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必修1-3基础知识点汇总.doc
38页生物必修(I)知识整第一章 走近细胞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组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的结构4、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5、个体:由各个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就由一个细胞构成个体6、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和7、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8、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的 9、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 (非细胞生物)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运动 繁殖 运动、生长、繁殖、发育草履虫 人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三、生命系统的层次性 植物:营养、保护、机械、输导 植物:根、茎、叶、花、果、种细胞 组织 分泌 器官 动物:上皮、结缔、肌肉、神经 动物:心、肝、胃、肠、脾、肾 运动、循环、消化、呼吸 病毒系统(动) 个体 单细胞 种群 群落 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 多细胞 非生物因素 Ⅰ号 生态系统 生产者 生物圈 生物因素 消费者 Ⅱ号 分解者 ☞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相关概念1、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2、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多样性)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种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1—10um)较大(10--100 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核物质集中在核区。
无核膜,无核仁DNA不和蛋白质结合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DNA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有各种细胞器细胞壁有但成分和真核不同,主要是肽聚糖植物细胞、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细胞分裂二分体、出芽;无有丝分裂能进行有丝分裂代表生物放线菌、细菌、蓝藻、支原体真菌、植物、动物相同点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等结构;遗传物质都是DNA三、细胞学说的建立(统一性)1、过程①、1665 英国人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并命名了细胞 ②、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③、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主要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对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3、意义①、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②、其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微观的细胞水平。
☞ [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①1838—1839年 细胞学说②1859年 达尔文 进化论③1866年 孟德尔 遗传学]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 O、H、N、S、P(97%)、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等; 基本元素:C(占干重的48.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主要元素;C、 O、H、N、S、P;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 O、H、N; 三、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水 (85%—90%) 物质 无机物 无机盐 (1%—1.5%) 基础组成细胞的 蛋白质 (7%—10%)化合物 脂质 (1%—2%) 有机物 糖类 (1%— 核酸 —1.5%) ☞ [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相关概念1、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2、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3、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4、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5、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6、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主要组成元素:C、H、O、N,还含有少量P、S2、含量:占鲜重7-10%,干重50%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①、种类:大约有20种(必需8种,非必需12种) ②、结构通式: ③、结构特点:i、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ii、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④、性质:变性(熟鸡蛋)、盐析、凝固(豆腐) ⑤、氨基酸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略)三、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 1、元素氨基酸 多肽蛋白质2、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②、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不同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④、多肽形成多肽链空间结构不同3、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特异性、功能多样性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细胞膜、染色体、肌肉中的蛋白质;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酶;③、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⑤、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四、有关计算1、由n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围成环状蛋白质时,产生:①、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肽链数 ②、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n-1)个2、由n个氨基酸形成的m条肽链围成环状蛋白质时,产生: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n-m)个3、由n个氨基酸形成的m条肽链围成环状,且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α,则:蛋白质的分子量=n×α-(n-m)×18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核酸的组成元素:C、H、O、N、P二、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核 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DNA与RNA的区别元素组成C、H、O、N、P等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双链)核糖核酸(RNA单链)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成分磷酸 H3PO4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编码、复制遗传信息,并决定蛋白质的合成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存在主要在细胞核中,少量粒体叶绿体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四、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五、核酸的功能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相关概念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2、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3、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4、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二、糖类 1、组成元素:C、H、O2、唐类的种类与功能分类元素常见种类分布主要功能单糖CHO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组成核酸RNA脱氧核糖C4H10O5构成DNA的组成成分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重要能源物质(70%上)果糖、半乳糖二糖C12H22O11蔗糖植物麦芽糖乳糖动物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重要的植物贮能物质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糖原(肝糖原、肌糖原)动物动物贮能物质3、糖类物质主要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三、脂质1、组成元素:主要元素为:C,H,O有时还有N,P2、 脂肪的种类和作用3、分类分布元素常见种类功能脂质脂肪动、植物C、H、O1、主要储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