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安馆藏民国瓷.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27680924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安馆藏民国瓷高安馆藏民国瓷 刘金成 民国时期,由于瓷业人才的培养、产品工艺的升级换代和瓷艺家们的励精图治, 使得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别开生面,一改之前宫廷式工笔细腻的画风, 而融入了文人画家的创作思维和理念,瓷画艺术效果凸显,留下了强烈的时代烙印 如果说清代之前生产的陶瓷产品是集实用与陈设于一体的话,那么民国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已开始进入到艺术陶瓷与实用陶瓷剥离分类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是一大批名家及“珠山八友”的创作风格,他们引领中国陶瓷进入到陶瓷艺术创作的殿堂,乃至发展延续至今 虽然高安博物馆所藏民国精品瓷器有限,但也可从中窥视到当时陶瓷艺术面貌之一斑 民国仿雍正款青花鹰菊图盅(图1) 高6.5厘米、口径6厘米外腹壁绘雄鹰、芦菊图,器内光素此盅杯吸纳了明清时期“蛋壳胎”的制作技艺,胎体薄如蝉翼,胎质洁白细腻,釉质莹润,口沿涩胎一周图案布局得体,以青花绘画雄鹰和芦、菊装饰杯身底足署“雍正年制”青花款从画意、构图及分水技法分析,可能为民国时期王步创作 王步(1896~1968年)字仁元,号竹溪道人、陶青老人,斋名“愿闻吾过之斋”,江西丰城长湖竹溪人,有“长湖”“竹溪”等款识,是近代景德镇最负盛名的陶瓷绘画名家。

      其创作生涯历清末、民国及新中国早期三个时代创作初期主要以彩绘工细的小件器物为主,并极力吸收解读清三代青花分水技巧,尤其是康熙瓷器的青花分水技法19世纪20年代以后,受王琦等人的影响,专攻彩绘及青花写意笔法,将青花绘画的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独成一派王步留世作品主要以绘青花山水、人物、花鸟多见其构图严谨,布局合理,运笔飘逸自如,作品整体画意以及青花分水效果从浓到淡渲染得极富层次感,以瓷坯上作画之难度,竟达到宣纸作画的效果,故有“青花大王”之美誉 民国时期仿清康、雍、乾及光绪年间的瓷器蔚然成风,成为时尚该青花鹰菊纹盅就属王步这一时期的精品王步这一类创作风格延续时间较长,对之后的瓷器绘画影响较大 民国余鹤筠款粉彩花鸟瓷板(图2) 纵38.7厘米、横12.4厘米瓷板主体纹饰绘白头翁一对憩息于竹篱之上,底部绘盛开的黄菊和紫菊,周边以芦苇点缀画面右上侧竖书行草诗文:“力战霜风志亦奇,令人惭愧对此卉诚恐避俗花归去,故留清影慰相思落款:乙酉(1945年)□冬以南功于国大意高安余鹤筠画,下印红色篆体“鹤筠”印章 瓷板画创烧于明清,兴盛于民国,至今仍是瓷画家们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属民国时期装饰性艺术瓷,并有纸、绢等画的立体画面效果,且不易受高温、潮湿影响,极易保存。

      白头鸟又名白头翁,自古至今是画家们常用的创作题材该画面中以白头翁和艳菊来喻意美好的爱情,白头偕老,忠贞不渝余鹤筠款粉彩花鸟瓷板画胎质洁白细腻,釉面莹润,做工精细,画面设色得体,为民国景德镇瓷板画中的力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瓷板画作者高安人余鹤筠,乃民国颇有成就的瓷器绘画家景德镇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瓷都之美誉,工匠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就清代至民国时期而言,景德镇陶瓷行业分工细致,且各工种的从业者大都有各自相同的籍贯如就江西范围内来说,丰城人主要从事陶瓷拉坯,都昌人从事烧窑,抚州人大都从事打杂行当等,而制作陶瓷中所用的利坯刀则为在景德镇铁匠铺从业的高安人打制余鹤筠款粉彩花鸟瓷板说明,清到民国时期高安人在景德镇陶瓷生产过程中,不仅打制坯刀,还从事陶瓷绘画创作,且造诣较深,属经过“民国瓷校”之类的制瓷培训机构毕业的专业性画家该瓷板对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及高安地域文化很有意义 民国余元昌款彩绘陶潜爱菊瓶(图3) 高27.2厘米、口径5.4厘米直口,溜肩,鼓腹下渐收,胫部外扬,平底,圈足颈肩交接处描金一圈,瓶身浅绛彩绘山水人物装饰画面彩绘一老者手执寿杖,上吊葫芦酒瓶,与一肩背菊篓的书童交谈。

