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审计准则(XXXX版)要点及其对CPA审计实务的影响.doc
64页新审计准则(2010版)要点及其对CPA审计实务的影响主讲老师:于延琦课程框架第一节 审计准则修订的总体情况介绍第二节 第1101号准则的主要变化及要点第三节 新审计准则对审计实务的影响第一节 审计准则修订总体情况介绍1、 修订审计准则的必要性2、 国际审计准则的重大变化3、 修订审计准则的总体情况4、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1.1 修订审计准则的必要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适应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需要★适应新兴审计实务的需要1.2 国际审计准则的重大变化1.2.1 国际审计准则明晰项目明晰项目是国际审计准则的改进项目,旨在明确注册会计师的目标和要求,提高审计准则理解和运用的一致性,促进国际审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在2008年底完成明晰项目1.2.2 原国际审计准则存在的缺陷●要求不突出,淹没在冗长的文件中●黑体和非黑体字的效力不易区分●英文一般现在时态的表述是否必须执行不清楚●句式结构复杂,语言表达不够简洁、清晰和一致1.2.3 国际审计准则的改进原则●目标导向—每个准则都明确界定执行准则时应达到的目标●明确“要求”-每个准则根据目标提出要求,统一为“应当”●结构调整—将目标、定义、要求作为准则正文,将解释性说明列入应用指南中●语言通俗易懂-改变语言表达方式,力求平实易懂1.3 修订审计准则的总体情况1.3.1 修订目标吸收国际审计准则的最新成果,总结审计准则体系贯彻实施实践,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准则体系,保持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全面趋同。
1.3.2 修订原则●保持与国际审计准则持续全面趋同-实现一一对应,充分采用国际审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程序●遵循科学和透明的制定机制●增强审计准则适应多元主体的需要-采用同一套准则既能审中国企业,也能审他国企业;既能审企业,也能审事业;既能审通用目的财务报表,也能审特殊目的财务报表.1.3.3 修订范围●准则项目国际审计准则 中国现行准则 修订后准则 37 33 37+1=38 对应 调整 前后任沟通准则1.3.4 主要变化●对全部准则按照新体例进行改写,提高准则明晰度●对16项准则的内容进行实质性修订,并制订1项新准则,共有17个准则有实质性变化,其他21个仅体例变化●17个有实质性变化准则清单▲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第1152号—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新增)▲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拆 修)▲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拆 修)▲第1241号—对被审计在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第1321号—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合并 修订)▲第1323号-关联方▲第1341号—书面声明▲第1401号—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第1503号-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第1601号—对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拆 修)▲第1603号—对单一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特定要素审计的特殊考虑(拆 修)▲第1604号—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报告的业务(拆 修)▲取消1621小企业审计▲原1322并入1321会计估计中●修订后准则数量与构成51个准则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个(未修订)▲审计准则44个,其中37个新修订,原准则未修订的7个,即1602—验资、1611-银行审计、1612-银行间函证、1613—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1631—环境事项、1632—衍生金融工具和1633—电子商务▲审阅准则1个(2101未修订)▲其他鉴证业务准则2个(3101 3111未修订)相关服务准则2个(4101 4111未修订)质量控制准则1个(5101修订)修订后准则目录编号准则名称修订情况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未修订1101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修订1111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修订1121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修订1131审计工作底稿修订1141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修订1142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修订1151与治理层的沟通修订1152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修订 新增1153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修订1201计划审计工作修订1211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修订1221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修订1231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修订1241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修订1251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修订1301审计证据修订1311对存货诉讼和索赔分部信息等特定项目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考虑修订1312函证修订1313分析程序修订1314审计抽样修订1321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修订1323关联方修订1324持续经营修订1331首次审计业务涉及的期初余额修订1332期后事项修订1341书面声明修订1401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修订1411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修订1421利用专家的工作修订1501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修订1502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修订1503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修订1511比较信息:对应数据和比较财务报表修订1521注册会计师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的责任修订1601对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修订1602验资未修订1603对单一财务报表的财务报表特定要素审计的特殊考虑修订1604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报告的业务修订1611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未修订1612银行间函证程序未修订1613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未修订1631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未修订1632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未修订1633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未修订2101财务报表审阅未修订3101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未修订3111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未修订4101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未修订4111代编财务信息未修订5101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实施的质量控制修订修订后共51个准则。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个,审计准则44个,审阅准则1个,其他鉴证业务准则2个,相关服务准则2个,质量控制准则1个1.3.5 国际与中国审计准则体系新体例对比国际审计准则 中国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引言目标 审计准则定义要求应用及其他解释性资料 应用指南1.3.6 中国审计准则新体例总则—准则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规范内容、本准则与其他准则关系定义—解释准则中包括的术语目标—明确界定注册会计师执行该准则应实现的目标要求—规定注册会计师为实现目标要求应遵守的要求附则—说明准则的施行日期1.3.7 审计准则应用指南为每个准则配套制定了应用指南应用指南不构成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 应用指南岁理解准则必不可少— 应用指南与准则一同发布,需要注册会计师与准则一同执行1.4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1.4.1 提高准则理解和执行的一致性科学设定工作目标—每项准则都单设“目标"一章,明确注册会计师执行该准则时应实现的目标明确审计工作要求—每项准则都单设“要求”一章,“要求”是注册会计师实现目标的“规定动作”,统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表述.整套准则共有586条要求.重塑结构—审计准则:12万字;应用指南32万字1.4.2 全面体现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主线2006版的审计准则—建立了风险导向的审计框架本次修订将风险导向全面彻底地贯彻到整套准则中—关联方、会计估计、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等准则;特殊目的审计报告类准则1.4.3 增强识别舞弊风险的有效性对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履行这一职责提供更加详细的指导-特别是管理方、会计估计和公允价值、集团审计等舞弊高发领域1.4.3.1增强识别舞弊风险的有效性★关联方准则将判断关联方交易是否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设定为一个工作目标。
纠正了目前部分注册会计师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关联方交易只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充分披露即可要求注册会计师高度关注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和存在对被审计单位具有支配性影响的关联方对舞弊风险评估的影响,并对如何发现隐匿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如何判断关联方交易的商业理由、如何判断管理层对交易是按照公平市价进行的认定是否合理等提供了技术指引.★会计估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如何评价会计估计的合理性提供了详细指导,包括如何运用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如何评价会计估计所依据的假设的合理性等,意在增强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的能力★集团审计准则现准则仅规范了主审注册会计师利用其他参与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工作,仅19条,不足2000字新准则全面规范注册会计师进行集团审计时需要做出的特殊考虑,共64条,8000余字.在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承担集团财务报表审计、对集团各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所执行工作的程度、如何了解和测试集团层面的控制、如何检查合并过程、如何与分支机构审计人员实现双向有效沟通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引1.4.4加强与治理层有效地沟通★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在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都扮演者重要角色★注册会计师和治理层进行有效地双向沟通★新制定了《1152号-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准则1.4. 5增强对小企业审计的相关性★取消了现行的《1621号—对小企业被审计单位的特殊考虑准则》★代之以在每项应用指南中增加“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特殊考虑”的部分★更加强调运用职业判断,着重于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解决问题,而非细化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具体审计程序★针对如何以有效率和效果的方式执行审计工作,新审计准则体系从如何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组织审计工作、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方面,对小型企业审计提供了指导。
总则 制定依据与目的 准则适用范围定义(21个):1.注册会计师 2财务报表 3历史财务信息 4.使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5.通用目的编制基础 6.特殊目的编制基础 7管理层 8.治理层 9.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