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平定堡乡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2页202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平定堡乡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慧眼识英才 1956年8月,“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在北京举行经华罗庚推荐,陈景润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他的论文 这个报告会是中国数学界元老俊杰云集的群英会,能在其中占一席之地,并非易事陈景润被分配在数论代数分组,该组的论文宣读大会在古香古色的北京大学的一个教室中举行站在讲台上,陈景润发现,与会的30多位数学家的目光,全系在他的身上他,竟然变成了一只受惊的小鹿,不知如何是好论文宣读一开始,所有准备好的言辞,全部逃遁得无影无踪,头脑一片空白,勉强说了几句,结结巴巴,不知怎么表达才好,猛然记起,应当在黑板上写个题目转身写完题目,说了一二句,又急匆匆地转身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这就是华罗庚极力赞扬的陈景润么?台下的听众开始摇头,接着,嘀咕开了当年,陈景润在中学教书,第一堂课也是这样的思维缜密的数学家,言辞表达委实太让人感到遗憾,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真是急煞人了满头大汗,背上更是冷汗如洗,台上的陈景润开始痴痴地站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 他的老师,厦门大学的李文清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对陈景润的论文作了补充介绍,但人们仍感到不甚满足。
这时,一个魁梧的身影在众人的目光中健步移上台去,喔,是华罗庚,这位中国数学界堪称泰斗的大人物,颇有风度地向大家笑了笑,接着,阐述了陈景润这篇论文的意义和不凡之处,充分评价了陈景润所取得的成果 对于陈景润的这篇论文,1956年8月24日的《人民日报》在报道这次大会时,特别指出:“从大学毕业才三年的陈景润,在两年的业余时间里,阅读了华罗庚的大部分著作,他提出的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对华罗庚的研究成果有了一些推进这个评价客观且不乏冷静,陈景润的成果终于得到了公认 貌不惊人的陈景润在宣读论文时出了“洋相”,但他那锐利的进取精神,却使华罗庚深深地感动了华罗庚是江苏金坛人,家境贫寒,又身患残疾,没有上过大学,精湛的数学造诣和深厚的数学功底全靠自己自学的当初,只在金坛初中任会计兼庶务,幸有唐培经、熊庆来、杨武之、郑洞荪、叶企荪等人对他的奖掖和帮助,把他调到清华大学工作,并给予无私的帮助和逐步的提携,才使他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一代宗师以己推人,华罗庚把期望寄托在仅此见过一面的陈景润身上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当然我们不鼓励那种不埋头苦干专作嘶鸣的科学工作者,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科学研究在深入而又深入的时候,而出现的‘怪僻’、‘偏激’、‘健忘’、‘似痴若愚’,不对具体的人进行具体的分析是不合乎辩证法的。
鸣之而通其意,正是我们热心于科学事业的职责,也正是伯乐之所以为伯乐 华罗庚极力推荐陈景润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数学所主动和厦大协商,得到了厦大党委、王亚南校长和数学系的全力支持1957年9月,陈景润正式调到北京,进入全国最高研究机构,揭开了他生命史上坎坷而最辉煌的一页进京以后,陈景润仍然保持那种孤雁独翔式的科研方式,他习惯于一个人独处,习惯于单枪匹马去叩响科学的殿堂华罗庚充分理解陈景润这种难以移易的独特个性,他身为研究所所长,给了陈景润充分的自由天地对于这一切,陈景润感激不尽 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陈景润在自己身患重病住院的日子里,依然牢记着华罗庚当年对他的厚爱之心华罗庚于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讲学时,心脏病突发而不幸去世,陈景润闻讯悲痛万分后来,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数学大师,人们在中关村数学研究所门前的院子里竖起了一尊华罗庚铜像在铜像揭幕仪式上,已是病重住院的陈景润,眼睛睁不开,坐着轮椅,坚持到这里向尊敬的恩师表示感激之情他终于来了,他把绵绵的思念和无限的崇敬,永远留在了这里 (摘编自沈世豪《陈景润》)(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在华罗庚的推荐下,陈景润参加了“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并在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这才使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可。
B.陈景润虽然思维缜密,勇于探索,但却是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语言表达能力太差,这使他的研究成果经常难以得到大家的认可C.虽然陈景润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华罗庚胸怀宽广,看重的是陈景润的数学才华和进取精神,极力推荐把陈景润调到数学研究所D.陈景润在科研方式上习惯于独往独来,孤雁独翔,单枪匹马,华罗庚很赞赏他的这种科研方式,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天地和大力的支持E.陈景润知恩图报,即使自己重病住院,坐着轮椅,也坚持参加华罗庚铜像揭幕仪式,以表达他对华罗庚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之情2)文中介绍华罗庚的出身、简历及唐培经、熊庆来等人对他的提携和帮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陈景润身上具有哪些特点呢?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4)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的数学天才,并且推荐他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大力支持陈景润的研究,使陈景润后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请你就对“发现”、“推荐”、“支持”三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2)①使读者对华罗庚的身世和经历有了基本了解;②说明了他极力推举陈景润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根源;③赞扬了两代数学大师帮助和提携新人的无私精神。
