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的分类标准.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79643281
  • 上传时间:2022-08-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的分类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1年8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的通知  (90)建标字第691号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土的分类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8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建设部   1990年12月30日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水利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负责主编,并会同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9个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土分类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针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标准系初次编制,执行过程中,希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充实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水利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紫竹院,邮政编码10004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1990年10月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了统一工程用土的鉴别、定名和描述,便于对土的性状作定性评价,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程用土;不适用于混凝土所用砂、石料和有机土  注:工程用土指工程勘察、建筑物地基、堤坝填料和地基处理等所涉及的土类、有机土指土料中大部分成分为有机物质的土  第1.0.3条 本标准是工程用土的通用分类标准各行业的工程部门可根据各自的专门需要,编制专门分类标准  第1.0.4条 土的各项分类试验,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2.0.1条 工程用土的类别应根据下列土的指标确定:  一、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  二、土的塑性指标:液限(ωL)、塑限(Wp)和塑性指数(Ip);  三、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第2.0.2条 土的粒组应根据表2.0.2规定的土颗粒粒径范围划分  粒组划分         表2.0.2   第2.0.3条 土颗粒组成特征应根据土的级配指标的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不均匀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d60——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上的某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为总土粒质量的60;    d10——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上的某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为总土粒质量的10。

        二、曲率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d30——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上的某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为总土粒质量的30  第2.0.4条 细粒土应根据塑性图分类塑性图的横坐标为土的液限(ωL),纵坐标为塑性指数(Ip)本标准规定有两种塑性图,可根据下列所采用的液限标准进行选用:  一、当取质量为写76g、锥角为30°的液限仪锥尖入土深度为17mm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时,应按塑性图2.0.4-1分类  二、当取质量为76g、锥角为30°的液限仪锥尖入土深度为10mm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时,应按塑性图2.0.4-2分类 第2.0.5条 土中有机质应根据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骸和无定形物质判定有机质呈黑色、青黑色或暗色,有臭味,有弹性和海棉感,可采用目测、手摸或嗅感判别  当不能判别时,可采用下列方法:将试样放入100~110℃的烘箱中烘烤,当烘烤后试样的液限小于烘烤前试样液限的3/4时,试样为有机质土  第2.0.6条 工程用土分为一般土和特殊土两大类  一、一般土按其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可划分为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粗粒土、细粒土,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粗粒土按粒组、级配、所含细粒的塑性高低可划分为16种土类;细粒土按塑性图、所含粗粒类别以及有机质多寡可划分为16种土类。

        二、本标准所称的特殊土包括黄土、膨胀土和红粘土,可按其塑性指标在塑性图上的位置初步判别  第2.0.7条 土类代号由基本代号组合构成基本代号及其含义应符合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  第2.0.8条 表示土类的代号按下列规定构成:  一、一个代号即表示土的名称  二、由两个基本代号构成时,第一个基本代号表示土的主成分,第二个基本代号表示副成分,或土的级配,或土的液限  三、由三个基本代号构成时,第一个基本代号表示土的主成分,第二个基本代号表示液限,第三个基本代号表示土中微含的成分  第三章 土的分类  第3.0.1条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巨粒土;  二、试样中巨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15~50的土称巨粒混合土;  三、试样中巨粒组质量少于总质量的15的土,可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  注:当散布在土内的巨粒,其体积对土的总体性状有影响时,可不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并应予以注明  第3.0.2条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分类定名,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的分类       表3.0.2   第3.0.3条 试样中粗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粗粒土。

        第3.0.4条 粗粒土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试样中砾粒组质量多于总压量的50%的土称砾类土;  二、试样中砾粒组质量少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砂类土  第3.0.5条 砾类土应根据其中的细粒含量及类别、粗粒组的级配,按表3.0.5分类  砾类土的分类    表3.0.5  注:表中C或M根据表3.0.9或3.0.10确定  第3.0.6条 砂类土应根据其中的细粒含量及类别、粗粒组的级配,按表3.0.6分类  砂类土的分类          表3.0.6   第3.0.7条 试样中细粒组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细粒土  第3.0.8条 细粒土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试样中粗粒组质量少于总质量的25%的土称细粒土  二、试样中粗粒组质量为总质量的25%~50%的土称含粗粒的细粒土  三、试样中含部分有机质的土称有机质土  第3.0.9条 当采用图2.0.4-1所示的塑性图确定细粒土的类别时,应按表3.0.9分类   细粒土的分类          表3.0.9  第3.0.10条 当采用图2.0.4-2所示的塑性图确定细粒土的类别时,应按表3.0.10分类   细粒土的分类          表3.0.10  第3.0.11条 含粗粒的细粒土应按表3.0.9或3.0.10划分。

