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课时地球公转的影响.doc
9页地球公转及其意义】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注意:1.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黄赤交角与五带 A.α为黄赤交角,目前等于23026’,β为地轴与黄道面交角是66034’ 二者之间关系是互为余角 B.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极昼极夜围的变化 C.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0一黄赤交角的度数D.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 ,温带范围变 ,极昼极夜范围扩 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反之3.黄赤交角与四季变化黄赤交角是形成地球上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①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地球上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什么时间离直射点近,什么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就大,什么时间直射点向某地接近,什么时间该地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相反A.就全球范围来讲,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0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圆心,在地表呈同心圆向四周递减。
B.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C.随季节变化规律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每年直射两次②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太阳直射半球昼长夜短,太阳向哪移动,哪半球昼长增加)A地球昼半球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B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他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③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单一的公转,在这种条件下,一昼夜就是一年,也就是说,昼夜交替也与公转有关再说季节变化又并非单纯是地球公转的结果,如果没有地球自转轴对于公转轨道面的倾斜,地球公转本身不会引起季节变化总之,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都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结果二、用列表比较法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直射点昼夜长短昼夜变化极昼极夜状况春分日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春分日到夏至日赤道向北移至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时间越长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北极附近极昼范围变大;南极附近极夜范围变大夏至日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时间越长;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内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为极夜夏至日到秋分日北回归线南移至赤道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时间越长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北极附近极昼范围变小;南极附近极夜范围变小秋分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秋分日到冬至日赤道南移至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时间越短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北极附近极夜范围变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变大冬至日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变长,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时间越短;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内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为极昼冬至日到春分日南回归线北移至赤道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时间越短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北极附近极夜范围变小;南极附近极昼范围变小归纳:(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4)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5)除春分日、秋分日,纬度越高,昼夜之间的差距越大 (6)昼夜长短的变化,可借助以下两图进行直观形象的记忆:2 求某地纬度昼长或夜长利用光照图或相关信息,计算出某纬度所在的纬线圈昼弧所跨的经度A,则此纬度所在的昼长=A/150,夜长=24—A/150 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 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正午 纬度变化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 北回归线 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季 以北地区 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高度 节 南回归线 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变 以南地区 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变化 化 回归线之 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 间地区 其他地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从上可以看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着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公式:H=900-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之差900-│Φ-δ│(其中Φ为直射点的纬度,δ为所求地的纬度)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同在南半球或者同在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纬度之和2)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除按公式H=计算外,利用图示法也非常便捷例题】① 右图所示:当太阳直射 B点(100N)时,A点(400N)正午太阳高度是: 600 ②当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0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口市(200N)正午日影朝南 B、这一天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我国这一天昼长夜短 D、这一天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 (3)若计算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零,说明此点在晨昏线上;若小于零,说明此点此时为极夜 (4)若无特殊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都是指的北半球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则视直射点与所在地的南北关系而定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①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落小,日影越长②日影方向背向太阳,如太阳在某地的正南方,则日影朝正北;太阳在某地的西北方,则日影朝东南方向③上午(当地地方时,而不是区时)太阳总是在某地的偏东方,则日影朝偏西方;下午太阳总是在某地的偏西方,则日影朝偏东方 注: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的太阳从东北方向日出,从西北方向日落;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的太阳从东南方向日出,从西南方向日落;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日落如图所示:(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5)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课后练习】1、下列各图(阴影表示晚上)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B )我国海南岛南部一年内最短白昼为11时2分,最长为13时14分,差值约为2小时;漠河一年内最短白昼为7小时左右,最长达17小时,差值约为10小时据此回答:2、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白昼最短时,海南岛和漠河气候都寒冷 B、由上述可知,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C、海南岛南部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D、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所以此时漠河是夏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南岛一年中可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海南岛属于五带中的热带B、漠河白昼时间为17小时,海南岛最长只有13小时14分,所以夏季漠河气温比海南岛高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相等D、漠河是我国位置最北的村庄,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回答:4、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南,靠近北回归线的地方 C、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5、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是: A、白昼最长 B、正午太阳高度 C、大气温度 D、降水量6、在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河套平原因气温低而农闲 B、塔里木河因引水过渡而断流 C、刚果河河水急剧暴涨 D、亚马孙河航运异常繁忙读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完成:7、甲地的纬度是:A.0° B.5°N C.5°S D.15°S8、若乙地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则乙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a、b两城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旗杆(等高)的影长及朝向如下图,据此回答:9、关于a、b两城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地转偏向力比b地大 B.a地自转角速度比b地大C.b地昼长的变化幅度比a地大 D.b地自转线速度比a地大10、若a、b城位于同一大陆,则该大陆可能是:A.澳大利亚大陆 B.亚欧大陆 C.非洲大陆 D.北美大陆11、当a地杆影长为0时,则: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C.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 D.恒河正处在枯水期下图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米尔迪拉市(约34。
S,143E)的太阳能热力塔式发电站景观图它由200面大聚能镜和一个大铁塔组成,镜子聚焦将太阳光反射至塔上,塔内产生的热量与天然气、水混合后,形成太阳能热发电塔底镜子的朝向和角度还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据此完成25~26题12、6月22口,荇要获得最强太阳辐射能,镜面与地面的倾角应调至A.32°34′ B.10°34′ C.57°26′ D.56°13、该地建太阳能电站的区位优势有 ①位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 ②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晴天较多 ③地处墨累—达令盆地,水源有保证 ④靠近该围东南部,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14、此时北京时间为 A.7时 B.15时 C.17时 D.21时15、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