3)①热爱数学,锐利进取,思维缜密;②知恩善报,对恩师非常尊敬和感激;③习惯于单枪匹马地进行自我研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4)观点一:善于发现、慧眼识才,是人才成功的前提①华罗庚能够慧眼识英才,发现陈景润的非凡之处;②华罗庚的及早发现,为陈景润的钻研提供了动力;③遇上华罗庚,是陈景润成功的重要因素 观点二:即使不完美也敢于推荐,是人才成功的起点①在陈景润出了“洋相”时,充分评价他取得的成果;②能够看清陈景润的主流精神,不为小的缺点所遮蔽;③极力推荐,主动协调关系,使陈景润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观点三:大力无私地帮助,是人才成功的根本①尊重陈景润的独特个性和研究方式;②尽力为陈景润的科研提供自由和方便;③华罗庚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是陈景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意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二11月7日下午,在安徽邮政合肥邮区中心局,49岁的场内转运班班长关伟强注视着一群快速移动的“小黄人”将货物倒入各个格口从1988年进入邮局,关伟强经历了从每天运送几百袋信函,到每天分拣13万件包裹的变化。
平时,从下午4点到次日凌晨5点,是分拣员上班的时间,80位分拣员要完成大约13万件包裹的分拣工作今年11月初,他所管理的分拣团队新增了300个被称为“小黄人”的智能分拣机器人,这些“小黄人”每小时可分拣上万个小件包裹,传送带将小件包裹送到一条条分流线内,分拣员将身旁的包裹放到排队等待的“小黄人”上,其上方的读码器读取条码信息之后,“小黄人”便可通过读取地上的二维码,将包裹准确倒入对应的格口,再回到扫描台等待运送新的包裹这一系统正式运行之后,可以让每晚值班的分拣员数量减少一半不止邮政速递,韵达、申通、苏宁等企业都选择在“双11”前进行设备升级据初步预计,今年“双11”期间,我省邮政业处理的邮件、快递业务量将超过3500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最高日处理量可能达到800万件全省共有许可快递企业514家,分支机构3545家,营业网点近5000个,今年1月至9月,全行业快递业务6亿件,同比增长32%业务量陡增倒逼快递业不断提速快递,已不再是接收与送达这样的简单体力劳动,智能机器人、分拣自动化流水线等高科技装备逐步推广到物流链的每一环用户在网上将心仪的商品收入购物车,次日就能够在小区的收件柜里取到包裹,越来越多的人感叹,快递真的越来越快了。
(取材于徐旻昊的相关文章)4.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小黄人”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快速地分拣小件包裹 B. 传送包裹至分流线内C. 能读取地上的二维码 D. 将包裹准确倒入格口5. 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可以用来形容快递送货很快的一项是A. 斗转星移 B. 倚马可待 C. 风驰电掣 D. 文不加点6. 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双11”对各行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4. B 5. C 6. ①促使传统的强势品牌下销售方面越来越与线上主动进行融合②促使农村金融机构做好自身的服务升级与完善;促使监管机构鼓励线上线下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式发展;促使新型的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服务主体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或“促进金融业由传统、低效的金融业,转型为高效可持续的‘新金融’”)③促使智能机器人、分拣自动化流水线等高科技装备逐步推广到物流链的每一环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中的内容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找到准确的答题区间,根据对文本的细读可知“传送带将小件包裹送到一条条分流线内”,选项B把这项工作说成了“小黄人”做的了,所以说法有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5.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说的中心词是“快”,A. 斗转星移形容的是世事变迁B. 倚马可待说的是等待C. 风驰电掣形容速度非常快D.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的很好,写作技艺很娴熟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6分)唐诗的任侠精神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衿其能,羞伐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但是,盛唐的诗人们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
