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ppt

46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29480528
  • 上传时间:2021-12-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3M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一节 传播的含义一、传播的特性与本质 1、形态多样性: 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 实物传播(烽火、鼓声、服装、颜色、手势、表情、绘画、雕塑、音乐 2、时空遍布性: 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行为伴随性 4、极端重要性:人类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传播传播的本质: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人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传播”?威尔伯施拉姆 传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二、传播与COMMUNICATION说文解字傳 播 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说文解字Communication 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us和communis 印欧语源为kom-moini communication,为“共有”加“交换”之意三、传播的定义 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戈德 互动关系说“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格伯纳 影响(劝服)说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霍夫兰 符号(信息)说“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贝雷尔森和塞纳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传播定义中的两个主要因素: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因此,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四、传播与信息“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物质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 “传播”=“信息”的运动 “信息”=“传播”的材料 世界上既没有不“传播”的“信息”,也没有无“信息”的“传播”简言之,一为形式,一为内容,两者密不可分五、传播的类型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非人类传播传播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人类传播人际传播社会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传播”或“社会传播” 第二节传播的基本类型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威尔伯施拉姆I、自我传播 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自我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II、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人际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一、人际传播的符号互动过程编码解释者解码解码解释者编码讯息讯息人际传播情境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生活经验二、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1、掌握尽可能多的符号及其意义,熟练进行编码、解码2、注意生活经验的不同3、注意传播情境的制约三、人际传播的形式和使用的符号1、面对面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等2、借助听觉媒介如口语、、类语言等3、借助视觉媒介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书面语、绘画语言等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

      四、人际传播的特点1、直接性2、随意性强3、保密性强4、反馈迅速5、覆盖面窄,易走形,多数留于记忆五、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1 1、人际传播的动机如下:、人际传播的动机如下:(1 1)认识自我)认识自我(2 2)建立人际关系)建立人际关系(3 3)控制周围环境)控制周围环境(4 4)进行情感沟通)进行情感沟通2、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3、约哈里之窗开放区域个人资料,如名字、相貌、身份、职业等盲目区域缺乏自知之明的那一部分秘密区域隐私,或者尚未公之于众的东西未知区域潜质、潜能他人了解他人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了解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1、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其他传播形式共同构成了社会信息的交互网络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规模化延伸,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补充并不能简单判定谁的效力更大,只能说两者各有所长2、大众传播主要传递基本信息,而人际传播的劝服能力更强3、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4、在大众媒介上呈现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丰富了大众传播的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III、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一、什么是组织?组织就是“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二、组织传播的方向1、自上而下2、自下而上3、水平4、内外之间三、组织传播的形式正规的和非正规的1、自上而下:布置工作、发布命令和指令、召开会议等2、自下而上: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等3、水平:工作交流、信息协作等4、内外之间:信息输入与输出输入:决策支援系统、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服务数据系统输出:CIS企业识别系统、广告、公关宣传四、组织传播的手段1、文字包括文件、报告、信件等2、会议4、组织内部的公共媒体,如内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5、内部网络五、组织传播的功能1、内部协调,形成整体2、控制环境,决策应变3、形成共识,进行情感交流4、鼓舞士气IV、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的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梅尔文德福勒(一)大众传播的特点1、传播者的职业化 组织化2、媒介的机械化 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3、讯息的大量化、复制化4、受众的大众化 分众化、细分化5、反馈的弱化 强化(二)大众传播的新的发展:1、信源多元化2、技术融合化3、内容个人化4、传受交互化5、关系平等化 “传播就像血液流经人的心血管系统一样流过社会系统,为整个有机体服务。

      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传播的汪洋大海中,以至于很难设想要是没有传播,我们将怎样生活施拉姆各类“社会传播”的特点之比较人际传播组织传 播大众传播手段(媒介)人自身+机械化、电子化媒介人自身+机械化、电子化媒介机械化、电子化媒介(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规模少数人特定、较多数人不特定、多数人空间小中大周期不规则较规则规则角色随时交替有所限定固定反馈灵活有点困难十分困难信息(表达)不规范较规范规范第三节 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一、传播研究的起源 凡是对传播现象的关注和探索,都可称作“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传播学 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1、自觉性:不具有明确的传播研究意识;2、一般性:始终仅限于某些具体领域;3、系统性:失之于零散4、科学性:夹杂着许多不科学的成份二、传播学的诞生与形成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诞生地在美国1、政治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2、经济广告的发展;大众传播业的发展3、社会正面影响;负面影响4、学术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三、传播学的四大先驱1、政治学家拉斯维尔(19021977)宣传理论;五W模式;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内容分析法。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2、心理学家卢因(18901947)“把关人”;场论,团体动力学;实验法传播学的四大先驱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传播学的四大先驱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19121961)态度说服理论;耶鲁学派;控制实验法四、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威尔伯施拉姆 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立了传播学 一生写了30多部传播学论著,贡献了众多的理论成果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 传播学概论 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形成了“施拉姆学派”五、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播学发展日趋成熟 1、各项成果进一步得到深化; 2、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取向多样化 近年来,两大热门课题: 1、全球(包括跨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2、信息化社会研究(新媒体和数字化传播)两大学派1、传统经验主义学派 美国2、批判主义学派 欧洲经验学派批判学派经验的批判的定量的思辨的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具体实证广泛联系注重效果研究注重控制分析第四节 学习传播学的意义一、信息革命和国家建设 谁拥有最多最优的信息即谁最善于传播,谁成功的可能性就最大!二、大众传播时代的呼唤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 1、著译 2、教学 3、会议 4、团体 5、学科建设第一章结束思考如下问题: 人类传播历史的演进过程是怎样的?有何规律? 如何理解传播?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传播有哪些特性? 传播有哪些类型? 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的美国诞生?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对传播学做了哪些贡献? 施拉姆为何被称为“传播学之父”? 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