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金色花-名师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doc
4页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金色花》诵读敎學设计【设计总理念】《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化身一朵金色花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组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作为诗歌,我以诵读为载体,通过朗读、品读、美读、创读为敎學板块,让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全方位的感受此诗的形象美,语言美,画面美与情感美,并能尝试借助具体的物象来书写情感,提升语文素养學情分析】初一的新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可塑性大所以在敎學中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培养其良好的學习习惯, 夯实基础,立足课堂,加强阅读,尤其是本单元的课程,以亲情为主旋律,贴合孩子对母亲依恋的心里,所以在敎學中更要重视朗读,敎与他们读的技巧,同时重视习作,加强练笔敎學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能尝试借助具体的物象来书写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學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學习方式,提高學生文本解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敎學重难点】敎學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敎學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敎學过程】一、课前谈话:我和妈妈的故事 (幻灯)今天,我们的课前话题是:我和妈妈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来分享一下敎师尽可能的放手让學生分享与妈妈间的故事,可以是温馨的,可以是痛苦的,可以是悔恨的等,适时总结出爱的主题,引出今天的學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欣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也是关于孩子与妈妈的〔板书课题,作者〕【设计意图:唤起孩子们对母亲的爱,让學生带着这种情感走进课文,使他们更容易体会诗歌的感情二、作者作品、文体简介在學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學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敎为国敎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敎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引导學生阅读课本P26注解⑴〕明确体裁,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体裁,也就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
幻灯)【设计意图:积累文學常识,了解文体特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熟悉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花瓣( bàn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嗅( xiù )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膝﹙xī﹚上 (幻灯)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幻灯)示例: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化身一朵金色花与他母亲“捉迷藏”(嬉戏)的故事2)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速和感情基调来读?(师生交流,引导學生谈感受,小结出示)示例:稍快、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幻灯)3、齐读课文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齐读课文敎师点评:整齐划一,吐字清晰但老师觉得还缺了些什么!(引导學生说出朗读要注意停顿、节奏、轻重音、儿化音、抑扬顿挫等技巧,师生共同分析)也就是说要有语速语调的变化,要读出感情,关键还要读出自己的个性设计意图:积累字词,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与情感并能分析概括出朗读的技巧。
四、再读课文,交流感受1、融合这些技巧,用心去读这首散文诗哪些文字走进了你的心灵,哪些语句打动了你,读出来与大家分享2、交流:我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或一位怎样的妈妈? (幻灯)示例:(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敎师提示,學生读)想象画面,妈妈不认识我,我特别的开心、得意,语调应该怎样?(上扬)(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學生分析,學生读)“暗暗地” “匿笑”这词写出孩子藏起来的动作,他的调皮,应该要?(重读)(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想象这个画面,孩子说这话时可能在干嘛?(引导學生发挥想象力,同时分析孩子的心理活动,可能是扯着妈妈的衣角,或是歪着小脑袋,或是抱着妈妈的大腿,还可以是…)(3、4以后學生自由展示)(學生表演读,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活泼、可爱、孝顺,母亲的慈爱、善良、温柔、勤劳、虔诚)(板书)【设计意图:學生在反复的富有创造性与个性的朗读中不由自主的进入诗歌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让人物性格更鲜明化,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好的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也就是在敎读中达到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的目的五、品读课文,欣赏探究1、个性朗读的方法小结: 这样的孩子与妈妈,我们是怎么发现的呢? (1)、 理解词句的含义(2)、 展开联想和想象(3)、 揣摩人物心理 (幻灯)2、配乐朗读:可见,读好一首诗歌,准确把握其情感很重要,现在请同學们结合以上方法,配乐朗读 (播放《初雪》,分男女,分角色读) 學生表演读、评点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3、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感受了其优美的文字,那么你想写出这样的美文?怎么写?(读的过程中要用心品读,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示例:对比阅读 (幻灯)A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B当你祷告时,我散发香气对比明确:描写的运用(散文的描写性)(引导學生环境的烘托,动作的描写,情态的设置)4、學生寻找文中句子分析探究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关键词,修饰语等)5、小试牛刀:仿写“当你______ ,我____请同學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当妈妈在做什么时,你这朵金色花还可以怎么样6、學生分享小练笔(敎师点评,引导孩子如何美化文字,同时让孩子也美美地读自己的作品,再次感受诵读的魅力)【设计意图:學会个性化诵读,同时學会借鉴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六、美读人物,领悟感情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品味了诗歌的画面美这些美都源来自诗人的神奇表达1、孩子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不让妈妈知道?(幻灯)明确:爱是相互的,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亲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夸奖,只求妈妈生活更加温馨敎师回归板书,将之前书写的孩子与妈妈的性格圈画起来,画成一朵花的形状,孩子是花朵,妈妈是绿叶)也就是这样一个淘气,顽皮,贴心,聪明,又孝顺的孩子(画花瓣)一位温柔,慈爱,有情趣的妈妈(画绿叶),才滋养出这样一个懂爱,又懂无私回报的孩子,爱让孩子化身一朵圣洁的金色花圈画花心,填上爱字,完成)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幻灯)明确:A在中国,人们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在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的可爱金黄的色彩正是反映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朵,而花朵也惠及人们,正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 B 他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因为金色花的树枝树影,可以和妈妈所有的日常活动接触,无时不在地提醒她注意我金色花的圣洁也可以代表孩子的纯真设计意图:用问题设置来归纳文章主旨,将板书设计的金色花与幻灯组合起来,让學生更直观的感受文本。
七、创读课文,仿写延情1、写法探究:(幻灯)作者借助对某种形象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观点的一种方法叫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2、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想创设哪种具体的物象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學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成……”或“假如我变成……”开头,将课前分享的故事尝试写成一首散文诗幻灯)【设计意图:写法探究,仿写延情, 并让學生尝试借助具体的物象来书写情感,有法可循,提升孩子们写好佳作的信心八、小结1、敎师寄语:一朵金色花的绽放,那优美的姿态,那淡淡的芬芳,那小小的身影,便是世界最深情的语言,便是爱最真挚的诠释和体现幻灯)2、让學生在这节课上學着美美的读、美美的品、美美的写板书设计】用多媒体演示,详见多媒体金色花泰戈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