      留白处墨彩草书“陶令篱边菊,秋来色更佳”“依六如老人法书于珠山之西轩,新安余元昌绘”,其后红彩绘一圆形押脚章构图空灵,设色合谐,绘画运笔娴熟该瓶釉质莹润光亮,足端涩胎,胎质细腻,造型规整 清至民国景德镇涌现了一大批瓷绘名家,如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等均极具代表性余元昌,又名余远生,清末民国时期瓷绘小名家,名气虽不及“珠山八友”等大家,但作品较多,主要以绘画山水人物为主尤其是该瓶的创作技法,在继承清代浅绛彩绘风格的基础上,创新出水粉彩绘瓷器的新品种,对景德镇新彩瓷的绘画创作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民国彩绘人物故事什锦盒(图4) 高22.2厘米、口径17.9厘米、底径16.8厘米拱形盖,子口,四层,圆形,直壁,每层子母口套装,器壁两侧对称置描金双系(双系配铜环),平底中心稍凸盒盖面彩绘山水人物故事图,并墨书楷体“富贵长春”字样,每层器壁彩绘内容不尽相同,山水人物都有些许变化每层器壁的另一侧隶书大字“大富贵,亦寿考,多福禄,宜子孙”; 行书小字“辛亥仲冬寄赏轩作于南昌”盒通体施白釉,色泛青,釉汁洁白,莹润光亮圈足涩胎,胎质洁白细腻 什锦盒创烧于清代,最多10层,可拆卸,主要用于盛放数种不同的点心小吃,层层相叠相扣,每层内各可存放不同的食物。

      多层什锦盒既卫生又不占地方,且诱人食欲,是古代食具中的巧作此什锦盒为民国时期典型的堂明款瓷器,它不仅对研究民国的饮食文化有意义,而且对研究民国水粉彩及景德镇堂明款瓷器生产有史料价值 民国粉彩山水人物花瓶(图5) 高18.8厘米、口径4.8厘米、腹径27厘米、足径5.2厘米瓶腹部用粉彩绘山水人物图,上部留白处以黑彩竖书:“辛未(1931年)之望月仿石如大意龙岗居士,岩泉邹岭写”,后钤一椭圆形红色印,外底心篆书“岩泉”红色章款画面远山近水错落有致,生气盎然笔触细腻娴熟,绘画风格、用料设色承师汪野亭山水画风明显,但似有出蓝之意味此器造型规整,胎薄体轻,釉面洁白光润,纹饰淡雅清新,款识书写流畅,为民国典型的粉彩山水瓷画中的佳作 邹岭,字洁,号龙冈居士,江西乐平人拜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为师,汪派山水传承弟子作品布局合理工整,较少用题跋,多钤印,繁密中见空灵 民国“南昌新中华出品”粉彩团龙团凤纹茶盏(图6) 高9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3.8厘米 弧形盏盖,圈形盖钮; 盏撇口,直腹下折,圈足; 盏托呈仰斗笠形,平底圈钮中间书有红款“南昌新中华出品”字样。

