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善教育评价机制推进教育评价改革.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46110464
  • 上传时间:2023-07-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完善教育评价机制,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对各级各类学校进步办学程度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的变革可以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形式和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进步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开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开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使各类人才效劳国家、效劳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才能显著增强这些战略思想进一步明晰了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评价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在变革,学生身心安康、才能开展等逐步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获得了本质性的进展但是,我国教育评价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继续推进教育评价机制的变革一、综合全面评价学生开展的政策和理念已经确立中央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明确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意义,努力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评价理念202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印发了《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评价改革被列为六大课程改革目的之一,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老师进步和改良教学理论的功能”,并对课程评价提出了详细的意见。

      2022年12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精神,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建立以促进开展为目的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创新才能与理论才能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老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开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老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空间确立了包括根底性开展目的和学科学习目的的评价标准根底性开展目的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才能、交流与合作才能、运动与安康、审美与表现,学科学习目的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根据应该说,这些评价标准的变化是评价理念的一大进步同时,还明确要求不得將学生的成绩排名次、公布另外,对中小学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也作出了相关规定,鼓励在中考、高考中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并特别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按中考成绩给地区、学校和学生排队并公布名次”为了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部分省市出台相关规定,制止利用考试成绩排名炒作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以纠正过分看重考试成绩的做法。

      例如,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2022年出台了“高考考生成绩作为个人隐私、严禁进展高考成绩排名”的规定,并对违规公布高考成绩、炒作“高考状元”的学校和有关负责人进展了严肃处理2022年继续坚持对高考考生的成绩严格保密,以制止各地对高考成绩排名,炒作升学率同时,稳步推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强化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要求高校进一步改良录取程序和方法,充实录取工作人员,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等内容,以更好地落实在一定分数段内结合高考成绩和中学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考生的方法二、教育评价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过分强调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过分强调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助长了对学业成绩的片面追求,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全面开展据2022年对8省79个县1409所中小学四、八年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49.4%〔四年级〕和17.8%〔八年级〕的学校每学期统一考试的次数在“6次及以上”,18.6%〔四年级〕和54.8%〔八年级〕的学校每次考试都排名次并公布很多地区以学生考试成绩排名作为“奖优罚劣”的根据,特别是作为老师、校长、学校绩效考核的指标,与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导致学校狠抓学习成绩,强化课业训练,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

      2.教育评价指标重智、轻德、轻能,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开展尽管近年来学生身心安康逐渐受到关注,但文化课成绩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单一的评价标准导致教育评价对教育理论的导向功能出现偏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周课时超标、音体美课时遭挤占、课外等乱象都是其直接后果社会评价体系对教育系统内部评价的偏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很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根据还是学历文凭,选人用人看毕业生就读大学的层次,“985”、“211”高校毕业生会优先录用因此,家长送子女承受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要获得好成绩、上重点中学、考上重点大学,社会用人制度导向产生的功利心态,进一步助长了根底教育追求考试成绩、名校升学率的不良倾向3.单一的书面考试方式难以考察学生的多方面才能多年来,书面考试一直是大多数学校评价学生开展的最主要的评价方式学生开展过程的记录、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的观测、参与社会理论活动的记录等反映学生开展过程和多方面素质开展程度的评价方式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单一的书面考试的评价方式,一方面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展程度未能进入评价者视野,从而弱化了学生追求全面开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书面考试多局限于知识的记忆,难以考察学生真实的才能,很多学生靠机械记忆或突击式的复习也能获得优异的评价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将贻误学生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开展。

      4.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开展需求的匹配度缺乏全面评估对于靠近“出口”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构造必须与经济社会开展的需求相匹配,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如何判断这种匹配程度?这就需要从人才的使用者角度开展测量和评估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有了一些部分的探究,但是还缺乏整体的、全面的判断 第 页 共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