展对社会的服务,并通过服务过程对所学东西进行积极反思的有组织的活动。
学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三)开放性实验(实训)根据《杭州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 (杭师大教〔2008〕47 号)文件,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学生,可依据参与的学时获得相应的学分四)学科竞赛、学术成果、创新获奖学科竞赛、学术成果、创新获奖主要是指:参加校级(含)以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培训、长短期运动队集训、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理论学习型和学术科技型社团活动以及各类竞赛、科研(成果)获奖等五)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认定学校鼓励学生为拓展职业技能、优化知识结构而参与各类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对于通过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六)科研训练(不含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是指各专业学生大四前(不含大四)开展的学年论文、学生的科研立项,及其他有2组织的科研训练等七)团委等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团委等部门组织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等,可根据计划和实际实施情况获得相应学分二、Ⅱ类学分评分依据和细则理学院的Ⅱ类学分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必修部分为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项目,至少完成 4 学分;选修部分由学生按照细则自主选择项目,至少完成 2 学分。
一)必修部分必修部分1.专业见习(1)学分认定具体由学院依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及相关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专业见习的时间、具体要求由学院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予以安排要求提供:见习总结、见习日志、见习单位考评意见、带队老师考评材料或学院考评材料2)专业见习一般 1 周记为 1 学分,每位学生必须完成 2 学分,见习学分不设上限2.科研训练(不含毕业设计、论文)(1)参加校内和校外的科研活动,按要求完成作品或论文,作品或论文经学院考核质量合格的,每件(篇)可记为 1 学分2)学年论文按要求完成,指导老师考核合格的记 2 学分3)科研项目被学校及以上立项并按要求结题,考核合格,记 2 学分;科研项目被学院立项并按要求结题,考核合格,记 1.5 学分多人合作项目学分计算办法:按排名,前两人各记 2 学分或 1.5 学分,其余均等分 2 学分或 1.5 学分4)科研训练加学分必须提供科研成果、立项文件等证明材料二)选修部分选修部分1.学习(1)学院根据学校安排逐步开展学习的试点,组织学生参与结合专业的学习,学习结束后,由服务部门提供材料或成果,学院认可,可申请学分2)参与学习的学分评定一般 1 周记为 1 学分,原则上一个项目不超过 2 学分。
2.开放性实验(实训)(1)参加学校和学院开放实验(实训)项目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方可申请学分: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开放性实验(实训) ,服从学院的统一安排;开放性实验(实训)有成果;对开放性实验(实训)中的表现,指导教师考核合格;能提供指导教师证明材料2)开放性实验(实训)按照项目计算学分,一般校级及以上项目为 2 学分,院级项3目 1.5 学分多人合作项目学分计算办法:按排名,前两人各记 2 学分或 1.5 学分,其余均等分 2 学分或 1.5 学分3.学科竞赛、学术成果、创新获奖(1)学院或者学校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培训、长短期运动队集训、艺术类实践活动,目前我院举办的学科竞赛集训包括:数学建模培训、高等数学(微积分)培训a.参加学科竞赛申请学分必须:认真参加培训,遵守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代表学校或学院参加竞赛b.一般培训(集训)按 34 课时 1 学分计,一次培训学分上限为 2 学分,相同内容的培训不重复加分未经学院允许,无故旷 3 课时以上者或参加集训不到所授课时的一半者,将不授予学分2)校级(含)以上竞赛获奖校级(含)以上竞赛获奖是指以正式发文、公告为准的各级各类竞赛,以取得证书为准,同一项目多次获奖以该项目的最高获奖等级获得学分。