      圈钮外壁下部绘有红彩连弧点纹一周和弦纹一周,盖面绘对称粉彩团龙团凤和蝙蝠纹饰,口沿绘有粉彩回纹一周盏口沿外亦绘回纹一周,腹壁绘对称粉彩团龙团凤和蝙蝠纹饰,近底绘有弦纹一周,圈足绘弦纹一周盏托内口沿绘水浪纹一周 在文物市场乃至博物馆的藏品中,能见到不少署有“南昌中华瓷庄”“南昌新中华瓷庄”“南昌中华公司”“南昌新中华公司”“南昌新中华出品”“江西新中华出品”款的瓷板肖像、茶具、成套餐具等日用陶瓷器20世纪30年代,南昌市百花洲周边的繁华路段陆续出现规模不等的大小瓷庄,如中山路上的“程兴盛瓷庄”“艳芳瓷像馆”,南昌西大街(今子固路)上的“中华瓷庄”“光华瓷庄”,民德路上的“新中华瓷庄”等当时省会南昌瓷庄众多,商铺林立,其中不乏精品力作,如近代著名瓷画大师刘希任的“粉彩加官进爵图爆竹瓶”,涂竹庄的“粉彩携琴访友茶杯”“粉彩写经换鹅茶壶”,汪野亭得意弟子夏玉明的“粉彩青绿山水火柴架及烟缸”,刘禅的“粉彩雪景牙签筒”等 “新中华”在南昌陶瓷业界中,其规模、产品质量及画师水平当属前列白胎瓷来源于景德镇,在南昌瓷庄上彩后进行第二次烧成,有民国“官窑”瓷器之称,属景德镇瓷庄堂号类生产瓷器的分支。

      其在制瓷工艺上有一些更新和突破外,使用的装饰材料及绘画风格均保留了清代粉彩的工艺特征粉彩团龙团凤纹茶盏,就是众多“新中华”瓷器中的代表,其精细规整的做工,细腻典雅的纹饰,以及白色釉质的莹润、胎质的坚细等,均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民国“南昌新中华出品”粉彩团龙团凤纹花口盘(图7) 高2.8厘米、口径14.4厘米、底径7.8厘米花口,浅腹,斜腹壁下收,圈足,平底口沿饰粉彩弦纹和回纹相间一周,盘内绘粉彩团龙团凤和蝙蝠纹外壁光素无纹饰,近底部有凹弦纹一周足底红釉书“南昌新中华出品”全器施白釉,釉厚莹润胎白坚细,造型规整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研究价值 团龙团凤纹最早出现于清代早期,民国时期大量使用,以粉彩见多在构图设计方面,民国与清代变化不大,但在绘画工艺上,民国更为工整精细,图案写实逼真,色彩运用贴切 民国“南昌新中华出品”款粉彩喇叭形执壶(图8) 高14.7厘米、高12.7厘米、口径4.9厘米、底径9厘米执壶呈倒喇叭状,盖面稍斜,宝珠钮,钮一侧有一小气孔; 壶子母口,折肩,直腹壁下部外扩呈喇叭形,圈足,圈足外墙呈斜坡状,腹壁两侧置长曲流和扁条凸节耳形把柄。

      盖面绘粉彩云纹,外环一周草叶纹,盖钮顶部红彩绘一八瓣花纹; 壶肩部饰粉彩绿地二方连续回纹,腹部对称两侧各饰一主体纹饰,分别为粉彩团龙纹和团凤纹,下腹近底部粉彩海浪纹一周外底中心红彩书行楷“南昌新中华出品”字样通体施白釉,釉汁莹润光亮子母口沿及足沿均露涩胎,胎质洁白细腻坚致造型别致,做工考究,属民国壶类工笔粉彩画中的佳器 民国窑变釉蝉形壁瓶(图9) 高26厘米壁瓶整体呈蝉形,雕塑成型长方形口,口置一挂孔,底部有孔眼正面施豆青釉为地,蝉的支体皱褶处和蝉翼尾部加紫红色窑变釉装饰 壁瓶以挂于墙壁而得名,器型均为常见花瓶之竖剖的一半,靠壁一面平坦,便于挂设该壁瓶正面整体以一只栖息蝉为造型,贴壁一面平坦,从上部挂孔和下部漏水孔分析,当为钉挂在厨房,用于插放筷子,属筷筒餐具类器具窑工们制作该壁瓶时匠心独运,以独特的构思,使厨房日常琐碎平淡的生活具有装饰化、个性化、艺术化,极具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蝉瓶正面施豆青釉加紫红色窑变,将蝉身的明暗褶皱体现得淋漓尽致该蝉瓶属民国时常见的雕塑类陶瓷,虽不属雕塑瓷中的精品,但也制作精巧,造型生动,有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责编 耕生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