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与解析(word版).doc
7页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 2018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语 文文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 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 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一(27 分) 1. 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 万象更新【答案】正楷 万象更新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平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练习硬笔 书法运用楷书做到书写认真,字体美观大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和煦 葱茏 杜绢花 B. 雄姿 膘悍 千里马 C. 静谧 璀灿 萤火虫 D. 澄澈 空灵 水墨画 【答案】D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 “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 面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 下D.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A 项正确;B 项正确;C 项不正确,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春望》 ;D 项正确4. 用诗词原句填空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 (《诗经·秦风》 )②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③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几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⑤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 (李贸《雁门太守行》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⑦小时候/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⑧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____,______” ,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
(用苏轼 《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答案】 (1). ①在水一方 (2). ②日月之行 (3). 星汉灿烂 (4). ③大漠孤烟直 (5). ④飞流直 下三千尺 (6). ⑤甲光向日金鳞开 (7). ⑥斜晖脉脉水悠悠 (8). ⑦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9). ⑧ 但愿人长久 (10). 千里共婵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 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 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 ,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 “灿烂” “金鳞” “脉脉” “愿” “婵娟”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 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 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 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 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
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 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 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 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灯谜题 谜面:天女织彩霞 (打南京一特产) 谜底: 对联题 上联:乌衣巷 下联: 诗词题 春风知别苦,不追 青 ——李白《劳劳亭》 A.松枝 B.柳条 5. 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 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云;________,绚烂绮丽, 所以谜底是‘云锦’ ”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 6. 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 “莫愁湖” “黄山路” “白鹭洲”等,她们对“白鹭洲” 最满意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①与“雨花石”相比, “白鹭洲”好在:_________ ②与“莫愁湖”相比, “白鹭洲”好在:________③与“黄山路”相比, “白鹭洲”好在:_________ 7. 轩轩成功选择了“柳条”作为诗词题的答案她很喜欢这两句诗,想将其嵌进给小可的毕业留言中 请替轩轩写一段这样的留言 (不超过 50 字) 【答案】5. 示例:彩霞似锦 6. (1). 示例: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
(2). 词性相对, “白鹭”对“乌衣” , “洲”对“巷” , 十分贴切 (3). 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7. 示例:三年同窗,分别在即,真希望“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解析】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填写固定短语类型的能力首先要求考生能够结合自己对南京的认识, 写出谜底“云锦” ,然后结合语境分析主谓短语一名词,一动词组合,并且与“绚烂绮丽”的意境一致 即可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有关常识的把握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 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结合对联的特点分析“白鹭洲”的优点即可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春风知别苦,不追柳条青”是一句送别诗符合三年同窗 即将分别的情景运用这句话,写出富有文采的离别留言即可 二(39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象记 [明]林璐①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 ”象俯贴 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
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 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⑥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 曰:“今天子神圣,薄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 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 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 ,[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8 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②守土者:地方官员⑤备:充任④ 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⑤牝(pìn):雌性的⑥廉:查访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 区⑧数数(sù):数,通“速” ,快 8.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________) ②会明亡(_______) ③候已竟去(_______) ④守土者异之(_______)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10. 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答案】8. (1). 告诉 (2). 适逢 (3). 离开 (4). 认为……奇异 9. 示例: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10. 示例:能听从人的要求;能主动寻妻;在大炮前不惧身死;忠于旧朝,不改其心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 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 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会,适逢,恰好,正赶上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点的迁移,如“会”的释义与《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会”相同9.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 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 置、状语后置) 、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 义为辅重点字词:“夫”发语词,可不译;“以” ,用;“易” ,交换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 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 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 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要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段中的语言描写 分析人物特点即可如:“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可以看出它能听从别人的要求 “象闻之,徐行伏炮台 下,若待以举炮者 ”可以看出:在大炮前不惧身死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儿歌 邓云乡 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 ”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 ”这都是至 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 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 趣 (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 ,头顶上一片黑 云,西北风一卷, “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
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 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 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母亲抱着被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 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 说是“背着谷来了” ,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 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在当院荷 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 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 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的爬行着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 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 ,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 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
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 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