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___阿司匹林与氯丙嗪的降温区别.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3765485
  • 上传时间:2018-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6M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机能学设计性实验: 阿司匹林与氯丙嗪的降温区别,立项背景: 1、氯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药,为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已经有50多年的临床应用史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能使体温调节失灵,因而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但其与解热镇痛类药不同,它不但能够降低发热状态下小鼠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状态下的体温而其降温作用与环境温度有明显的关系,环境温度越低其降温作用就越明显因此,与物理降温同时应用,其作用更加明显 如果大剂量使用时,使机体的体温明显降低,基础代谢下降,器官功能活动减少,耗氧量减低而呈“人工冬眠”的状态,有利于手术进行和治疗争取时间因此临床上也用于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氯丙嗪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方向将会是研制作用于谷氨酸系统的药物2、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早在1853年人们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现在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栓作用其在在治疗心脑血管等方面新的适应证的开发,也可用于感冒和各类慢性疼痛的治疗 而作为解热镇痛代表药的阿司匹林,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机体内前列腺素合成酶(cox)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生物合成。

      前列腺素是一族含有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链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各种重要组织和体液中,多种细胞都可合成PG可使发热者的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但不影响正常体温 3、阿司匹林和氯丙嗪均能使机体体温下降,但其降温特点都有所不同实验设计要点,选择实验对象 确定样本例数、分组方法 明确给药途径、剂量、观察时间 明确观察指标、测定方法 拟定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氯丙嗪的药理作用,CNS-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体温调节作用 植物神经系统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解热、镇痛 抗炎、抗风湿 影响血小板的功能,体温调节: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发烧,研究方案,.小鼠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适应能力差,一般在 18~22°C,小鼠没有汗腺,通过身体水分的蒸发来防止体温升高 所以,小鼠不能耐热,当环境温度达37°C时就开始死亡因此我们利用小鼠的这一生理特点来观察氯丙嗪和阿司匹林的镇静和降温作用, 并掌握其降温作用特点,比较其降温作用的不同点其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对照法,实验目的和意义 实验材料和试剂 实验对象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结果预测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实验设计的内容,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对小鼠体温的测量方法。

      观察不同环境温度下氯丙嗪对机体体温的影响及其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小鼠体温调节的特点二、实验对象:小鼠(雌鼠、雄鼠各半,体重为22g),实验器材和药品: 主要仪器:肛表(至少六个)、大烧杯(9个)1mL、 注射器(7个)、 冰箱(或大盆中放入冰块)、 5号针头(7个)、电子天平主要试剂和药品:0.08%盐酸氯丙嗪溶液、1%阿司匹林溶液2%2,4-二硝基酚、液体石蜡、生理盐水,,捉拿方法:从笼盒内将小鼠尾部捉住并提起,放在笼盖(或表面粗糙的物体)上,轻轻向后拉鼠尾,在小鼠向前挣脱时,用左手(熟练者也可用同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抓住两耳和颈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和手掌心夹住背部皮肤和尾部,并调整好动物在手中的姿势固定方法:使小鼠呈仰卧位(必要时先进行麻醉),用固定针将小鼠固定在小鼠实验板上小鼠的捉拿、固定 捉拿小鼠方法:,测量小鼠的体温的方法,,将测温探头末端涂少许液体石蜡,轻轻插入小鼠肛门约1cm,并固定于尾部待显示温度数据稳定后,读取并记录小鼠体温,然后轻轻拔出测温探头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 取小白鼠随机分组,称重编号,分为ABC三组,A组发热降温实验,B组正常体温(室温实验) 、C组低温实验, 每组六只,各组又在以两只作为一组(实验组、对照组)分为甲乙丙三组。

      甲组注射阿司匹林溶液0.1mL/g,乙组盐酸氯丙嗪溶液0.1m1/10g,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0.1ml/10g实验组小白鼠分别腹腔注射盐酸氯丙嗪溶液和阿司匹林溶液,对照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用电子温度计测正常小鼠体温,按实验要求,给甲乙丙注射相应的药物30min 后测试并记录小白鼠体温并观察各组小白鼠的活动情况并记录用2,4-二硝基酚致小白鼠发热实验,先用电子温度计测小白鼠正常体温(测温探头插入直肠6cm)后,皮下注射2%2,4-二硝基酚 0.045ml/10g,30 min后开始测试体温当体温升高0.8℃以上时实验按实验要求,给甲乙丙注射相应的药物,30min 后测试并记录小白鼠体温并观察各组小白鼠的活动情况并记录用电子温度计测正常小鼠体温,按实验要求,给甲乙丙注射相应的药物,用药后将甲乙丙三组小白鼠放入冰箱冷藏室(或放有冰块的盆中) 30min 后测试并记录小白鼠体温并观察各组小白鼠的活动情况并记录A组发热降温实验,B组正常体温(室温实验,C组低温实验,2、流程图:A、B、C三组注射药物,测量体温并记录,,3、 给小鼠分组,注射药,,甲组注射 阿司匹林 溶液0.1mL/g,,,,,1~6号小鼠,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0.1ml/10g,,,,,,A、B、C、三组小鼠各6只,分为甲乙丙三组,,乙组注射盐 酸氯丙嗪溶 液0.1m1/10g,4、各自记录A组发热时降温实验、B组低温实验、C组正常体温实验甲、乙、丙的数据,比较操作前后各小鼠的体温变化。

      结果记录于下表鼠组 药物 环境 活动情况 体温,用药前 用药后 用药前 用药后30min,甲 阿司匹林 室温,乙 氯丙嗪 室温,丙 生理盐水 室温,,,,,,观察指标,用药前后小白鼠的活动情况以及用药前后小白鼠的体温变化,,,预期结果,1、发热时降温实验:甲、乙、丙三组小白鼠用药前活动倦怠,安静;体温明显高于正常体温用药后,甲、乙两组小白鼠活动趋于正常,活动相对活跃,体温恢复正常;丙组小白鼠用药前后活动情况以及体温基本一致2、正常体温实验:甲、乙、丙三组小白鼠用药前活动活跃(正常活动情况),体温正常甲、丙两组小白鼠用药前后活动情况及体温基本一致;乙组小白鼠用药后,活动情况变少,出现战栗现象,体温与环境体温基本一致3、低温试验:甲、乙、丙三组小白鼠用药前活动少,出现战栗现象,体温正常用药后甲、丙两组小白鼠活动情况及体温与用药前无异;乙组小白鼠用药后活动变的更少,战栗现象加剧,体温与冰箱温度基本一致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1、数据的处理:由于实验小鼠为18只,总数小于50只,因此我们采用t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推断。

      分别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再运用t检验计算t值按照α=0.05水准,判断p0.05,即可判断此研究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注意事项:,1.实验时室温要保持稳定 2.小鼠正常体温在36.5~37.5摄氏度范围,应注意选择,体温过高或过低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体重也要控制好,不同体重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