      并根据所含粗粒类别,依据下列规定分类:  一、粗粒中砾粒占优势,称含砾细粒土,应在细粒土代号后缀以代号G,如CHG、CLG、MHG、MLG等;  二、粗粒中砂粒占优势,称含砂细粒土,应在细粒土代号后缀以代号S,台CHS、CLS、MHS、MLS等  第3.0.12条 有机质土可按表3.0.9或3.0.10划分,在各相应土类代号之后应缀以代号O,如CHO、CLO、MHO、MLO等  第3.0.13条 当取液限仪锥尖入土深度为17mm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确定特殊土的类别时,应按表3.0.13对黄土、膨胀土和红粘土作初步判别(图3.0.13)  黄土、膨胀土和红粘土的判别       表3.0.13   第3.0.14条 当取液限仅锥尖入土深度为10mm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确定特殊土的类别时,应按表3.0.14对黄土、膨胀土和红粘土作初步判别(图3.0.14)  黄土、膨胀土和红粘土的判别       表3.0.14   第3.0.15条 黄土、膨胀土和红粘土等特殊土的最终分类定名尚应遵照相应的专门规范,本标准仅规定在塑性图中的基本位置和相应的学名第四章 土的简易鉴别、分类和描述  第一节 简易鉴别方法  第4.1.1条 土的简易鉴别方法适用于本标准第2.0.6条中的各类土,其中特殊土的分类定名还应该遵照本标准第3.0.15条的规定。

        第4.1.2条 本方法用目测法代替筛分析法,以确定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用干强度、手捻、搓条、韧性和摇震反应等定性方法,代替用仪器测定土的塑性  第4.1.3条 土中有机质应按本标准第2.0.5条的规定鉴别  第4.1.4条 确定土粒粒组含量时可将研散的风干试样摊成一薄层,凭目测估计土中巨、粗、细粒组所占的比例再按第三章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其为巨粒土、粗粒土(砾类土或砂类土)或细粒土  第4.1.5条 干强度试验时应将一小块土捏成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掰断及捻碎根据用力的大小区分为:  一、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  二、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  三、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末者为干强度低  注:当土中含碳酸盐、氧化铁等成分时会使土的干强度增大,其干强度宜再用湿土作手捻试验,予以校核  第4.1.6条 手捻试验时应将稍湿或硬塑的小土块在手中揉捏,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将土捻成片状,根据手感和土片光滑度可区分为:  一、手感滑腻,无砂,捻面光滑者为塑性高;  二、稍有滑腻感,有砂粒,捻面稍有光泽者为塑性中等;  三、稍有粘性,砂感强,捻面粗糙者为塑性低  第4.1.7条 搓条试验时应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的湿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再在手掌上搓成土条,根据土条不断裂而能达到的最小直径可区分为:  一、能搓成直径小于1mm土条者为塑性高;  二、能搓成直径为1~3mm土条而不断者为塑性中等;  三、搓成直径大于3mm的上条即断裂者为塑性低。

        第4.1.8条 韧性试验时应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为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区分为:  一、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  二、可再揉成团,捏而不易碎者为韧性中等;  三、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低  第4.1.9条 摇震反应试验时应将软塑至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二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上述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  一、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快;  二、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三、渗水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第二节 鉴别分类  第4.2.1条 巨粒土和粗粒土可根据本标准第4.1.4条的目估结果,按表3.0.2、表3.0.5及表3.0.6的规定进行分类定名  第4.2.2条 细粒土可根据本标准第4.1.3条和第4.1.5条至第4.1.9条的试验结果,按表4.2.2进行分类定名  细粒土的简易分类        表4.2.2 注:凡呈黑灰色有臭味的土,应在相应土类代号后加代号“O”,如MLO、CLO、MHO、CHO。

      第三节 土状态描述  第4.3.1条 在现场采样和试验室开启试样时,应按下列内容描述土的状态:  一、粗粒土:通俗名称及当地名称;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巨粒、砾粒、砂粒组的含量百分数;土颗粒形状(圆、次圆、棱角或次棱角);土颗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