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铝与铝合金课件 鲁科版.ppt
48页第4章,,第2节,理解 教材新知,把握 热点考向,,,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应用 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晨背 关键语句,,,第1课时,1.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为第三位 2.铝遇冷的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 3.Al、Al2O3、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4.在强碱溶液中,铝元素以[Al(OH)4]-形式存在; 在强酸溶液中,铝元素以Al3+形式存在 5.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 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6.主要的反应方程式: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Al2O3+6H+===2Al3++3H2O Al2O3+2OH-+3H2O===2[Al(OH)4]-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H)4]-,铝与铝合金,[自学教材·填要点],1.铝 (1)存在:在自然界中铝元素只以 形式存在 (2)物理性质:,化合态,银白色,较低,较小,良,良,(3)化学性质:,2.铝合金及其制品 (1)形成:铝中加入其他元素(如铜、镁、硅、锌、锂等)熔合而形成铝合金。
(2)性能: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成型、制造工艺简单等 (3)用途:建筑、包装、交通运输及电子行业1)铝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易失去、只有还原性 (2)铝单质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在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被保护 (3)金属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放出H2↑,反应实质均为Al失电子,H+得电子 (4)常温下,Al遇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并不说明Al与浓硫酸或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5)铝热剂指铝与比铝不活泼金属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6)合金比成分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师生互动·解疑难],1.判断正误 (1)铝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 ) (2)铝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故常用作导线 ( ) (3)常温下,Al与浓硝酸、浓硫酸不反应 ) (4)铝能与碱溶液反应,故铝为非金属单质 ( ) (5)合金比成分金属具有优良的性能 ( ) 答案:(1)√ (2)× (3)× (4)× (5)√,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自学教材·填要点],1.Al2O3——两性氧化物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较高,(2)化学性质:,2.Al(OH)3——两性氢氧化物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固体,难溶,吸附性,(2)化学性质:,(3)实验室制法: 用铝盐与氨水反应: 。
[师生互动·解疑难],(1)Al2O3熔点高,常用作耐火材料 (2)Al2O3为两性氧化物,故铝制炊具不宜长时间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3)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故可用于净水 (4)实验室制取Al(OH)3时,一般不选用强碱或强酸与相应的盐反应 (5)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Al、Al2O3、Al(OH)3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弱酸弱碱盐[如(NH4)2CO3]2.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 ①Al(OH)3 ②Al2O3 ③Al ④NaHCO3 ⑤Mg(OH)2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 答案:C,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例1] 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已知A中含钾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五种化合物中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框图推断题的关键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再顺推或逆推出各物质本题的突破口是B、C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B△,C,则可判定C为Al2O3,B为Al(OH)3;又因为A、B、C、D、E均含同一元素,则均含铝元素,从而推知:D为AlCl3,E为Na [Al(OH)4],A为K[Al(OH)4][答案] (1)Al(OH)3 AlCl3 (2)Al(OH)3、Al2O3 (3)[Al(OH)4]-+CO2===Al(OH)3↓+HCO Al(OH)3+OH-===[Al(OH)4]- Al2O3+2OH-+3H2O===2[Al(OH)4]-,铝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Al→Al3+: Al与酸反应:2Al+6H+===2Al3++3H2↑ (2)Al→[Al(OH)4]-: Al与碱液反应: 2Al+2OH-+6H2O===2[Al(OH)4]-+3H2↑3)Al3+→Al(OH)3或[Al(OH)4]-: ①与弱碱或少量强碱生成Al(OH)3: Al3++3NH3·H2O===Al(OH)3↓+3NH, Al3++3OH-===Al(OH)3↓; ②与过量强碱生成[Al(OH)4]-: Al3++4OH-===[Al(OH)4]-。
4)Al(OH)3→Al3+或[Al(OH)4]-: ①与强酸生成Al3+: Al(OH)3+3H+===Al3++3H2O ②与强碱生成[Al(OH)4]-: Al(OH)3+OH-===[Al(OH)4]-,(5)[Al(OH)4]-→Al(OH)3或Al3+: ①与弱酸或少量强酸生成Al(OH)3: [Al(OH)4]-+CO2(过量)===Al(OH)3↓+HCO 或2[Al(OH)4]-+CO2(少量)===2Al(OH)3↓+CO+H2O, [Al(OH)4]-+H+(少量)===Al(OH)3↓+H2O ②与过量强酸生成Al3+: [Al(OH)4]-+4H+===Al3++4H2O1.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Al2O3→Al(OH)3 B.Al(OH)3→Al2O3 C.Al→[Al(OH)4]- D.Al3+→[Al(OH)4]- 解析:A项,Al2O3不溶于水,故不能一步反应直接生成Al(OH)3;B项,2Al(OH)3 Al2O3+3H2O;C项,2Al+2OH-+6H2O===2[Al(OH)4]-+3H2↑;D项,Al3++4OH-===[Al(OH)4]-。
答案:A,铝盐与碱、四羟基合铝酸盐与酸反应的图象,[例2] 向20 mL AlCl3溶液中滴入2 mol·L-1 NaOH溶液时,沉淀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体积(mL)的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步用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溶液中有0.39 g Al(OH)3沉淀,则此时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 把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先产生Al(OH)3沉淀,其质量最大值为A点,然后全部消失溶解(B点)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H)4]-当有0.39 g Al(OH)3沉淀生成时有两种情况,①AlCl3过量,加入NaOH使Al3+部分产生沉淀,通过Al3++3OH-===Al(OH)3↓可计算出:,[答案] (1)沉淀质量最大值 (2)沉淀恰好完全消失 (3)Al3++4OH-===[Al(OH)4]- (4)7.5 mL或17.5 mL,(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象:,(2)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象:,(1)OA段铝元素存在的形式是什么?,答案:Al3+、Al(OH)3,(2)AB段铝元素存在的形式是什么?,答案:Al(OH)3、[Al(OH)4]-,(3)原AlCl3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金属铝与酸、碱反应的有关计算,[例3] 将5.4 g Al投入200.0 mL 2.0 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
该溶液可能为 ( )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答案] D,Al与强碱或强酸反应时,Al与H2的关系式是相同的,均为2Al~3H2,但消耗的OH-和H+的关系是不同的,分别为Al~OH-,Al~3H+,要学会用关系式(不必写出完整的方程式)去快速判断2.将3.9 g镁铝合金投入到 500 mL 2 mol·L-1的盐酸中, 合金完全溶解,再加入4 mol·L-1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加入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125 mL B.200 mL C.250 mL D.560 mL 解析:当反应后溶液中只含NaCl时,沉淀最多,即n(HCl)=n(NaOH)时,沉淀最多0.5 L×2 mol/L=V[NaOH(aq)]×4mol/L,解得V[NaOH(aq)]=0.25 L 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