各级别竞赛获奖奖励学分见下表:表 1 科技类竞赛项 目获奖等级学分综合 国家特等 单项7综合 国家一等 单项综合 国家二等、省特等 单项5综合 国家三等、省一等 单项4综合 国家优胜或鼓励奖、省二等 单项3综合学科竞赛省三等、市一等、市二等市一等、市二等 单项24综合 省优胜或鼓励奖,市三等、市三等、优胜奖优胜奖 单项1校校级奖项级奖项(一、二、三等)(一、二、三等) 1参加市、省参加市、省级级比比赛赛0.5表 2 文体类竞赛项目获奖等级学分综合 国家特等 单项5综合 国家一等 单项4综合 国家二等、省特等、 单项综合 国家三等、省一等 单项3综合 国家优胜或鼓励奖、省二等 单项2综合省三等、市一等、市二等市一等、市二等省优胜奖或鼓励奖、市三等、市三等、优胜奖优胜奖单项1校级奖项(一、二、三等)1学科竞赛参加市、省参加市、省级级比比赛赛0.5(3)科研(成果)获奖科研(成果)获奖是指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或被收录在正式出版的学术论文集中的作品(也可凭录用通知书) ;经认定的各种专利产品、软件、课件等专利成果等以专利证书或收到录用通知书为准;技术成果以校级(含)以上的技术专家鉴定会形成的科技成果鉴定文件为准。
科研(成果)获奖奖励学分见下表:表 3 科研获奖5项目获奖名称和等级学分备 注国内一级学术刊物7国内二级学术刊物5一般学术刊物(含校级学报)3论文正式出版的学术论文集3专利专利、专利转让7软件开发、研制5课件开发、研制5注:多人合作项目学分计算办法:2 人合作按 6:4 分成;3 人合作按5:3:2 分成;4 人以上者,主要完成人占一半,其余均等分认定分值每项每人最低为 0.5 分毕业时累计后,四舍五入计算学分4)学生参加理论学习型和学术科技型社团活动满一年,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参加理论学习型社团的至少有一篇理论文章;学术科技型社团的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或一件科技作品;取得一定成果,考核合格者,可获得 2 学分,不重复加分4.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原则上可获得 2 学分5.团委等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由学校和学院团委等部门统一组织的,或者自行参加的以“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时间达到 14 天的记为 2 学分,四年学分上限为 2 学分须提供以下材料:活动后撰写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总结;实践单位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单位证明。
三、Ⅱ类学分的认定(一) Ⅱ类学分获得的对象为在校本科生,时间跨度为在校期间二) 每位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根据本文件Ⅱ类学分规定的七方面内容进行实施每位学生除必须完成的内容外,还应有选择性地实施其它选修的内容;一个项目、成果或一次竞赛多次立项或获奖以最高等级计算学分,不重复计算学分;Ⅱ类学分累计达到 8 学分方可毕业三) 学生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奖项或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获得的Ⅱ类学分,可充抵专业任选课学分;获得综合素质类学科竞赛奖项或取得与专业不直接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获得的Ⅱ类学分,可充抵为公共任选课学分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Ⅱ类学分最多可充抵 4 个学分,超过的学分只记载6(四) 学生凭有效证明材料于每年 5 月中旬前填写《杭州师范大学Ⅱ类学分认定申请表》(附上必要的证明材料) ,由指导联系教师签署意见后向班级申报,班级审定后向学院申报,除学年论文外的科研训练(不含毕业设计、论文) ,学科竞赛、学术成果、创新获奖,职业资格证书及团委等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四大类由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审核,其余由理学院教学科审核五) 学院建立Ⅱ类学分认定领导小组,于每年 5 月份负责学生学分的认定工作,并将认定后的材料汇总后报教务处。
六) 学校审核后直接将Ⅱ类学分录入,学生可自行进行查询,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学校以累计学分作为毕业审核的依据本管理细则从 2006 级学生开始试行,由学院Ⅱ类学分认定领导小组负责解释理 学 院2010 年 9 月 15 日一、 “学科竞赛、学术成果、创新获奖”类的备注:1、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国家级比赛而进行的培训,由学校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可以申请相应的学分2、科技类竞赛获奖备注:(1)、科技类校级比赛必须由学科竞赛委员会认可2)、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微积分)竞赛三等奖只加 1 分3、文体类竞赛获奖备注:(1)、文艺类比赛指学校举行的北极星朗诵比赛等学院及学校合唱比赛获奖不加分2)、体育类竞赛指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以及平日进行的、计入综合运动会分数的篮球、足球等各类联赛单人比赛获四--八名的和团队比赛获得名次的,每人加 0.5 分3)、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合唱比赛获奖的由学校相关单位出具证明后可申请相应学分二、 “职业资格证书”类备注:1、曾经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导游证、会计证、YB 创业培训。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