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docx
19页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NO4 课题 连续退位的减法课时1教学内容课本第22页例1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的减法连续退位方法,并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联系生活情景进行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连续退位的方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都要向前一位退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课件出示) 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学生板演) 54-21= 79-37= 65-24=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谈话:放暑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 课件出示例1图: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提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 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学生畅所欲言,请小组代表讲图意。
师: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 (2)课件出示23页线段图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集体讨论交流,教师评讲 (3)揭示课题:连续退位减法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计算517-34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十位上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和十位上的数(要少看1)加起来再减 三、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计算题:帮小蜜蜂找花 学生任选一个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2)课件出示做一做“宋家果园种的果树统计图” 看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交流,其他学生做评委 (3)拓展思维练习 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
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只有155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学生试算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续退位减法并且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老师为你们精彩的表现表示祝贺 教学札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NO5 课题 连续退位的减法课时2教学内容P24例2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要求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各种数学问题现在李明的妈妈正需要帮助呢!李明妈妈的信用卡上有507元,买一个348元的大衣后,信用卡上还剩多少钱?请你们帮助算一算.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学生列出算式507-348 (2)学生说算法(鼓励学生的多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各种方法帮助李明妈妈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
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 (3)独立计算:408-119,同位两人互说计算过程 (4)师:想一想,计算减法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尝试归纳,从连续退位、细心计算两方面进行交流 教师小结: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十位是0就要先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借1给个位当10再减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学生独立计算25页第1题 (2)游戏活动:今天大家表现的很出色,下面我们来做个数字游戏好不好? 每人掷三个骰字,根据掷出的数字,你能写出一个三位数吗? 学生按要求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做好记录对于计算准确、解答题目多的小组给予及时表扬 你能用写出的两个三位数做加减计算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向大家展示你们的成果?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回顾学习内容,交流收获 教学札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NO6 课题 连续退位减法课时3教学内容课本第24页例3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使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被减数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8-12= 36-18= 25-17= 80-25= 129-26= 287-76= 180-50= 218-108= 2、做一做下面的各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67-189= 304-166=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 2、学习例3,怎样计算500-185? (1)想想:运用学过的知识,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这道题呢?分小组合作学习,把你的想法同小组的同学说说 (2)班内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怎样用竖式计算 (3)学习竖式计算,请一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4)巩固练习:400-264 (5)观察思考:在计算中,被减数中某一位是0退位后,你发现了什么?(0退位后,计算时要用9减) 注意:退位减法0上有点(退位)用9减。
三、巩固深化 (1)方框内应填什么数? 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2)计算下面各题 900-325 800-367 602-189 400-123 独立计算,对于已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查找原因,认真改正 (3)完成练习六第四题 学生独立解答,填在书上,集体订正,全对的同学给予奖励 (4)解决问题 练习六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班内交流说说你是用怎样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的 练习六第3题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弄清数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学札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NO7 课题 加减法的验算课时1教学内容课本第27—28页例1、例2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要求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加强对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星期天妈妈带小刚到商店购物课件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说说这两辐图的图意 指名学生叙述图意:妈妈到商场给小明买了一套运动服135元,一双鞋子48元,妈妈付给售货员阿姨200元,阿姨找给妈妈17元,找的钱对不对呢? 师:这个问题能直接解决吗?要先求什么?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135+48=183(元) (2)师质疑:这样的计算结果正确吗?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学生先独立思考,检验计算的结果,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验算方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83-135=48 48+135=183 183-48=135 鼓励学生说出自已的不同验算方法 (3)完成第27页下面的“做一做”,让学生说说不同的验算方法。
(4)小结: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交换加数位置,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2、教学例2 (1)师:售货员阿姨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计算结果 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合作探索检验的方法 小组汇报交流检验的方法 (2)学生完成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小结: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差加减数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索了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板书:加减法的验算) 二、巩固强化 1改错题:练习七第2题 学生先验算,判断计算的对错,再把做错的改过来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七第3题并让学生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学生课后完成第1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